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以及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293928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以及车辆,驻车对齿处理方法包括:车辆从N挡挂入第一挡挡位过程中,获取换挡机构的换挡参数信息;根据换挡参数信息判断换挡机构的同步套是否与变速器的第一挡位齿轮对齿;如果是,确定目标挡位是否为P挡;如果是,控制同步套朝向第二挡位齿轮移动并与第二挡位齿轮啮合,以使同步套转动一定角度,然后换挡机构驱动同步套移动至第一挡挡位以使同步套与第一挡位齿轮啮合;换挡机构驱动驻车臂与驻车齿轮啮合,实现车辆从N挡挂入P挡工作。由此,通过本申请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可以解决因同步套与第一挡位齿轮对齿而无法完成车辆变速器进入P挡的问题,从而可以使车辆变速器顺利进入P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以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以及具有该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当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从N挡(同步器不与第一挡齿轮以及第二挡齿轮啮合时)进入P挡(驻车挡)时,同步器需要与第一挡齿轮啮合后,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才能进入P挡,但同步器与第一挡齿轮啮合时,同步器的同步套有一定概率会与第一挡齿轮发生对齿现象,若同步器的同步套与第一挡齿轮发生对齿现象,则同步器无法与第一挡齿轮啮合,从而会导致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无法进入P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通过该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可以解决因同步套与第一挡位齿轮对齿而无法完成车辆变速器进入P挡的问题,从而可以使车辆变速器顺利进入P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车辆从N挡挂入第一挡挡位过程中,获取换挡机构的换挡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换挡参数信息判断所述换挡机构的同步套是否与所述变速器的第一挡位齿轮对齿;如果是,确定目标挡位是否为P挡;如果是,控制所述同步套朝向第二挡位齿轮移动并与所述第二挡位齿轮啮合,以使所述同步套转动一定角度,然后所述换挡机构驱动所述同步套移动至所述第一挡挡位以使所述同步套与所述第一挡位齿轮啮合;所述换挡机构驱动驻车臂与驻车齿轮啮合,实现所述车辆从N挡挂入P挡工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换挡参数信息包括:所述换挡机构的换挡电机的电流和转速,以及所述换挡机构的换挡毂的换挡角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如果所述换挡电机的电流在预设电流值范围内和/或所述换挡电机的转速为零和/或所述换挡毂的换挡角度为预设角度值,则判断所述同步套与所述第一挡位齿轮对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预设角度值为β,满足关系式:88°≤β≤9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根据所述换挡参数信息判断所述换挡机构的同步套与所述变速器的所述第一挡位齿轮未对齿,所述换挡机构驱动所述同步套与所述第一挡位齿轮啮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判断出所述同步套与所述第一挡位齿轮对齿后,判断所述车辆是否静止,如果是,确定所述目标挡位是否为P挡;如果否,所述换挡机构驱动所述同步套移动至N挡挡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如果确定所述目标挡位不为P挡,则所述换挡机构驱动所述同步套移动至N挡挡位。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可以解决因同步套与第一挡位齿轮对齿而无法完成车辆变速器进入P挡的问题,从而可以使车辆变速器顺利进入P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驻车对齿处理控制程序,该驻车对齿处理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驻车对齿处理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解决因同步套与第一挡位齿轮对齿而无法完成车辆变速器进入P挡的问题,从而可以使车辆变速器顺利进入P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所述车辆与上述的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变速器和发动机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换挡机构、驻车臂和驻车齿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变速器100;驱动电机20;差速器21;发动机22;第一挡位齿轮23;第二挡位齿轮24;驻车臂25;驻车齿轮26;离合器27;换挡机构30;同步器31;换挡毂32;换挡拨叉33;驻车拨叉34;换挡电机35;减速传动机构36;同步套37。