一种往返移动式的高效节能隧道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461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往返移动式的高效节能隧道窑,包括炉体、轨道和余热回收装置,炉体的两侧均通过多个窑车轮安装在轨道上,两侧轨道之间设置有供氧管路,炉体的顶部安装有废气排出管,炉体的相对于炉膛的开口的一端内开设有后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后腔内的蓄热单元、设置在炉膛的内壁上的换热单元,以及用于在对炉膛加热时将换热单元与炉膛隔离的可调节阻热机构。通过可调节阻热机构将来控制位于炉膛中的换热单元的工作状态,实现当炉膛加热时阻止换热单元吸热,且当烧制结束后通过余热回收再利用的方式来促进炉膛及热处理制品的降温,以及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高效生产和节约能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往返移动式的高效节能隧道窑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隧道窑
,具体涉及一种往返移动式的高效节能隧道窑。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用于耐火制品热处理的隧道窑,传统采用间歇方式生产,每间隔一定时间,将窑内已完成热处理制品的一列窑车拉出,再推入装载尚未进行热处理制品的一列窑车,利用设置在窑内两面墙旁边的电加热元件加热制品,待烧制完成后,热处理制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后将窑车取出。由于采用间歇方式生产,隧道需要重复的进行加热和降温,在窑车取出前,如果不对隧道窑内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将会导致使用隧道窑的能源成本大幅增加。现有技术中,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节能隧道窑通常将用于余热吸收的组件直接设置于炉膛中,导致炉膛升温慢、温度不稳定以及能耗增加的问题,或者设置独立的降温段来改进上述的弊端,但会导致节能隧道窑的制造成本以及占地面积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返移动式的高效节能隧道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节能隧道窑的使用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往返移动式的高效节能隧道窑,包括具有炉膛的炉体、轨道和安装在所述炉体中的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炉体的两侧均通过多个窑车轮安装在所述轨道上并沿所述轨道往复运动,两侧所述轨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向所述炉膛供氧的供氧管路,所述炉体相对于所述窑车轮的顶部安装有连通所述炉膛的废气排出管;所述炉体的相对于所述炉膛的开口的一端内开设有后腔,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后腔内的蓄热单元、设置在所述炉膛的内壁上的换热单元,以及用于在对所述炉膛加热时将所述换热单元与所述炉膛隔离的可调节阻热机构;所述炉膛的膛壁上安装有一端与所述炉膛连通且另一端位于所述后腔内的主风管,所述主风管上安装有鼓风机构,被所述蓄热单元加热的空气在所述鼓风机构的泵送下通过所述主风管向所述炉膛中进行输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炉膛的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供所述换热单元嵌入的嵌入方槽,所述可调节阻热机构包括柔性阻热闸板和用于驱动所述柔性阻热闸板的往复驱动组件,所述炉体中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嵌入方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收纳槽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位于两侧所述换热单元之间,所述柔性阻热闸板在所述往复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穿过所述连接通道并在所述嵌入方槽和所述收纳槽之间往复运动,以使所述收纳槽中的所述换热单元与所述炉膛隔离以及露出于所述炉膛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嵌入方槽位于两侧所述收纳槽之间,所述嵌入方槽通过呈“n”形的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收纳槽连通,所述柔性阻热闸板包括多个依次活动连接的条形阻热板,多个所述条形阻热板在所述嵌入方槽被打开时移动至所述嵌入方槽的外侧,以增强所述炉体的隔热性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嵌入方槽的两端的槽壁上均开设有竖槽,所述柔性阻热闸板还包括连接相邻所述条形阻热板的条形连接板,所述条形连接板和所述条形阻热板的端部均滑动安装在相应所述竖槽中;所述条形连接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供相应所述条形阻热板插入的板间密封槽,两侧所述板间密封槽相靠近的内侧的槽壁上均开设有多个限位滑孔,所述限位滑孔内滑动插接安装有与相应所述条形阻热板铰接的柔性钢条,所述柔性钢条相对于所述条形阻热板的一端安装有突出于其侧壁的限位凸块,所述板间密封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凸块滑动嵌入的且两端闭合的限位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炉膛的膛壁上嵌入安装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出风管,所述主风管通过多个所述出风管与所述炉膛连通,且两侧所述换热单元关于呈直线排列的多个所述出风管相对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热水管、冷水管、多个长铜管和多个弯铜管,多个所述长铜管通过多个所述弯铜管连接形成管道迂回弯曲且首尾相连通的换热器,所述冷水管位于所述热水管的下方,所述冷水管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热水管与所述换热器的排水口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炉体内开设有将所述后腔与所述嵌入方槽连通的单管孔,以及将所述后腔与所述炉膛连通的双管孔,所述单管孔和所述双管孔的孔壁上均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冷水管插接在所述单管孔中,所述热水管插接在所述双管孔中,且所述双管孔中安装有换热增效管;所述换热增效管的一段端贯穿至所述炉膛内且另一端与所述主风管相连接,所述主风管相对于所述换热增效管和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多个所述出风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水管和所述冷水管的与所述换热器相连接的一端均向下倾斜设置,相邻所述长铜管通过所述弯铜管连接形成呈“V”形的促流部,每个所述促流部的靠近所述冷水管的冷端均向上倾斜设置以利于热水倾斜地向上流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蓄热单元包括蓄热水箱、换热管和一端连接所述换热管的进气管,所述冷水管和所述热水管相对于所述换热器的一端均安装在所述蓄热水箱上,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状并贴合安装在所述蓄热水箱的箱壁上;所述换热增效管通过所述换热管与所述主风管连接,所述换热增效管和所述进气管均通过电控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相连接,所述进气管相对于所述换热管的进气端贯穿至所述炉膛,所述换热管的相对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换热增效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风管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侧所述嵌入方槽关于所述进气管及所述换热增效管相对称,所述换热增效管伸入所述炉膛的一端位于所述进气管伸入所述炉膛的一端的上方。