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及直升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932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包括内旋翼轴组件和外旋翼轴,外旋翼轴通过转动支承件支承在内旋翼轴组件上,内旋翼轴组件内设有内轴套,内轴套的两端分别与内旋翼轴组件密封连接以在内轴套的圆周外壁面和内旋翼轴组件的圆周内壁面之间形成导油通道,内旋翼轴组件上设有出口通道和进口通道,出口通道和进口通道分别与导油通道连通,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还包括密封导油装置,内旋翼轴组件相对密封导油装置可旋转地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直升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避免了现有传统的从静部件上喷射润滑油进行润滑导致润滑油无法全面喷射到转动支承件上引起润滑不良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及直升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共轴对转双旋翼直升机
,特别地,涉及一种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直升机。
技术介绍
在共轴对转双旋翼直升机传动系统中,内旋翼轴组件和外旋翼轴均为转子件,内旋翼轴组件和外旋翼轴之间的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内旋翼轴组件配合,轴承的外圈与外旋翼轴配合)的内圈与外圈均为旋转件,轴承位于两动部件之间。目前直升机传动系统中采用的润滑方式一般为在静部件(如机匣)中设置喷嘴,通过喷嘴喷出滑油来对摩擦副(齿轮、轴承、花键等)进行润滑,或者(部分高速轴承润滑、花键)通过喷嘴喷油进入空心轴腔依靠轴的高转速产生的离心力实现环下甩油润滑。但是,从静部件中设置喷嘴对轴承进行喷油润滑,会导致滑油无法完全喷射到轴承上,从而会使轴承润滑不良,造成轴承的另外一部分润滑不良,导致轴承失效,并可能造成更大不良后果;环下甩油润滑对转速有一定限制,无法运用于低转速(如旋翼轴)连接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以解决现有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中采用传统的从静部件直接喷油润滑而造成两个动部件之间的转动支承件润滑和冷却不良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包括同轴布设且相对旋转的内旋翼轴组件和外旋翼轴,外旋翼轴通过转动支承件支承在内旋翼轴组件上,内旋翼轴组件内设有与内旋翼轴组件间隔布设的内轴套,内轴套的两端分别与内旋翼轴组件密封连接以在内轴套的圆周外壁面和内旋翼轴组件的圆周内壁面之间形成导油通道,内旋翼轴组件与外旋翼轴的配合位置处设有沿径向贯穿内旋翼轴组件的侧壁的出口通道,内旋翼轴组件远离外旋翼轴的一端设有沿径向贯穿内旋翼轴组件的侧壁的进口通道,出口通道和进口通道分别与导油通道连通,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还包括设于内旋翼轴组件外围的静止的机匣上的用于将机匣内的润滑油引导至进口通道内的密封导油装置,内旋翼轴组件相对密封导油装置可旋转地设置,进而实现从内旋翼轴组件外围的静止的机匣中将润滑油引导至内旋翼轴组件的进口通道内,并在导油通道的引导下通过出口通道将润滑油输送至转动支承件处,以实现从旋转的内旋翼轴组件的内侧向外围喷射润滑油以对内旋翼轴组件和外旋翼轴之间的转动支承件进行润滑和冷却。进一步地,密封导油装置包括环设于内旋翼轴组件外围的导油支座和密封连接件,导油支座设于机匣上,内旋翼轴组件相对导油支座可旋转地设置,导油支座通过密封连接件与内旋翼轴组件密封连接,机匣上设有第一流道,导油支座内设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密封连接件上设有使第二流道和进口通道连通的第三流道,通过导油支座和密封连接件将第一流道内的润滑油引导至进口通道内。进一步地,密封连接件包括沿内旋翼轴组件的轴向相对地设于导油支座上的密封油封和设于两个密封油封之间的间隔套,内旋翼轴组件、密封油封以及间隔套围合形成用于存储润滑油的环形过渡油腔,环形过渡油腔与进口通道连通,间隔套上设有沿内旋翼轴组件的径向布设的用于将第二流道与环形过渡油腔连通的导流孔,导流孔与环形过渡油腔组合形成第三流道。进一步地,导油支座包括环设于内旋翼轴组件外围的导油套和导油环,导油环设于机匣上,导油套设于导油环的外边缘处,内旋翼轴组件相对导油环可旋转地设置,导油环的圆周内壁面上靠近内旋翼轴组件的一侧沿径向凹设有定位凹槽,两个密封油封相对地设于定位凹槽内并通过间隔套间隔定位以围设在内旋翼轴组件的外围,导油套上设有沿轴向布设的第一引流孔,导油环上设有沿径向布设的用于将第一引流孔和导流孔连通的第二引流孔。进一步地,导油环上与间隔套配合的侧壁面上沿径向凹设有用于使第二引流孔与导流孔连通的环形缓冲过渡槽,第一引流孔、第二引流孔以及环形缓冲过渡槽组合构成第二流道。进一步地,密封油封为聚四氟乙烯材料钢骨架油封,密封油封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用于与内旋翼轴组件密封连接的密封唇口以及设于支架上用于使支架密封与导油环内壁面密封连接的O形密封圈。进一步地,导流孔的中心线和进口通道的中心线均处在内旋翼轴组件的同一径向截面上,导流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流孔沿间隔套的周向间距均匀地布设,进口通道的数量为多个,沿内旋翼轴组件的周向间距均匀地布设。进一步地,内旋翼轴组件上还设有沿径向贯穿内旋翼轴组件的侧壁的辅助通道,辅助通道设于出口通道远离进口通道的一侧以对内旋翼轴组件和外旋翼轴之间的其它摩擦副进行喷油润滑。进一步地,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还包括用于对进入第一流道内的润滑油进行过滤的滑油滤、用于对喷入转动支承件上的润滑油进行回油收集的回油管路以及用于储油的回油箱,回油箱内设有用于检测油液温度的温度感应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直升机,包括上述的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包括导油通道、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通过将润滑油经过机匣流入内旋翼轴组件内侧的导油通道内,并在导油通道的引导下通过出口通道喷射至内旋翼轴组件和外旋翼轴配合的转动支承件处,实现了内旋翼轴组件和外旋翼轴在旋转的过程中,将润滑油传输至旋转的内旋翼轴组件的内部,并通过出口通道将润滑油从内旋翼轴组件的内部向外喷射至转动支承件上,完成对内旋翼轴组件和外旋翼轴之间的转动支承件的润滑和冷却。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从旋转的内旋翼轴组件的内侧向外围喷射润滑油对转动支承件进行润滑和冷却,在内旋翼轴组件旋转的离心力以及输送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使润滑油沿周向从各个角度喷射至传动支承件上,避免了现有传统的从静部件上喷射润滑油进行润滑导致润滑油无法全面喷射到转动支承件上引起润滑不良的技术问题。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的油路走向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密封导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导油支座和密封连接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的油路原理示意图。