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9279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一种难以产生通风室喷油的通风装置。通风装置(100)具备被第一包围壁(W1)围起的第一通风室(10);与第一通风室(10)邻接配置,被第二包围壁(W2)围起的第二通风室(20);连通第一通风室(10)与壳体外部(53)的外部连通部(43);连通第二通风室(20)与壳体内部(54)的第一连通部(41)以及第二连通部(42);以及连通第一通风室(10)与第二通风室(20)的室间连通部(30)。将沿着车辆处于水平面上的车辆水平状态下的水平方向的特定方向作为对象方向(X),第一连通部(41)和第二连通部(42)隔着室间连通部(30)而分离地配置在对象方向X的两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于收纳车用驱动传递装置和用于润滑该车用驱动传递装置的油并且固定在车辆的壳体的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7-17259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抑制壳体内部的油向通风室的流入从而抑制油从通风室向壳体外部排出的、所谓的通风室喷油(ブリーザ吹き)的产生的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72593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那样的领域中,将因热等的影响而在壳体内部增高压力经由通风室向壳体外部释放,从而实现了壳体内部的压力的调整。因此,通风室与壳体外部连通,并且还与壳体内部连通。然而,例如在车辆的转弯时、急起步/急制动等紧急制动时,油面的一部分上升,由此若通风室与壳体内部的连通部分被油堵塞,则油因通风室与壳体内部的压力差而容易流入通风室,其结果是,产生通风室喷油的可能性变高。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要求实现难以产生通风室喷油的通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设置于收纳车用驱动传递装置和用于润滑该车用驱动传递装置的油并且固定于车辆的壳体的通风装置的特征结构,是以下方面,该通风装置具备:第一通风室,其被第一包围壁围起;第二通风室,其与上述第一通风室邻接配置,被第二包围壁围起;外部连通部,其连通上述第一通风室与上述壳体的外部;第一连通部以及第二连通部,其连通上述第二通风室与上述壳体的内部;以及室间连通部,其连通上述第一通风室与上述第二通风室,将沿着上述车辆处于水平面上的车辆水平状态下的水平方向的特定方向作为对象方向,上述第一连通部和上述第二连通部,隔着上述室间连通部而分离地配置在上述对象方向的两侧。根据本结构,与壳体外部连通的第一通风室经由室间连通部和第二通风室与壳体内部连通,所以成为在油流入第一通风室之前,油流入第二通风室的构造。因此,能够抑制油向第一通风室的流入,能够难以产生油从第一通风室向壳体外部排出的、所谓的通风室喷油。另外,与壳体内部连通的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隔着连通第一通风室与第二通风室的室间连通部而分离地配置在沿着车辆水平状态下的水平方向的对象方向的两侧。因此,例如在车辆的转弯时、紧急制动时等,即使在存积于壳体内部的油的油面倾斜,在对象方向的一侧油面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确保第一连通部与第二连通部中的至少一方位于比油面靠上方的状态。因此,即使在上述那样油面的倾斜状态下,也能够设为经由室间连通部连通第一连通部以及第二连通部中的、位于比油面靠上方而没有被油堵塞的何一方、与外部连通部的状态,由此能够使壳体内部与壳体的外部连通。因此,能够将油向第一通风室的流入抑制得较少,进而能够使通风室喷油难以产生。本专利技术技术上的进一步特征和优点,通过参照附图描述的以下的例示性并且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将变得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车用驱动传递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从第二壳体部件的接合面侧观察的、第一通风室与第二通风室的位置关系的轴向视图。图3是表示从第一壳体部件的接合面侧观察的、第一通风室与第二通风室的位置关系的轴向视图。图4是表示第一通风室与第二通风室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正交方向观察时的、第一通风室与第二通风室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油面的第一倾斜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油面的第二倾斜状态的示意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0:通风装置;5:壳体;53:壳体外部;54:壳体内部;9:油;F9:油面;10:第一通风室;20:第二通风室;30:室间连通部;30A:连通开口部;41:第一连通部;42:第二连通部;43:外部连通部;S1:第一倾斜状态;S2:第二倾斜状态;T:车用驱动传递装置;V:假想线;W1:第一包围壁;W2:第二包围壁;X:对象方向;X1:对象方向第一侧;X2:对象方向第二侧。