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型护岸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94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垂直型护岸施工方法,包括:a、对施工现场的地基处理;b、在地基上铺设底部支撑结构;c、得到中心混凝土结构;d、砌筑第一砖块、找平结构和第二砖块;e、得到防护混凝土结构;f、在相邻两个组合单元之间设置石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将浇筑的中心混凝土结构和砖块砌筑的整体结构互嵌式设计,使得中心混凝土结构在砖块砌筑的整体结构上施加向外倾斜的力,使得中心混凝土结构受到的力进行分散,避免中心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第一砖块和第二砖块的最外侧灌入混凝土,通过防护混凝土结构对砖块砌筑的整体结构进行包裹,保证砖块砌筑的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同时提高了整个垂直型护岸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垂直型护岸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护岸
,具体涉及垂直型护岸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河道、湖泊及其他景观水体的护岸是水域与陆地的过渡带,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性组成部分,同时也在提高生物多样性、控制水土流失、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域及周边的安全性美观性,对于城市的繁荣及周边环境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域护岸以硬质护岸为主,采用混凝土或是浆砖块石对河道进行防护。这些结构对防止水土流失和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河道周边景观效果、生态系统构建以及雨水径流的调蓄和净化作用效果甚微,容易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削弱河道自净能力。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城市水系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河道护岸的生态化,是对雨水径流量和径流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现有的护岸可分为斜坡式护岸和直立式护岸两大类,中国专利于2017.03.15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垂直护岸(申请号:CN201710153965.8)的专利技术专利,其中,直立堤岸由浆砌石块制成,该类型的堤岸易导致石块掉落,造成堤岸坍塌现象。如果采用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混凝土成型的护岸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易出现裂缝现象。如何将混凝土成型的结构和石块砌筑的结构相结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垂直型护岸施工方法,能将浇筑的中心混凝土结构和砖块砌筑的整体结构互嵌式设计,使得中心混凝土结构在砖块砌筑的整体结构上施加向外倾斜的力,使得中心混凝土结构受到的力进行分散,避免中心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由于中心混凝土结构对砖块砌筑的整体结构施加向外倾斜的力,因此在第一砖块和第二砖块的最外侧灌入混凝土,通过防护混凝土结构对砖块砌筑的整体结构进行包裹,抵消砖块砌筑的整体结构受到的力,保证砖块砌筑的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同时提高了整个垂直型护岸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本专利技术通过石板连接相邻两个组合单元,使得相邻两个组合单元直接形成一个洞口用于水流的通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垂直型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对施工现场的地基进行压实和整平操作。b、在地基上铺设多个底部支撑结构,控制相邻两个底部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c、在底部支撑结构上灌入混凝土,得到中心混凝土结构,该中心混凝土结构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嵌入槽。d、在地基上砌筑第一砖块,第一砖块设置在嵌入槽的下方,第一砖块通过砂浆左右、上下进行砌筑,目的是为第二砖块提供一个支撑平台。再根据嵌入槽的内侧形状,在第一砖块上砌筑找平结构,找平结构的顶面和底部支撑结构的顶面齐平,使得第二砖块砌筑平整。然后在找平结构上砌筑第二砖块,第二砖块的侧面紧贴嵌入槽的内侧,由于中心混凝土结构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嵌入槽,因此,采用特定的模具对第二砖块进行一体成型,第二砖块通过砂浆左右、上下进行砌筑,处于嵌入槽最内侧的第二砖块通过砂浆和嵌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e、在第一砖块和第二砖块的最外侧灌入混凝土,得到防护混凝土结构,防护混凝土结构的顶面低于中心混凝土结构的顶面,形成一个组合单元。f、在相邻两个组合单元之间设置石板,石板设置在组合单元的防护混凝土结构的顶面上。进一步,步骤b中,底部支撑结构采用第三砖块和垫块,第三砖块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得到,第三砖块中设有竖向钢筋,第三砖块的底部设有缺口,将第三砖块铺设在地基上,相邻两块第三砖块之间通过砂浆固定连接在一起,再放置垫块,将垫块放置在第三砖块的顶部上,垫块设有通孔,竖向钢筋设置在通孔中。由于底部支撑结构是对中心混凝土结构起到支撑作用,因此需要适当增加底部支撑结构的厚度,保证底部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然而如果采用一体成型的底部支撑结构,重量较大,不易搬运,因此对底部支撑结构分为第三砖块和垫块进行分段施工,为了使得第三砖块和垫块连接为整体结构,第三砖块上的竖向钢筋设置在垫块的通孔中,当在底部支撑结构上灌入混凝土时,混凝土填入到通孔中,混凝土和竖向钢筋连接成整体,使得分段的第三砖块和垫块连接成整体,保证底部支撑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步骤c中,在底部支撑结构上灌入混凝土的施工操作为:(1)在地基上设置两组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包括处于上方的第一安装板和处于下方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设有凹槽,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通过连接板焊接固定,第一安装板用于限位挡板,第二安装板用于支撑挡板。