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15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该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结构合理,不影响正常的使用,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适应不同围岩变形移动的变化;包括用于获取围岩离层变化距离,并将获取的变化距离进行传递的位移传递组件;锚杆组件,一端与第一壳体连接;用于获取位移传递组件传送的变化距离进行动作,并显示变化距离的传送机构,设置第一壳体内,并与位移传递组件连接;位移传递组件一端依次穿过锚杆组件、第一壳体和传动机构后,置于第一壳体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结构合理,无需使用齿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齿条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用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
技术介绍
围岩是指采掘空间周围的岩体,具体说是指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洞深的稳定有影响的岩体;而离层则是指采掘空间上方相邻岩层沿层理面产生分离的现象,简单说就是直接顶和老顶之间的相互分离。巷道顶板冒顶灾害是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现有技术中围绕巷道冒顶灾害的监测预警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由于煤矿顶板一般为典型层状结构,因此顶板离层量被作为评判巷道冒顶灾害的重要指标数据之一。现有技术中,井下围岩层监测设备主要是采用围岩离层监测报警仪,将孔内多个固定装置随岩层变化的值通过钢丝绳反映到读数装置上,通过不同层位的位移差,判断出巷道的稳定性。随着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要求的提高,巷道顶板围岩深部位移观测范围不小于巷道跨度的1.5倍,孔内测点数不少于4个。但是,现在煤矿采用的围岩离层监测仪大多只有一个或两个基点,在准确性,实用性,便捷性等方面已无法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公告号CN2688894Y,名称围岩离层监测报警仪,公开了在固定管上连接有机械壳体和电器壳体,在机械壳体内安装左右两个尺轮,与其啮合的两根齿条以及复位弹簧,再将两根带卡爪的细钢绳分别固定在齿条上,由复位弹簧拉紧和复位。电器壳体内安装角传感器,角传感器的转轴插接在尺轮轴上,角传感器导线接在信号变送器输入端,信号变送器输出端接在壳体的信号输出口上,使用时细钢绳的另一端通过卡爪固定在围岩钻孔中。围岩离层时,细钢绳拉动齿条转动,从而带动角传感器转动,输出电位信号,送监测站进行数据处理;而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1)安装时两根齿条露在壳体外边,很容易发生碰坏失去作用,所以较适用于安装在围岩顶部而不适用于安装在围岩两侧。即使装在顶部时,也经常被工作人员或维修人员用工具碰到,发生损坏。(2)由于结构的限制,齿条的长度有限,当围岩变形移动较大时,齿条将脱离尺轮缩到钻孔中失去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该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结构合理,不影响正常的使用,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适应不同围岩变形移动的变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包括:用于获取围岩离层变化距离,并将获取的变化距离进行传递的位移传递组件;锚杆组件,一端与第一壳体连接;用于获取位移传递组件传送的变化距离进行动作,并显示变化距离的传送机构,设置第一壳体内,并与位移传递组件连接;位移传递组件一端依次穿过锚杆组件、第一壳体和传动机构后,置于第一壳体外。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位移传递组件包括:若干锚爪及一端与若干锚爪连接的若干牵引绳;若干牵引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锚杆组件、第一壳体和传动机构后置于第一壳体外,且与若干储绳盒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锚杆组件包括:导向管,一端与第一壳体连接;且导向管内被隔板分成若干内腔;固定头,设置在导向管的另一端。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导向管的另一端置于巷道中钻孔形成的安装孔中,且安装孔为变径结构,导向管的另一端的直径不小于安装孔的直径。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传送机构包括:若干传送装置,设置在第一壳体内,且在位移传递组件的带动下进行动作,并显示变化距离。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传递装置包括:限位传动组,设置在第一壳体内;定位张紧柱,设置在第一壳体上,且定位张紧柱上同轴设置有连接轮和刻度轮,且在刻度轮上设置有刻度尺。