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文正专利>正文

电热磁化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39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热磁化杯,由固定在杯体上的指示灯、插座、底座、密封圈,涂有电热膜及导电浆的内胆,固定在杯体与内胆间的磁化器,与盖、双插头连接构成。由铁皮制作有三支撑脚、圆筒形的磁钢架内壁均布吸附三磁钢,磁钢架贴附在杯体内壁上构成磁化器。用电热膜作为发热层涂在微晶玻璃或陶瓷制作的内胆上,其体积小、重量轻、导热快、热效率高。因装有磁化器,既有电热作用,又有磁化杯的治病、保健功能。使用方便,易于携带。(*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磁化功能的电热容器,电热磁化杯。为方便人民的生活,充分利用时间,便于携带的各种结构、式样的电热杯应运而生。但市售的电热杯主要还是采用电热丝作为发热元件,其体积大、重量重、成本高、热效率低。而专利号90225876.1“电热膜控温电热杯”提供一种用电热膜取代电热丝作为发热体的电热膜电热杯,但其还无磁化功能。近年人们发现,因磁化水有治病及保健功能,因此磁化杯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磁化杯,其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传热快、热效率高,集电热与磁化功能于一体。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由固定在杯体上的指示灯、插座、底座、密封圈,涂有电热膜及导电浆的内胆,固定在杯体与内胆间的磁化器,与盖、双插头连接构成电热磁化杯。附图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盖(1)、杯体(3)为阻燃PP塑料,底座(11)为胶木塑料。盖(1)、底座(11)边缘上有螺纹、底部有通孔。杯体(3)上、下边缘有螺纹,上端内孔口与内胆(4)配合处紧贴由橡胶制作的密封圈(2)。微晶玻璃或陶瓷制作的内胆(4)下端、底部外侧涂敷发热层电热膜(8),电热膜(8)的上、下端涂有银粉导电浆(7)并焊接二引出线(12)与杯体(3)下端的插座(13)连接,杯体(3)上与插座(13)相对处固定发光二极管指示灯(10)。内胆(4)电热膜(8)的外表面再涂绝缘胶(9)环氧树脂。铁皮制作有三支撑脚、圆筒形磁钢架(5)内壁均布吸附三瓦片状的磁钢(6),磁钢架(5)贴附在杯体(3)内壁上构成磁化器。使用时,在杯子的内胆(4)中装水,盖好盖(1),将双插头(14)的一端插头插入杯体(3)的插座(13)内,另端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内,这时指示灯(10)亮,线路接通,使用完后拔掉电源,就可将水倒出饮用,亦可连杯饮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因采用电热膜作发热层,微晶玻璃或陶瓷制内胆,则体积小、重量轻、导热快、热效率高,又因装有磁化器,即有电热作用,又有磁化杯的治病、保健功能,使用方便、易于携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磁化杯,其特征在于由固定在杯体(3)上的密封圈(2)、指示灯(10)、底座(11)、插座(13),涂有电热膜(8)、导电浆(7)的内胆(4),固定在杯体(3)与内胆(4)间的磁化器,与盖(1)、双插头(14)连接构成电热磁化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热磁化杯,其特征在于由固定在杯体(3)上的密封圈(2)、指示灯(10)、底座(11)、插座(13),涂有电热膜(8)、导电浆(7)的内胆(4),固定在杯体(3)与内胆(4)间的磁化器,与盖(1)、双插头(14)连接构成电热磁化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磁化杯,其特征在于杯体(3)上、下边缘有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正
申请(专利权)人:胡文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