连接板的侧面焊接U型钢,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竖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可在固定杆上螺纹连接套管,套管支撑第二安装板,增加固定杆的支撑作用。先将第二安装板紧贴在底部支撑结构的侧面上,再对连接板的顶部进行敲击,使得固定杆插入到地基中,同时U型钢设置在地面上。(2)在第一安装板的凹槽中插入挡板,挡板的底部支撑在第二安装板上,挡板贴附在底部支撑结构上,挡板的形状根据需要浇筑的中心混凝土结构的形状进行设计,挡板采用木质结构,方便切割成型。(3)在两块挡板之间设置两块模板,该模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挡料板、第二挡料板和第三挡料板,模板是中心混凝土结构成型的关键,只需要控制模板的形状,就可控制中心混凝土结构的嵌入槽的形状。第二挡料板设置在第一挡料板和第三挡料板之间,第一挡料板和第三挡料板均竖直设置,第二挡料板倾斜设置,使得第一挡料板、第二挡料板和第三挡料板的外侧形成槽口,该槽口的形状和嵌入槽的形状相同。挡板设有插入孔,插入孔和模板相匹配,方便安装或拆出模板。将模板水平设置到插入孔中,此时第一挡料板的底面和底部支撑结构的顶面相接触,两块挡板、两块模板和底部支撑结构形成第一浇筑空间,再在第一浇筑空间中灌入混凝土,得到中心混凝土结构,待中心混凝土结构固化后,先从挡板上移出模板,再从安装装置上拆出挡板,此时中心混凝土结构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嵌入槽。本专利技术对模板进行特定设计,模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挡料板、第二挡料板和第三挡料板,第二挡料板设置在第一挡料板和第三挡料板之间,第一挡料板和第三挡料板均竖直设置,第二挡料板倾斜设置,使得第一挡料板、第二挡料板和第三挡料板的外侧形成槽口,当在两块挡板、两块模板和底部支撑结构形成的第一浇筑空间中灌入混凝土,就可使得中心混凝土结构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嵌入槽。由于挡板和模板均安装在安装装置上,因此安装装置的稳定性极为重要,本专利技术采用固定杆插入到地基中,同时通过设置U型钢,增加安装装置和地基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U型钢可用于外侧围护结构的移动。进一步,步骤e操作包括:(1)在第一砖块和第二砖块的最外侧设置外侧围护结构,外侧围护结构包括多块左右相互焊接在一起的围护板,由于后期围护板需要和水平钢筋相匹配连接,为了避免围护板的限位孔变形,围护板采用钢结构。处于最外侧的围护板的侧面焊接有侧板,侧板也采用钢结构,侧板和围护板形成U形状,形成一个半包围的结构。侧板的侧面焊接有滑块,此时将外侧围护结构上设置的滑块滑入到U型钢中,为了避免滑块从U型钢中脱离,在找平结构中设置水平钢筋,找平结构和水平钢筋在模具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垂直型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a、对施工现场的地基进行压实和整平操作;/nb、在地基上铺设多个底部支撑结构,控制相邻两个底部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nc、在底部支撑结构上灌入混凝土,得到中心混凝土结构,该中心混凝土结构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嵌入槽;/nd、在地基上砌筑第一砖块,第一砖块设置在嵌入槽的下方,再根据嵌入槽的内侧形状,在第一砖块上砌筑找平结构,找平结构的顶面和底部支撑结构的顶面齐平,然后在找平结构上砌筑第二砖块,第二砖块的侧面紧贴嵌入槽的内侧;/ne、在第一砖块和第二砖块的最外侧灌入混凝土,得到防护混凝土结构,防护混凝土结构的顶面低于中心混凝土结构的顶面,形成一个组合单元;/nf、在相邻两个组合单元之间设置石板,石板设置在组合单元的防护混凝土结构的顶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垂直型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对施工现场的地基进行压实和整平操作;
b、在地基上铺设多个底部支撑结构,控制相邻两个底部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
c、在底部支撑结构上灌入混凝土,得到中心混凝土结构,该中心混凝土结构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嵌入槽;
d、在地基上砌筑第一砖块,第一砖块设置在嵌入槽的下方,再根据嵌入槽的内侧形状,在第一砖块上砌筑找平结构,找平结构的顶面和底部支撑结构的顶面齐平,然后在找平结构上砌筑第二砖块,第二砖块的侧面紧贴嵌入槽的内侧;
e、在第一砖块和第二砖块的最外侧灌入混凝土,得到防护混凝土结构,防护混凝土结构的顶面低于中心混凝土结构的顶面,形成一个组合单元;
f、在相邻两个组合单元之间设置石板,石板设置在组合单元的防护混凝土结构的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型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底部支撑结构采用第三砖块和垫块,第三砖块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得到,第三砖块中设有竖向钢筋,第三砖块的底部设有缺口,将第三砖块铺设在地基上,相邻两块第三砖块之间通过砂浆固定连接在一起,再放置垫块,将垫块放置在第三砖块的顶部上,垫块设有通孔,竖向钢筋设置在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型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在底部支撑结构上灌入混凝土的施工操作为:
(1)在地基上设置两组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包括处于上方的第一安装板和处于下方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设有凹槽,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通过连接板焊接固定,连接板的侧面焊接U型钢,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竖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先将第二安装板紧贴在底部支撑结构的侧面上,再对连接板的顶部进行敲击,使得固定杆插入到地基中,同时U型钢设置在地面上;
(2)在第一安装板的凹槽中插入挡板,挡板的底部支撑在第二安装板上,挡板贴附在底部支撑结构上,挡板的形状根据需要浇筑的中心混凝土结构的形状进行设计;
(3)在两块挡板之间设置两块模板,该模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挡料板、第二挡料板和第三挡料板,第二挡料板设置在第一挡料板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成菊王玉强刘林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