图例说明:100、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10、内旋翼轴组件;11、出口通道;12、进口通道;13、辅助通道;20、外旋翼轴;30、转动支承件;40、内轴套;401、导油通道;50、机匣;501、第一流道;60、密封导油装置;61、导油支座;611、第二流道;612、导油套;612a、第一引流孔;613、导油环;613a、定位凹槽;613b、第二引流孔;613c、环形缓冲过渡槽;62、密封连接件;621、第三流道;622、密封油封;622a、环形过渡油腔;623、间隔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同轴布设且相对旋转的内旋翼轴组件(10)和外旋翼轴(20),所述外旋翼轴(20)通过转动支承件(30)支承在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上,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内设有与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间隔布设的内轴套(40),所述内轴套(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密封连接以在所述内轴套(40)的圆周外壁面和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的圆周内壁面之间形成导油通道(401),/n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与所述外旋翼轴(20)的配合位置处设有沿径向贯穿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的侧壁的出口通道(11),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远离所述外旋翼轴(20)的一端设有沿径向贯穿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的侧壁的进口通道(12),所述出口通道(11)和所述进口通道(12)分别与所述导油通道(401)连通,/n所述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外围的静止的机匣(50)上的用于将所述机匣(50)内的润滑油引导至所述进口通道(12)内的密封导油装置(60),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相对所述密封导油装置(60)可旋转地设置,进而实现从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外围的静止的所述机匣(50)中将润滑油引导至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的所述进口通道(12)内,并在所述导油通道(401)的引导下通过所述出口通道(11)将润滑油输送至所述转动支承件(30)处,以实现从旋转的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的内侧向外围喷射润滑油以对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和所述外旋翼轴(20)之间的转动支承件(30)进行润滑和冷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同轴布设且相对旋转的内旋翼轴组件(10)和外旋翼轴(20),所述外旋翼轴(20)通过转动支承件(30)支承在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上,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内设有与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间隔布设的内轴套(40),所述内轴套(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密封连接以在所述内轴套(40)的圆周外壁面和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的圆周内壁面之间形成导油通道(401),
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与所述外旋翼轴(20)的配合位置处设有沿径向贯穿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的侧壁的出口通道(11),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远离所述外旋翼轴(20)的一端设有沿径向贯穿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的侧壁的进口通道(12),所述出口通道(11)和所述进口通道(12)分别与所述导油通道(401)连通,
所述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外围的静止的机匣(50)上的用于将所述机匣(50)内的润滑油引导至所述进口通道(12)内的密封导油装置(60),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相对所述密封导油装置(60)可旋转地设置,进而实现从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外围的静止的所述机匣(50)中将润滑油引导至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的所述进口通道(12)内,并在所述导油通道(401)的引导下通过所述出口通道(11)将润滑油输送至所述转动支承件(30)处,以实现从旋转的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的内侧向外围喷射润滑油以对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和所述外旋翼轴(20)之间的转动支承件(30)进行润滑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导油装置(60)包括环设于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外围的导油支座(61)和密封连接件(62),所述导油支座(61)设于所述机匣(50)上,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相对所述导油支座(61)可旋转地设置,所述导油支座(61)通过所述密封连接件(62)与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密封连接,
所述机匣(50)上设有第一流道(501),
所述导油支座(6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501)连通的第二流道(611),所述密封连接件(62)上设有使所述第二流道(611)和所述进口通道(12)连通的第三流道(621),通过所述导油支座(61)和所述密封连接件(62)将所述第一流道(501)内的润滑油引导至所述进口通道(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轴对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连接件(62)包括沿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的轴向相对地设于所述导油支座(61)上的密封油封(622)和设于两个所述密封油封(622)之间的间隔套(623),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所述密封油封(622)以及所述间隔套(623)围合形成用于存储润滑油的环形过渡油腔(622a),所述环形过渡油腔(622a)与所述进口通道(12)连通,
所述间隔套(623)上设有沿所述内旋翼轴组件(10)的径向布设的用于将所述第二流道(611)与所述环形过渡油腔(622a)连通的导流孔(623a),所述导流孔(623a)与所述环形过渡油腔(622a)组合形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向宇钟建锋杨爱华杨端尹美吴红美朱自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