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轨肥边打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90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轨肥边打磨单元,包括:横移机构;打磨电机,其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打磨砂轮相连,通过传动机构实现打磨砂轮在轴向打磨与切向打磨之间工作状态的转换;用于安装打磨电机,并可活动地连接至横移机构的打磨单元架,通过横移机构能带动打磨电机实现横移操作;连接于打磨单元架与打磨电机之间的偏转机构,通过偏转机构能带打磨电机实现偏转操作;以及连接于偏转机构与打磨电机之间的下压机构,通过下压机构能带动打磨电机实现提升及下压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解决现有打磨装置策略单一,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打磨方式,不能同时满足较大磨削量要求,去除钢轨塑性肥边,又能够保证打磨后钢轨廓形、表面粗糙度满足要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轨肥边打磨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钢轨内侧伤损,尤其是肥边打磨的钢轨打磨单元。
技术介绍
钢轨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件,承担着引导车辆沿规定方向运行,将来自车辆的冲击和载荷传递至轨枕及扣件上的作用,钢轨的强度和安全状态直接影响轨道交通车辆运行的平稳、安全。在承受繁重运输压力时,钢轨主要承受车轮轮载作用下的垂向应力、横向应力以及摩擦力。在复杂应力的长期作用下,钢轨廓形将会产生较大恶化,常常出现肥边、波磨等病害。打磨小车是打磨作业的执行机构,是钢轨打磨列车的关键组成部件,在打磨列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同时,打磨列车所要求的打磨动作、质量、效率和打磨工艺的先进性等最终都要由打磨小车来体现。而打磨小车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打磨单元,打磨单元直接作用在钢轨上实现打磨作业,所以打磨单元的机构设计、合理性和动作的精确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现有技术中,与本申请最接近的技术方案为潘超于2019年01月21日申请,并于2019年11月26日公开,公开号为CN209686172U的中国技术专利。该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钢轨肥边打磨机及其砂轮,打磨机由机架、动力系统、进给系统、定位系统、成型打磨砂轮和行走轮组成;机架横跨在钢轨两边之上,动力系统、进给系统与成型打磨砂轮相连接,加上定位系统一起集中在需要打磨的一边钢轨之上,而行走轮设置在另一边的钢轨的上面。其成型打磨砂轮工作面设计成钢轨肥边部位目标打磨廓形,通过进给系统与定位系统实现横向和垂向精确定位,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实现钢轨肥边的打磨。当一边钢轨打磨完毕,打磨机调换方向,行走轮换到已经打磨好的一边钢轨之上,成型打磨砂轮对未打磨的另一边钢轨继续打磨。然而,该现有技术描述的钢轨肥边打磨机采用仿形打磨,打磨策略单一,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打磨方式,不能同时满足既能够满足较大磨削量的要求,去除钢轨塑性肥边,又能够保证打磨后钢轨廓形、表面粗糙度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轨肥边打磨单元,以解决现有打磨装置策略单一,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打磨方式,不能同时满足较大磨削量要求,去除钢轨塑性肥边,又能够保证打磨后钢轨廓形、表面粗糙度满足要求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了一种钢轨肥边打磨单元的技术实现方案,钢轨肥边打磨单元,包括:横移机构;打磨电机,其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打磨砂轮相连,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实现打磨砂轮在轴向打磨与切向打磨之间工作状态的转换;用于安装所述打磨电机,并可活动地连接至所述横移机构的打磨单元架,通过所述横移机构能带动打磨电机实现横移操作;连接于所述打磨单元架与打磨电机之间的偏转机构,通过所述偏转机构能带打磨电机实现偏转操作;以及连接于所述偏转机构与打磨电机之间的下压机构,通过所述下压机构能带动打磨电机实现提升及下压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打磨电机与下压机构之间采用可活动连接方式,通过调整所述打磨电机与下压机构之间的相对固定位置实现打磨电机在水平面的偏转角度。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防护罩、第一砂轮连接轴、第二砂轮连接轴,及设置于所述防护罩内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打磨电机的电机转轴连接至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砂轮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一传动齿轮相连,另一端伸出至所述防护罩的外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砂轮连接轴与第二传动齿轮相连,同时伸出至所述防护罩的外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砂轮连接轴用于连接打磨工作面为端面的打磨砂轮,所述打磨电机输出动力通过第一砂轮连接轴传递至打磨砂轮,从而带动打磨砂轮进行轴向打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砂轮连接轴用于连接打磨工作面为外圆周面的打磨砂轮,所述打磨电机输出动力通过电机转轴传递至传动机构内,并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换向传递至第二砂轮连接轴,从而带动打磨砂轮进行切向打磨。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下压导套、下压导柱及下压驱动机构,所述下压导柱的上部通过第一连接盘与打磨电机固定,所述下压导柱的下部通过第二连接盘与打磨电机固定,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盘及第二连接盘调整所述打磨电机与下压导柱之间的相对固定位置。所述下压驱动机构的一端与下压导套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盘相连,通过所述下压驱动机构带动打磨电机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进而带动与所述打磨电机相连的打磨砂轮上下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偏转机构包括偏转驱动机构及偏转架,所述偏转驱动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打磨单元架上,另一端与所述偏转架相连。所述偏转架与下压导套连接为一个整体并朝向左右两侧延伸,所述偏转架的一侧与打磨单元架相铰接,另一侧铰接至打磨单元架后向外延伸再与所述偏转驱动机构的活动端相铰接。