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车辆从N挡挂入第一挡挡位过程中,获取换挡机构的换挡参数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车辆可以为混合动力车辆,当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即混动变速器)从N挡挂入第一挡挡位过程中,TCU(TransmissionControlUnit-变速箱控制单元)可以获取换挡机构的换挡参数信息。S2,根据换挡参数信息判断换挡机构的同步套是否与变速器的第一挡位齿轮对齿。需要解释的是,变速箱控制单元可以根据换挡参数信息判断换挡机构的同步套是否与变速器的第一挡位齿轮对齿。S3,如果是,确定目标挡位是否为P挡。需要理解的是,若变速箱控制单元根据换挡参数信息判断换挡机构的同步套与变速器的第一挡位齿轮对齿,则变速箱控制单元确定目标挡位是否为P挡。S4,如果是,控制同步套朝向第二挡位齿轮移动并与第二挡位齿轮啮合,以使同步套转动一定角度,然后换挡机构驱动同步套移动至第一挡挡位以使同步套与第一挡位齿轮啮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变速箱控制单元确定目标挡位为P挡,则变速箱控制单元可以通过换挡机构控制同步套朝向第二挡位齿轮移动以使同步套与第二挡位齿轮啮合,同步套与第二挡位齿轮啮合后,同步套会转动一定角度,同步套转动一定角度后,换挡机构可以驱动同步套移动,具体地,换挡机构可以驱动同步套朝向第一挡位齿轮移动以使同步套与第一挡位齿轮啮合。S5,换挡机构驱动驻车臂与驻车齿轮啮合,实现车辆从N挡挂入P挡工作。需要理解的是,当同步套与第一挡位齿轮啮合后,换挡机构可以驱动驻车臂与驻车齿轮啮合以实现车辆从N挡挂入P挡的工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变速器100可以为车辆的混动变速器100,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车辆可以包括发动机22和混动变速器100,混动变速器100可以包括驱动电机20、差速器21、第一挡位齿轮23、第二挡位齿轮24、驻车臂25、驻车齿轮26、离合器27、换挡机构30以及同步器31,换挡机构30可以包括换挡毂32、换挡拨叉33、驻车拨叉34、换挡电机35以及减速传动机构36,同步器31可以包括同步套37。当车辆的行驶速度为低速行驶时,驱动电机20可以为车辆的行驶提供驱动力,当车辆为高速行驶时,离合器27闭合,发动机22可以为车辆的行驶提供驱动力,或者,当车辆为高速行驶时,发动机22和驱动电机20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车辆从N挡挂入第一挡挡位过程中,获取换挡机构的换挡参数信息;/n根据所述换挡参数信息判断所述换挡机构的同步套是否与所述变速器的第一挡位齿轮对齿;/n如果是,确定目标挡位是否为P挡;/n如果是,控制所述同步套朝向第二挡位齿轮移动并与所述第二挡位齿轮啮合,以使所述同步套转动一定角度,然后所述换挡机构驱动所述同步套移动至所述第一挡挡位以使所述同步套与所述第一挡位齿轮啮合;/n所述换挡机构驱动驻车臂与驻车齿轮啮合,实现所述车辆从N挡挂入P挡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车辆从N挡挂入第一挡挡位过程中,获取换挡机构的换挡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换挡参数信息判断所述换挡机构的同步套是否与所述变速器的第一挡位齿轮对齿;
如果是,确定目标挡位是否为P挡;
如果是,控制所述同步套朝向第二挡位齿轮移动并与所述第二挡位齿轮啮合,以使所述同步套转动一定角度,然后所述换挡机构驱动所述同步套移动至所述第一挡挡位以使所述同步套与所述第一挡位齿轮啮合;
所述换挡机构驱动驻车臂与驻车齿轮啮合,实现所述车辆从N挡挂入P挡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参数信息包括:所述换挡机构的换挡电机的电流和转速,以及所述换挡机构的换挡毂的换挡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换挡电机的电流在预设电流值范围内和/或所述换挡电机的转速为零和/或所述换挡毂的换挡角度为预设角度值,则判断所述同步套与所述第一挡位齿轮对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变速器的驻车对齿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杰赞李建辉孙国安徐雷王昫侯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