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倩男专利>正文

一种速干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31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速干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速干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组成混凝土的各种材料按重量比例放入压成装置中的储料部中;b:通过压成装置中的夯实部将材料压碎并混合,之后将配置好的材料倒入配方所需份数的水中,并且不断搅动水中的材料,防止材料过早干燥;c:通过将干燥结块但可重新利用的大块混凝土料投入到夯实部内,增加夯实部的自重,提高夯实效果;该技术可实现对混凝土料进行研磨;所述压成装置包括储料部和夯实部,所述储料部包括盛装槽,盛装槽侧壁的内端设有向外倾斜的滑沿,所述夯实箱的内部中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速干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速干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例如申请号201921565513.1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备装置,该技术公开了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备装置,涉及混凝土制备装置
;包括添加剂制备装置、混凝土制备装置、发泡装置,混凝土制备装置与发泡装置连接,添加剂制备装置与发泡装置连接,添加剂制备装置包括制备桶、位于制备桶内的配比桶、位于配比桶的底板与制备桶的底板之间的调和管、用于往制备桶添加水的水管、用于往制备桶添加发泡剂的发泡剂管,调和管顶端连接在配比桶的底板上并与配比桶内部连通,制备桶的底板固接有与调和管适配的绞龙,绞龙插入调和管内,制备桶底部连接有添加剂管,添加剂管远离制备桶的一端与发泡装置连接,添加剂管上设有添加剂泵,该技术制备添加剂时不起泡,另外,结构简单;但是该技术不便于对混凝土料进行研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速干混凝土制备工艺,该技术可实现对混凝土料进行研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速干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组成混凝土的各种材料按重量比例放入压成装置中的储料部中;b:通过压成装置中的夯实部将材料压碎并混合,之后将配置好的材料倒入配方所需份数的水中,并且不断搅动水中的材料,防止材料过早干燥;c:通过将干燥结块但可重新利用的大块混凝土料投入到夯实部内,增加夯实部的自重,提高夯实效果。所述压成装置包括储料部和夯实部。首先将组成混凝土的各种材料装入压成装置中的储料部内,之后通过夯实部对储料部内的混凝土材料进行砸击,使大块的材料之间能够分离,并且能使大颗粒的材料细化,提高多种材料之间的混合效果;将夯实部向靠近储料部底部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储料部和夯实部配合将多种材料压碎并压紧。所述储料部包括盛装槽,盛装槽侧壁的内端设有向外倾斜的滑沿。盛装槽用于对混凝土料进行盛装;盛装槽与夯实部配合将混凝土料进行压碎并混合;盛装槽由底盘与侧壁构成,侧壁的作用是增加盛装槽内容纳混凝土料的能力。所述夯实部包括夯实箱,夯实箱的下端与盛装槽底部配合。将夯实箱向靠近盛装槽底部的方向进行移动,使盛装槽和夯实箱配合将多种材料压碎并压紧。所述夯实箱的内部中空。夯实箱内部中空的设计,便于在夯实箱内添加重物,使夯实箱和盛装槽之间形成与碾子和磨盘类似的结构,通过转动的方式将夯实部相对储料部进行移动,实现对混凝土料进行研磨的效果。该速干混凝土的组成为:按照质量份数取水泥600-700份、煤矸石120-170份、黏土90-100份、陶粒30-80份和水400-450份。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压成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可在夯实部上添加重物,使夯实部和储料部之间形成与碾子和磨盘类似的结构,通过转动的方式将夯实部相对储料部进行移动,实现对混凝土料进行研磨的效果;能够使夯实箱向靠近或远离盛装槽底部的方向进行移动时,产生的震荡,将干燥结块但可重新利用的大块混凝土料能够重新细化。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夯实箱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夯实箱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夯实箱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斜槽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阀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敲击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收纳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甩出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盛装槽101;夯实箱102;控制臂103;支撑耳104;定位架105;挡片106;尖顶板107;漏孔Ⅰ108;拦刀109;收集孔110;斜槽架111;开口112;插槽113;阀板114;连接板115;滑条116;密封板117;漏孔Ⅱ118;滑轨119;敲击块120;收纳围板121;输送管122;铰接柱123;转动臂124;甩出管125。具体实施方式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速干混凝土制备工艺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速干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组成混凝土的各种材料按重量比例放入压成装置中的储料部中;b:通过压成装置中的夯实部将材料压碎并混合,之后将配置好的材料倒入配方所需份数的水中,并且不断搅动水中的材料,防止材料过早干燥;c:通过将干燥结块但可重新利用的大块混凝土料投入到夯实部内,增加夯实部的自重,提高夯实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参见图1:保持对混凝土料进行压紧处理时,移动夯实部,使夯实部对混凝土料产生碾压的效果,碾压过程中,可将夯实部继续向靠近储料部底部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提高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效果;通过夯实部将材料压碎并混合,之后将材料倒入水中,此种设计能够防止材料过早干燥;可在夯实部上添加重物,使夯实部和储料部之间形成与碾子和磨盘类似的结构,通过转动的方式将夯实部相对储料部进行移动,实现对混凝土料进行研磨的效果;通过此种设计替代刀具,能够增加混合工具与混凝土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样能够增大储料部和夯实部接触面之间的重合度,提高对混凝土的加工效率。盛装槽101的下端可设置有出料孔,便于将合格大小的颗粒材料进行排出;可在底盘上设置出料孔,从而使盛装槽101与夯实部配合过程中,将材料挤出的效果,提高加工效率;可在侧壁上设置出料孔,此种设计替代在底盘上设置出料孔,可使底盘的抗压强度提高,避免底盘与夯实部配合过程中将底盘损坏;盛装槽101的侧壁上设有滑沿,使侧壁内侧边缘处的截面面积从下往上逐渐增大,从而使落在侧壁的混凝土料具有向底盘处进行移动的趋势;滑沿的设计,能够减少底盘与侧壁之间夹角的角度,起到便于对底盘和侧壁进行清洗的功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参见图1-3:保持对混凝土料进行压紧处理时,移动夯实箱102,使夯实箱102对混凝土料产生碾压的效果,碾压过程中,可将夯实箱102继续向靠近盛装槽101底部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提高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效果。可在夯实箱102内部装入干燥结块但可重新利用的大块混凝土料;一方面能够增加夯实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速干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速干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a:将组成混凝土的各种材料按重量比例放入压成装置中的储料部中;/nb:通过压成装置中的夯实部将材料压碎并混合,之后将配置好的材料倒入配方所需份数的水中,并且不断搅动水中的材料,防止材料过早干燥;/nc:通过将干燥结块但可重新利用的大块材料投入到夯实部内,增加夯实部的自重,提高夯实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干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速干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组成混凝土的各种材料按重量比例放入压成装置中的储料部中;
b:通过压成装置中的夯实部将材料压碎并混合,之后将配置好的材料倒入配方所需份数的水中,并且不断搅动水中的材料,防止材料过早干燥;
c:通过将干燥结块但可重新利用的大块材料投入到夯实部内,增加夯实部的自重,提高夯实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干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成装置包括储料部和夯实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速干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部包括盛装槽(101),盛装槽(101)侧壁的内端设有向外倾斜的滑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速干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部包括夯实箱(102),夯实箱(102)的下端与盛装槽(101)底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速干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箱(102)的内部中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速干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倩男
申请(专利权)人:毛倩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