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594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机构,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滚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卡接在防护安装板的侧面,所述防护安装板的下表面通过销轴与连接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滑杆的右端活动连接。该汽车发动机防护机构,通过设置防护安装板、第一滑杆、第一活塞、滑筒、第二活塞、第二滑杆、活动板和弹簧,当安装在防护安装板上发动机受到震动时,防护安装板向下运动,使得弹簧伸长,使得该防护机构可对发动机进行防护,相对于现有的发动机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可对发动机进行缓冲,使得安装在防护安装板表面的发动机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机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发动机
,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装置,是汽车的心脏,决定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根据动力来源不同,汽车发动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汽车发动机大多是通过螺钉与底座进行连接,当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受到震动时,因汽车发动机底座没有设置防护机构,使得该底座的防护效果较差,使得汽车发动机会因震动而损坏,且现有的发动机底座的散热效果较差,使得安装在该发动机底座上的发动机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影响其使用性能,因此需要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发动机底座没有设置防护机构,使得该底座的防护效果较差,使得汽车发动机会因震动而损坏,且现有的发动机底座的散热效果较差,使得安装在该发动机底座上的发动机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影响其使用性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滚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卡接在防护安装板的侧面,所述防护安装板的下表面通过销轴与连接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滑杆的右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套内。所述第一滑套卡接在滑筒的右侧面,所述第一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卡接在滑筒的左侧面,所述缓冲机构的下表面与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防护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风机,所述底座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护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安装孔,所述防护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塞的左侧面和活动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的右侧面和第二滑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与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在底座内壁的下表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若干个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与进气口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滑动连接在同一个滑筒内,所述滑筒的下表面与底座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汽车发动机防护机构,通过设置防护安装板、连接杆、第一滑杆、第一活塞、滑筒、第二活塞、第二滑杆、活动板和弹簧,当安装在防护安装板上发动机受到震动时,防护安装板向下运动,使得防护安装板通过连接杆和第一滑杆带动第一活塞在滑筒内滑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中空气的压强增大,使得第二活塞通过第二滑杆带动活动板运动,使得弹簧伸长,使得该防护机构可对发动机进行防护,相对于现有的发动机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可对发动机进行缓冲,使得安装在防护安装板表面的发动机不易损坏。2、该汽车发动机防护机构,通过设置风机、进气口和散热孔,当需要对安装在防护安装板上发动机进行散热时,控制风机工作,使得风机和进气口相互配合产生的气流可通过散热孔从防护安装板的上表面吹出,因散热孔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使得气流可均匀的吹动在发动机的表面,使得发动机表面的热量可均匀的被消除,提高了发动机的散热效果。3、该汽车发动机防护机构,通过设置伸缩杆,使得伸缩杆可对防护安装板进行限位,使得防护安装板在运动时不会发生晃动,使得安装在其表面的发动机可在受到震动时平稳的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缓冲机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滚轮、3防护安装板、4安装孔、5连接杆、6第一滑杆、7第一滑套、8第一活塞、9滑筒、10第二活塞、11缓冲机构、111第二滑套、112第二滑杆、113弹簧、114活动板、12伸缩杆、13散热孔、14风机、15进气口、16防尘网、17滑块、18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滚动连接有滚轮2,通过设置滚轮2,减小了防护安装板3和底座1之间的摩擦,滚轮2卡接在防护安装板3的侧面,防护安装板3的下表面通过销轴与连接杆5的顶端活动连接,连接杆5的底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滑杆6的右端活动连接,第一滑杆6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套7内,通过设置第一滑套7,因第一滑套7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6,使得第一滑套7可对第一滑杆6进行限位,使得第一滑杆6在运动时不会发生晃动,使得第一滑杆6可带动第一活塞8在滑筒9内平稳的运动。第一滑套7卡接在滑筒9的右侧面,第一滑杆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8,第一活塞8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二活塞10,第二活塞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11,缓冲机构11卡接在滑筒9的左侧面,缓冲机构11的下表面与滑块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滑筒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的顶端与防护安装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座1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风机14,底座1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口15。具体的,如图1所示,防护安装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安装孔4,防护安装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3,底座1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若干个防尘网16,防尘网16与进气口15相对应,通过设置防尘网16,使得防尘网16可对外界的灰尘进行阻挡,使得外界空气中的灰尘不会通过进气口15和散热孔13运动到发动机的表面,第一活塞8和第二活塞10滑动连接在同一个滑筒9内,滑筒9的下表面与底座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缓冲机构11包括第二滑套111,第二滑套11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112,通过设置第二滑套111,因第二滑套111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杆112内,使得第二滑套111可对第二滑杆112进行限位,使得第二滑杆112可对第二活塞10进行限位,使得第二活塞10可在滑筒9内平稳的运动,第二滑杆11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塞10的左侧面和活动板11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滑杆112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13,弹簧113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114的右侧面和第二滑套1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活动板114的下表面与滑块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滑块17滑动连接在滑槽18内,滑槽18开设在底座1内壁的下表面,通过设置滑块17和滑槽18,因滑块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滚动连接有滚轮(2),所述滚轮(2)卡接在防护安装板(3)的侧面,所述防护安装板(3)的下表面通过销轴与连接杆(5)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5)的底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滑杆(6)的右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6)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套(7)内;/n所述第一滑套(7)卡接在滑筒(9)的右侧面,所述第一滑杆(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8),所述第一活塞(8)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二活塞(10),所述第二活塞(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11),所述缓冲机构(11)卡接在滑筒(9)的左侧面,所述缓冲机构(11)的下表面与滑块(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n所述滑筒(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的顶端与防护安装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风机(14),所述底座(1)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口(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滚动连接有滚轮(2),所述滚轮(2)卡接在防护安装板(3)的侧面,所述防护安装板(3)的下表面通过销轴与连接杆(5)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5)的底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滑杆(6)的右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6)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套(7)内;
所述第一滑套(7)卡接在滑筒(9)的右侧面,所述第一滑杆(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8),所述第一活塞(8)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二活塞(10),所述第二活塞(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11),所述缓冲机构(11)卡接在滑筒(9)的左侧面,所述缓冲机构(11)的下表面与滑块(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滑筒(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的顶端与防护安装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风机(14),所述底座(1)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安装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安装孔(4),所述防护安装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美兰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肯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