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可调节阻热机构将来控制位于炉膛中的换热单元的工作状态,实现当炉膛加热时阻止换热单元吸热,且当烧制结束后通过余热回收再利用的方式来促进炉膛及热处理制品的降温,以及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高效生产和节约能耗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右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2中的A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2中的B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柔性阻热闸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条形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通道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1-炉体;2-余热回收装置;3-可调节阻热机构;4-主风管;5-鼓风机构;6-嵌入方槽;7-收纳槽;8-连接通道;9-出风管;10-单管孔;11-双管孔;12-换热增效管;13-电控阀门;14-隔热层;15-轨道;16-窑车轮;17-供氧管路;18-废气排出管;101-炉膛;102-后腔;201-蓄热单元;202-换热单元;301-柔性阻热闸板;302-往复驱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往返移动式的高效节能隧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炉膛(101)的炉体(1)、轨道(15)和安装在所述炉体(1)中的余热回收装置(2),所述炉体(1)的两侧均通过多个窑车轮(16)安装在所述轨道(15)上并沿所述轨道(15)往复运动,两侧所述轨道(15)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向所述炉膛(10)供氧的供氧管路(17),所述炉体(1)相对于所述窑车轮(16)的顶部安装有连通所述炉膛(101)的废气排出管(18);/n所述炉体(1)的相对于所述炉膛(101)的开口的一端内开设有后腔(102),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包括设置在所述后腔(102)内的蓄热单元(201)、设置在所述炉膛(101)的内壁上的换热单元(202),以及用于在对所述炉膛(101)加热时将所述换热单元(202)与所述炉膛(101)隔离的可调节阻热机构(3);/n所述炉膛(101)的膛壁上安装有一端与所述炉膛(101)连通且另一端位于所述后腔(102)内的主风管(4),所述主风管(4)上安装有鼓风机构(5),被所述蓄热单元(201)加热的空气在所述鼓风机构(5)的泵送下通过所述主风管(4)向所述炉膛(101)中进行输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返移动式的高效节能隧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炉膛(101)的炉体(1)、轨道(15)和安装在所述炉体(1)中的余热回收装置(2),所述炉体(1)的两侧均通过多个窑车轮(16)安装在所述轨道(15)上并沿所述轨道(15)往复运动,两侧所述轨道(15)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向所述炉膛(10)供氧的供氧管路(17),所述炉体(1)相对于所述窑车轮(16)的顶部安装有连通所述炉膛(101)的废气排出管(18);
所述炉体(1)的相对于所述炉膛(101)的开口的一端内开设有后腔(102),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包括设置在所述后腔(102)内的蓄热单元(201)、设置在所述炉膛(101)的内壁上的换热单元(202),以及用于在对所述炉膛(101)加热时将所述换热单元(202)与所述炉膛(101)隔离的可调节阻热机构(3);
所述炉膛(101)的膛壁上安装有一端与所述炉膛(101)连通且另一端位于所述后腔(102)内的主风管(4),所述主风管(4)上安装有鼓风机构(5),被所述蓄热单元(201)加热的空气在所述鼓风机构(5)的泵送下通过所述主风管(4)向所述炉膛(101)中进行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返移动式的高效节能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01)的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供所述换热单元(202)嵌入的嵌入方槽(6),所述可调节阻热机构(3)包括柔性阻热闸板(301)和用于驱动所述柔性阻热闸板(301)的往复驱动组件(302),所述炉体(1)中开设有收纳槽(7),所述嵌入方槽(6)的槽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收纳槽(7)的连接通道(8),所述连接通道(8)位于两侧所述换热单元(202)之间,所述柔性阻热闸板(301)在所述往复驱动组件(302)的驱动下穿过所述连接通道(8)并在所述嵌入方槽(6)和所述收纳槽(7)之间往复运动,以使所述收纳槽(7)中的所述换热单元(202)与所述炉膛(101)隔离以及露出于所述炉膛(10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往返移动式的高效节能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方槽(6)位于两侧所述收纳槽(7)之间,所述嵌入方槽(6)通过呈“n”形的所述连接通道(8)与所述收纳槽(7)连通,所述柔性阻热闸板(301)包括多个依次活动连接的条形阻热板(3011),多个所述条形阻热板(3011)在所述嵌入方槽(6)被打开时移动至所述嵌入方槽(6)的外侧,以增强所述炉体(1)的隔热性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往返移动式的高效节能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方槽(6)的两端的槽壁上均开设有竖槽(601),所述柔性阻热闸板(301)还包括连接相邻所述条形阻热板(3011)的条形连接板(3012),所述条形连接板(3012)和所述条形阻热板(3011)的端部均滑动安装在相应所述竖槽(601)中;
所述条形连接板(3012)的两侧均设置有供相应所述条形阻热板(3011)插入的板间密封槽(3013),两侧所述板间密封槽(3013)相靠近的内侧的槽壁上均开设有多个限位滑孔(3014),所述限位滑孔(3014)内滑动插接安装有与相应所述条形阻热板(3011)铰接的柔性钢条(3015),所述柔性钢条(3015)相对于所述条形阻热板(3011)的一端安装有突出于其侧壁的限位凸块(3016),所述板间密封槽(3013)的槽壁上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芹陈宏胜张怀功高志保
申请(专利权)人:凤台县天宝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