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方法、装置、多联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9406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方法、装置、多联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制热运行指令后,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根据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方法、装置、多联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方法、装置、多联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联空调器的室内机在制热运行过程中,因冷媒经过压缩机后直接进入室内机,在以下场景中存在噪音较大的问题:1、当室内机启动时,此时冷媒经过压缩机后直接进入室内机,但是,在制热模式下刚开机的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简称:内机阀)初始开度都比较大,这种条件下冷媒冲击室内机,则室内机中的气流声骤然变大,会出现持续10s-20s左右的噪音;2、在制热回油阶段,由于回油需要四通阀换向,回油结束后四通阀将第二次换向,考虑实现速热效果,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会增大,这种条件下冷媒也会冲击室内机,使室内机中的气流声骤然变大,出现噪音。在以上情况下出现的噪音高出正常运行时噪音的20%-30%,给用户造成较差的体验,尤其在夜间运行时。总言之,现有的多联空调器存在制热模式下,控制不精细、室内机气流声较大,造成用户体验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多联空调器在制热启动或回油结束恢复制热运行时,冷媒冲击室内机,使室内机中的气流声骤然变大,出现噪音。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方法,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制热运行指令后,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根据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P0分阶段逐步增大;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根据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P0分阶段逐步增大,包括:控制PMV=P1、且持续第一时长T1;控制PMV=P2、且持续第二时长T2;其中,P1<P0<P2。这样,在接收到制热运行指令的条件下,则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分阶段逐步增大,使控制精细化,避免内机阀的开度PMV骤增到初始化开度,从而减弱冷媒冲击室内机的程度,减少气流声,避免噪音的产生,提升客户的体验与满意度。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根据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P0分阶段逐步增大,还包括:控制PMV=P3、且持续第三时长T3;其中,P2<P3,P3为初始化开度。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P1、P2的计算公式分别为:P1=P0*K1,P2=P0*K2;式中,P0为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K1、K2为系数,且K1<K2,70%≤K1≤90%,110%≤K2≤130%。这样,将内机阀的开启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提高控制的精细程度,减弱冷媒冲击室内机的程度,减少气流声,避免噪音的产生,提升客户的体验与满意度。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获取压缩机频率F;在F=0的条件下,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根据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P0分阶段逐步增大;在F>0的条件下,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和压缩机频率F分阶段逐步增大。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F>0的条件下,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和压缩机频率F分阶段逐步增大的步骤包括:在F>0、且系统处于负载增大状态的条件下或者在F>0、且系统处于退出到温停机状态的条件下,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和压缩机频率F分阶段逐步增大。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和压缩机频率F分阶段逐步增大的步骤包括:控制PMV=P1、F=F1、且持续第一时长T1;控制PMV=P2、F=F2、且持续第二时长T2;控制PMV=P3、F=F3、且持续第四时长T4;其中,P1<P2<P3,P3为初始化开度,F1<F2<F3,F3为需求频率。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F1、F2、F3的计算公式分别为:F1=F0+(Fq-F0)*Z1,F2=F0+(Fq-F0)*Z2,F3=Fq;式中,F0为接收到制热运行指令前的压缩机频率,Fq为需求频率,Z1、Z2为系数,且Z1<Z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20%≤Z1≤40%,50%≤Z2≤80%。这样,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F>0),系统处于负荷增大状态或退出到温停机状态,则联动控制内机阀和压缩机,使内机阀的开度PMV和压缩机频率F分为三个阶段逐步增大,提高控制的精细程度,减弱冷媒冲击室内机的程度,减少气流声,避免噪音的产生,提升客户的体验与满意度。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装置,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制热运行指令;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制热运行指令后,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根据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P0分阶段逐步增大;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根据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P0分阶段逐步增大,包括:控制PMV=P1、且持续第一时长T1;控制PMV=P2、且持续第二时长T2;其中,P1<P0<P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联空调器,多联空调器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室内机,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制热运行指令后,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根据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P0分阶段逐步增大;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根据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P0分阶段逐步增大,包括:控制PMV=P1、且持续第一时长T1;控制PMV=P2、且持续第二时长T2;其中,P1<P0<P2。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程序,程序可供处理器读取、并执行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方法、装置、多联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能够用于使内机阀的开度PMV分阶段逐步增大,使控制精细化,避免内机阀的开度PMV骤增到初始化开度,从而减弱冷媒冲击室内机的程度,减少气流声,避免噪音的产生,提升客户的体验与满意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内机阀的流量与开度的关系曲线;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装置的组成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多联空调器的组成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装置;11-接收模块;12-获取模块;13-控制模块;2-多联空调器;21-压缩机;22-四通阀;23-室外机;24-室内机;241-蒸发器;242-内机阀。具体实施方式现有的多联空调器的室内机在制热运行过程中,当室内机启动时以及在制热回油阶段,都会出现的噪音高出正常运行时噪音的20%-30%,给用户造成较差的体验,尤其在夜间运行时。在以上情况下产生噪音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制热模式下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的初始开度较大;二是电子膨胀阀的流量在某阀步存在一个拐点K0,在室内机启动后,电子膨胀阀调节过程快速通过K0点时,流量会剧增。对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方法,能够在制热模式下室内机启动时以及在制热回油阶段,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分阶段逐步增大,避免内机阀的开度PMV骤增到初始化开度,减弱冷媒冲击室内机的程度,避免噪音的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在接收到制热运行指令后,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根据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制热运行指令后,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根据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P0分阶段逐步增大;
所述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根据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P0分阶段逐步增大,包括:控制PMV=P1、且持续第一时长T1;控制PMV=P2、且持续第二时长T2;
其中,P1<P0<P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根据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P0分阶段逐步增大,还包括:
控制PMV=P3、且持续第三时长T3;
其中,P2<P3,P3为初始化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P1、P2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P1=P0*K1,P2=P0*K2;
式中,P0为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K1、K2为系数,且K1<K2,70%≤K1≤90%,110%≤K2≤1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压缩机频率F;
在F=0的条件下,控制内机阀的开度PMV根据内机阀流量拐点对应的开度P0分阶段逐步增大;
在F>0的条件下,控制所述内机阀的开度PMV和所述压缩机频率F分阶段逐步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F>0的条件下,控制所述内机阀的开度PMV和所述压缩机频率F分阶段逐步增大的步骤包括:
在F>0、且系统处于负载增大状态的条件下或者在F>0、且系统处于退出到温停机状态的条件下,控制所述内机阀的开度PMV和所述压缩机频率F分阶段逐步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空调器制热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旭东黄春陈东邹富强吉金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