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78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包括激光打标机构,轨道机构,编带盒机构,包括收膜夹盒和第一电机的收膜机构,包括拆带轮、至少两个第一拆带滚轮和至少一个第二拆带滚轮的拆带结构,第一旋转部件,封合机构和包括第二电机的收带机构,所述第一旋转部件通过皮带与所述拆带轮相连,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齿轮通过齿轮带与所述第二电机的齿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得到的打标设备具有拆带、视觉定位打标和编带封装进行一体化操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
本技术涉及打标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
技术介绍
为了使用和运输的方便,以适应现代化电子设备自动化生产线装配的需求,电子元器件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编带包装,当需要对产品进行进行二次打标时需要将封装好产品的编带的盖带撕掉再进行打标,打标之后再用盖带将产品封合在编带里。目前,不存在一种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能够做到将封装好产品的编带拆带、视觉定位打标和编带封装进行一体化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以解决技术背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包括激光打标机构、轨道机构、编带盒机构和收膜机构,所述激光打标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的中部的上方,所述编带盒机构设置在所述轨道机构的右侧并与所述轨道机构不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膜机构包括收膜夹盒和设置于收膜夹盒上的第一电机;在所述轨道机构的右端前侧的上方不接触设置有拆带机构,所述拆带结构包括拆带轮、第一拆带滚轮和第二拆带滚轮,所述拆带轮的轴向与所述轨道机构前后竖直平面垂直并指向所述轨道机构,在所述拆带轮周围不接触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拆带轮轴向平行放置的第一拆带滚轮、至少一个与所述拆带轮相接触并轴向平行放置的第二拆带滚轮,所述第一拆带滚轮、第二拆带滚轮的轴向指向与所述拆带轮相同;所述收膜夹盒的位置与拆带机构的位置相适配;还包括收带机构,所述收带结构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的左侧,所述收带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在所述轨道机构的右侧靠近右顶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旋转部件,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齿轮通过齿轮带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相连,所述第一旋转部件通过皮带与所述拆带轮相连;还包括在所述轨道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封合机构。优选地,所述轨道机构的前侧所述激光打标机构的左侧设置有计数编码器,所述计数编码器输出轴上的齿轮的轮齿与编带的孔相适配。优选地,所述轨道机构的左侧的上方不接触设置有盖带夹盒,在所述盖带夹盒的右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盖带夹盒不接触并径向垂直的第一承接轴,且所述第一承接轴位于所述轨道机构的上方与所述轨道机构不接触,所述第一承接轴上设置有盖带限位结构,在所述计数编码器的左侧靠近轨道机构的上表面不接触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承接轴轴向平行的第二承接轴,所述第二承接轴上设置有盖带限位部件。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部件为轮对结构,由连接轴和连接在轴两端的第一旋转轮组成,右端的所述第一旋转轮表面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大小与所述编带的孔相适配,所述旋转轮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编带的宽度相匹配。优选地,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旋转部件,所述第二旋转部件为轮对结构,由连接轴和连接在轴两端的第二旋转轮组成,左端的所述第二旋转轮表面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大小与所述编带的孔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二旋转轮与所述第一旋转轮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旋转轮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编带的宽度相匹配;在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左侧靠近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弹片。优选地,所述收带机构还包括收料夹盒和至少一个第三承接轴,所述收料夹盒设置于所述限位弹片的左侧并与所述第二旋转部件和所述限位弹片不接触,所述第三承接轴设置于所述收料夹盒和所述限位弹片之间,与所述限位弹片、第二旋转部件和收料夹盒互相不接触并垂直于所述收料夹盒的径向;所述收料夹盒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优选地,还包括分膜滚轮,所述分膜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与所述编带盒机构之间,通过旋转轴与用于连接所述编带盒机构的连接臂相连,所述分膜滚轮的右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结构相适配的凹环。优选地,所述轨道机构由定导轨和动导轨组成,所述轨道机构的左端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微调装置。优选地,所述封合结构包括加热刀头装置和夹带滚轮。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为步进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得到的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可以实现将封装好产品的编带进行拆带、视觉定位打标和重新封装一体化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的A部分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0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10激光打标机构20显示屏30操作箱40收料夹盒50盖带夹盒60收膜夹盒70编带盒机构80拆带轮81第一拆带滚轮82第二拆带滚轮51第一承接轴90计数编码器52第二承接轴100编带110轨道机构120微调装置130封合机构140第一电机150第二电机160第一旋转部件170第二旋转部件41第三承接轴180分膜滚轮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包括激光打标机构、轨道机构、编带盒机构和收膜机构,所述激光打标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的中部的上方,所述编带盒机构设置在所述轨道机构的右侧并与所述轨道机构不接触,其特征在于,/n所述收膜机构包括收膜夹盒和设置于收膜夹盒上的第一电机;/n在所述轨道机构的右端前侧的上方不接触设置有拆带机构,所述拆带机构包括拆带轮、第一拆带滚轮和第二拆带滚轮,所述拆带轮的轴向与所述轨道机构前后竖直平面垂直并指向所述轨道机构,在所述拆带轮周围不接触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拆带轮轴向平行放置的第一拆带滚轮、至少一个与所述拆带轮相接触并轴向平行放置的第二拆带滚轮,所述第一拆带滚轮、第二拆带滚轮的轴向指向与所述拆带轮相同;/n所述收膜夹盒的位置与拆带机构的位置相适配;/n还包括收带机构,所述收带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的左侧,所述收带机构包括第二电机;/n在所述轨道机构的右侧靠近右顶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旋转部件,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齿轮通过齿轮带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相连,所述第一旋转部件通过皮带与所述拆带轮相连;/n还包括在所述轨道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封合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包括激光打标机构、轨道机构、编带盒机构和收膜机构,所述激光打标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的中部的上方,所述编带盒机构设置在所述轨道机构的右侧并与所述轨道机构不接触,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膜机构包括收膜夹盒和设置于收膜夹盒上的第一电机;
在所述轨道机构的右端前侧的上方不接触设置有拆带机构,所述拆带机构包括拆带轮、第一拆带滚轮和第二拆带滚轮,所述拆带轮的轴向与所述轨道机构前后竖直平面垂直并指向所述轨道机构,在所述拆带轮周围不接触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拆带轮轴向平行放置的第一拆带滚轮、至少一个与所述拆带轮相接触并轴向平行放置的第二拆带滚轮,所述第一拆带滚轮、第二拆带滚轮的轴向指向与所述拆带轮相同;
所述收膜夹盒的位置与拆带机构的位置相适配;
还包括收带机构,所述收带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机构的左侧,所述收带机构包括第二电机;
在所述轨道机构的右侧靠近右顶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旋转部件,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齿轮通过齿轮带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相连,所述第一旋转部件通过皮带与所述拆带轮相连;
还包括在所述轨道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封合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机构的前侧所述激光打标机构的左侧设置有计数编码器,所述计数编码器输出轴上的齿轮的轮齿与编带的孔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带视觉定位打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机构的左侧的上方不接触设置有盖带夹盒,在所述盖带夹盒的右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盖带夹盒不接触并径向垂直的第一承接轴,且所述第一承接轴位于所述轨道机构的上方与所述轨道机构不接触,所述第一承接轴上设置有盖带限位结构,在计数编码器的左侧靠近轨道机构的上表面不接触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承接轴轴向平行的第二承接轴,所述第二承接轴上设置有盖带限位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鼎芯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