具体实施方式通风装置设置于收纳车用驱动传递装置的壳体,确保壳体的内部与壳体的外部之间的空气的流通路径,从而实现减少壳体的内部与壳体的外部的压力之差的功能。这里,壳体的内部与壳体的外部的压力之差因壳体内部的温度上升、壳体外部的气温的变化等而产生。例如,在壳体内部的温度上升而壳体内部的压力上升的情况下,壳体内部的空气经由通风装置而被向壳体的外部排出,从而壳体的内部的压力减少。此时,需要避免为了车用驱动传递装置的润滑等而收纳于壳体内部的油与空气一起被向壳体外部排出的、所谓的通风室喷油的产生。这样,要求通风装置具有确保空气的流通并且限制油从壳体内部向外部的排出的功能。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通风装置的实施方式。〔车用驱动传递装置〕首先,参照图1对作为通风装置100的应用例的车用驱动传递装置T的结构进行说明。车用驱动传递装置T具备:作为多个车轮W的驱动力源的旋转电机6、反转齿轮机构7、以及经由反转齿轮机构7将从旋转电机6输入的扭矩向多个车轮W分配的差动齿轮机构8。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经由上述各机构7、8向多个车轮W传递的旋转电机6的扭矩,车辆(搭载了车用驱动传递装置T的车辆)行驶。在本说明书中,“旋转电机”作为包含马达(电动机)、发电机(发电机)以及根据需要发挥马达以及发电机双方的功能的马达/发电机中的任一个的概念而使用。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关于两个部件的配置,“从某方向观察重复”是指在使与该视线方向平行的假想直线向与该假想直线正交的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该假想直线与两个部件双方相交的区域至少局部存在。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驱动连结”是指两个旋转构件能够传递驱动力地连结的状态,作为包含该两个旋转构件以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连结的状态,或该两个旋转构件经由一或者二以上的传动部件而能够传递驱动力地连结的状态的概念而使用。旋转电机6具备与未图示的转子一体旋转的转子轴60。转子轴60以作为假想轴的第一轴A1为旋转轴心而配置,并且与用于输出旋转电机6的扭矩的输出齿轮61连结。差动齿轮机构8具备差动输入齿轮81、和一对输出轴80。差动输入齿轮81以及输出轴80以作为假想轴的第二轴A2为旋转轴心而配置。一对输出轴80的各个与车轮W连结。差动输入齿轮81与后述的反转齿轮机构7的第二齿轮72啮合。因此,旋转电机6的扭矩经由反转齿轮机构7向差动输入齿轮81传递。传递到差动输入齿轮81的扭矩通过未图示的差动齿轮机构向一对输出轴80分配,被向各车轮W传递。反转齿轮机构7具备第一齿轮71、第二齿轮72以及连结轴70。连结轴70以作为假想轴的第三轴A3为旋转轴心而配置,并且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第一齿轮71以及第二齿轮72连结。第一齿轮71与输出齿轮61啮合。第二齿轮72与差动输入齿轮81啮合。在本例中,第一齿轮71的直径比输出齿轮61大,第二齿轮72的直径比差动输入齿轮81小。由此,输出齿轮61的旋转以两个阶段减速而向差动输入齿轮81传递。为了容易实现这样的结构,第二齿轮72的直径形成为比第一齿轮71小。第一轴A1、第二轴A2以及第三轴A3是相互不同的假想轴,相互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装置,其设置于收纳车用驱动传递装置和用于润滑该车用驱动传递装置的油并且固定于车辆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具备:/n第一通风室,其被第一包围壁围起;/n第二通风室,其与上述第一通风室邻接配置,被第二包围壁围起;/n外部连通部,其连通上述第一通风室与上述壳体的外部;/n第一连通部以及第二连通部,其连通上述第二通风室与上述壳体的内部;以及/n室间连通部,其连通上述第一通风室与上述第二通风室,/n将沿着上述车辆处于水平面上的车辆水平状态下的水平方向的特定方向作为对象方向,/n上述第一连通部和上述第二连通部,隔着上述室间连通部而分离地配置在上述对象方向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23 JP 2020-0093571.一种通风装置,其设置于收纳车用驱动传递装置和用于润滑该车用驱动传递装置的油并且固定于车辆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通风室,其被第一包围壁围起;
第二通风室,其与上述第一通风室邻接配置,被第二包围壁围起;
外部连通部,其连通上述第一通风室与上述壳体的外部;
第一连通部以及第二连通部,其连通上述第二通风室与上述壳体的内部;以及
室间连通部,其连通上述第一通风室与上述第二通风室,
将沿着上述车辆处于水平面上的车辆水平状态下的水平方向的特定方向作为对象方向,
上述第一连通部和上述第二连通部,隔着上述室间连通部而分离地配置在上述对象方向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对象方向的一侧作为对象方向第一侧,将上述对象方向的另一侧作为对象方向第二侧,
上述第一连通部配置于比上述室间连通部靠上述对象方向第一侧,并且配置为在存积于上述壳体内部的油的油面向上述对象方向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间健之五岛弘喜吴尚泳花井孝佳伊藤英司高木清式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