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限位传送组件包括:若干拉线块,设置在第一壳体内;且在拉线块上设置还有用于固定位移传递组件的若干拉线定位块和若干固定件;用于使刻度尺动作向第一壳体外部延伸的若干动作装置,设置在若干连接轮上,且与若干拉线块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在传送机构的带动下进行动作,并显示变化距离的电器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上,并与传送机构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电器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变送器电路板,设置在第二壳体内;若干测距装置,设置在第二壳体内,均与变送器电路板连接,且分别与传送机构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壳体上活动地设置有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与变送器电路板可分离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蜂鸣器,与变送器电路板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数据采集器,与电器组件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数据采集器与电器组件采用红外连接、蓝牙连接、有线连接或无线网络连接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合理,通过位移传递组件获取变化距离,并通过传送机构进行位移的读取,能够准确的获取围岩离层的变化距离,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无需使用齿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齿条存在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包含若干固定基点,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广测量范围和更准确的测量数据,大大提高煤矿安全监测的准确性。采用刻度尺从第一壳体露出时带有弹性,不论伸出多长都不怕碰撞,碰倒时自动恢复原状;不仅适合安装在围岩顶部,在围岩任何怕碰的位置都能使用,所以适用于多方位;刻度尺在第一壳体两侧伸出,在安装在围岩顶部更有利于读取数据;刻度尺从第一壳体伸出时和水平方向呈向下的倾角,可以避免水滴顺着刻度尺流入第一壳体内部,导致第一壳体内金属件生锈。由于采用刻度轮结构,并在刻度轮上设置动作装置,可以根据动作装置的长度来配合离层位移量的变化,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尺轮结构失灵的情况;围岩离层时,通过露在第一壳体外的刻度尺,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围岩离层的间隙大小,即使警报信号未发出也能引起井下人员的警觉,避免发生事故;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井下方便拆装,不用螺钉,只要扣上就连为一体;拔下电壳,就可单独作为机械显示仪使用;所以实现了机械和电信号双功能报警;红外数据传输器,还能实现井下现场直接采集数据,方便灵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送机构的侧视图;图3为电器组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数据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壳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位移传递组件;11-锚爪;12-牵引绳;13-储绳盒;2-锚杆组件;21-导向管;22-隔板;23-固定头;3-第一壳体;41-限位传动组;411-拉线块;412-固定件;413-拉线定位块;414-动作装置;42-定位张紧柱;43-连接轮;44-刻度轮;45-刻度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获取围岩离层变化距离,并将获取的变化距离进行传递的位移传递组件(1);/n锚杆组件(2),一端与第一壳体(3)连接;/n用于获取所述位移传递组件(1)传送的变化距离进行动作,并显示变化距离的传送机构,设置所述第一壳体(3)内,并与所述位移传递组件(1)连接;/n所述位移传递组件(1)一端依次穿过锚杆组件(2)、第一壳体(3)和传动机构后,置于所述第一壳体(3)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获取围岩离层变化距离,并将获取的变化距离进行传递的位移传递组件(1);
锚杆组件(2),一端与第一壳体(3)连接;
用于获取所述位移传递组件(1)传送的变化距离进行动作,并显示变化距离的传送机构,设置所述第一壳体(3)内,并与所述位移传递组件(1)连接;
所述位移传递组件(1)一端依次穿过锚杆组件(2)、第一壳体(3)和传动机构后,置于所述第一壳体(3)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递组件(1)包括:
若干锚爪(11)及一端与若干锚爪(11)连接的若干牵引绳(13);若干牵引绳(1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锚杆组件(2)、第一壳体(3)和传动机构后置于所述第一壳体(3)外,且与若干储绳盒(13)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组件(2)包括:
导向管(21),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3)连接;且所述导向管(21)内被隔板(22)分成若干内腔;
固定头(23),设置在所述导向管(21)的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21)的另一端置于巷道中钻孔形成的安装孔中,且所述安装孔为变径结构,所述导向管(21)的另一端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若干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内,且在所述位移传递组件(1)的带动下进行动作,并显示变化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传递装置包括:
限位传动组(41),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内;
定位张紧柱(42),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上,且所述定位张紧柱(42)上同轴设置有连接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飞展飞韩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尤洛卡山东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