通过所述偏转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打磨电机及打磨砂轮进行偏转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盘包括与所述下压导柱上部固定连接的第一上连接盘,及与打磨电机上部固定连接的第一下连接盘。所述第一上连接盘上设置有偏转滑槽,螺栓穿过所述偏转滑槽后再通过螺母紧固在螺栓上实现所述第一上连接盘与第一下连接盘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盘包括与打磨电机下部固定连接的第二上连接盘,及与所述下压导柱下部固定连接的第二下连接盘。所述第二下连接盘上设置有偏转滑槽,螺栓穿过所述偏转滑槽后再通过螺母紧固在螺栓上实现所述第二上连接盘与第二下连接盘之间的连接。通过调整所述螺栓在偏转滑槽中的固定位置实现打磨电机沿轴向的偏转角度。进一步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移导柱、横移导套及横移驱动机构,所述打磨单元架通过横移导套可活动地安装于横移导柱上。所述横移驱动机构的一端安装于打磨单元架上,另一端安装于钢轨打磨小车的车架上。通过所述横移驱动机构带动打磨单元架在横移导柱上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打磨电机及打磨砂轮在钢轨横向的位移。进一步的,所述打磨单元架包括两个彼此平行并沿纵向相对设置,采用中空曲臂结构的臂架,所述臂架包括两块彼此平行并沿纵向相对设置的肋板,所述横移导套连接于两块肋板的上部,所述偏转驱动机构设置于其中一个打磨单元架的两块肋板之间。进一步的,当所述打磨砂轮被配置为切向打磨工作状态时,该打磨砂轮的外圆周面加工有与钢轨轨头弧面相对应的打磨工作面。进一步的,所述横移导柱固定安装于钢轨打磨小车的车架上,所述横移导套与打磨单元架的顶部相连接,两个横移导套之间设置有连接梁。通过实施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轨肥边打磨单元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钢轨肥边打磨单元,其打磨电机输出轴具有两个接口,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砂轮的安装需求,实现端面打磨和弧面打磨两种方式的切换,从而充分满足多种打磨需求;打磨策略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打磨方式,同时满足较大磨削量,去除钢轨塑性肥边要求,又能够保证打磨后钢轨廓形、表面粗糙度满足要求;(2)本专利技术钢轨肥边打磨单元,给出了一种弧面打磨与端面打磨相结合的打磨方法,两种打磨机构能够进行灵活的个性化匹配,能够满足不同的钢轨打磨需求,打磨单元既能够满足大角度偏转需求,又能够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轨肥边打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n横移机构;/n打磨电机(10),其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14)与打磨砂轮(9)相连,通过所述传动机构(14)实现打磨砂轮(9)在轴向打磨与切向打磨之间工作状态的转换;/n用于安装所述打磨电机(10),并可活动地连接至所述横移机构的打磨单元架(3),通过所述横移机构能带动打磨电机(10)实现横移操作;/n连接于所述打磨单元架(3)与打磨电机(10)之间的偏转机构,通过所述偏转机构能带打磨电机(10)实现偏转操作;/n以及连接于所述偏转机构与打磨电机(10)之间的下压机构,通过所述下压机构能带动打磨电机(10)实现提升及下压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肥边打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移机构;
打磨电机(10),其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14)与打磨砂轮(9)相连,通过所述传动机构(14)实现打磨砂轮(9)在轴向打磨与切向打磨之间工作状态的转换;
用于安装所述打磨电机(10),并可活动地连接至所述横移机构的打磨单元架(3),通过所述横移机构能带动打磨电机(10)实现横移操作;
连接于所述打磨单元架(3)与打磨电机(10)之间的偏转机构,通过所述偏转机构能带打磨电机(10)实现偏转操作;
以及连接于所述偏转机构与打磨电机(10)之间的下压机构,通过所述下压机构能带动打磨电机(10)实现提升及下压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肥边打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电机(10)与下压机构之间采用可活动连接方式,通过调整所述打磨电机(10)与下压机构之间的相对固定位置实现打磨电机(10)在水平面的偏转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轨肥边打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4)包括防护罩(15)、第一砂轮连接轴(18)、第二砂轮连接轴(20),及设置于所述防护罩(15)内的第一传动齿轮(16)和第二传动齿轮(19);所述打磨电机(10)的电机转轴(17)连接至第一传动齿轮(16),所述第一砂轮连接轴(18)的一端与第一传动齿轮(16)相连,另一端伸出至所述防护罩(15)的外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9)与第一传动齿轮(16)啮合,所述第二砂轮连接轴(20)与第二传动齿轮(19)相连,同时伸出至所述防护罩(15)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轨肥边打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砂轮连接轴(18)用于连接打磨工作面为端面的打磨砂轮(9),所述打磨电机(10)输出动力通过第一砂轮连接轴(18)传递至打磨砂轮(9),从而带动打磨砂轮(9)进行轴向打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轨肥边打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砂轮连接轴(20)用于连接打磨工作面为外圆周面的打磨砂轮(9),所述打磨电机(10)输出动力通过电机转轴(17)传递至传动机构(14)内,并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16)与第二传动齿轮(19)换向传递至第二砂轮连接轴(20),从而带动打磨砂轮(9)进行切向打磨。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钢轨肥边打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下压导套(4)、下压导柱(5)及下压驱动机构(7),所述下压导柱(5)的上部通过第一连接盘与打磨电机(10)固定,所述下压导柱(5)的下部通过第二连接盘与打磨电机(10)固定,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盘及第二连接盘调整所述打磨电机(10)与下压导柱(5)之间的相对固定位置;所述下压驱动机构(7)的一端与下压导套(4)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盘相连,通过所述下压驱动机构(7)带动打磨电机(10)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进而带动与所述打磨电机(10)相连的打磨砂轮(9)上下运动。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晨罗旦郭平张东方余高翔李从祥王华杨全李雪辉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