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RC自动换盘机的编带轨道机构,由旋转轨道底板、旋转轨道盖板、导向轨道底板、导向轨道盖板、光纤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固定支架组成;旋转轨道盖板与旋转轨道底板盖合后构成编带旋转轨道模组,导向轨道盖板与导向轨道底板盖合后构成编带导向轨道模组,编带导向轨道模组与编带旋转轨道模组前后间距可调的组装在一起,光纤传感器通过光纤传感器固定支架安装在编带导向轨道模组的前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编带在Reel上的自动导向及插入,可适应多种尺寸Reel的编带卷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布局合理,调节方便,安全性高,人性化,易清理,易维护,易更换等优点,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RC自动换盘机的编带轨道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RC自动换盘机的编带轨道机构,主要用于半导体行业中的IC编带封装、小零件编带封装等工序。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行业中,编带和Reel(卷盘、料卷、卷轴、卷筒)作为IC的主要包装材料,是IC储存、运输及后端供料的重要产品。编带也叫IC编带,是一种可以把多种电子元件用一条带子装点,再把这条带子盘在一个Reel上的编带。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半导体行业也随之发展迅速,再结合当今自动化发展趋势,如何将编带自动卷在Reel上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IC规格的不同,Reel和编带的种类和尺寸也比较繁多。编带轨道是编带在Reel上实现卷盘前的导向机构,现有的编带轨道通常只能对应一种尺寸的Reel,不能适应多种规格的Reel,而且现有的编带轨道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占用的空间也较大。编带轨道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现场的生产能力、工作效率和生产成本。优良的布局还能缩小整个机构所占用的空间,减少机构的建设费用。因此,目前行业中亟需一款可以共用多种规格Reel的编带轨道来满足市场需求,也是现如今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ARC自动换盘机的编带轨道机构,以实现编带在Reel上的自动导向、插入及适应多种尺寸的Reel。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ARC自动换盘机的编带轨道机构,由旋转轨道底板、旋转轨道盖板、导向轨道底板、导向轨道盖板、光纤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固定支架组成;所述旋转轨道盖板与所述旋转轨道底板盖合后构成用于与编带供料机构对接的编带旋转轨道模组,所述导向轨道盖板与所述导向轨道底板盖合后构成用于与Reel对接的编带导向轨道模组,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与所述编带旋转轨道模组前后间距可调的组装在一起,且所述编带旋转轨道模组的编带出口向前对准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的编带入口,通过调节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与所述编带旋转轨道模组前后间距,可适应不同尺寸Reel的编带插入及卷盘;所述光纤传感器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的前端,所述光纤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光纤传感器固定支架,以检测Reel的编带插口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光纤传感器通过所述光纤传感器固定支架固定所述导向轨道盖板前端的上表面,且所述光纤传感器的探测方向与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的出编带方向相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轨道盖板前端的上表面为呈向下倾斜的斜面。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轨道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条前后贯通的导向轨道底槽,所述导向轨道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一条前后贯通的导向轨道顶槽,所述导向轨道底槽和所述导向轨道顶槽的宽度相同,当所述导向轨道盖板与所述导向轨道底板盖合后,所述导向轨道顶槽与所述导向轨道底槽上下对应并构成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的内部轨道。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轨道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条前后贯通的旋转轨道底槽,所述旋转轨道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一条前后贯通的旋转轨道顶槽,所述旋转轨道底槽和所述旋转轨道顶槽的宽度相同,当所述旋转轨道盖板与所述旋转轨道底板盖合后,所述旋转轨道顶槽与所述旋转轨道底槽上下对应并构成所述编带旋转轨道模组的内部轨道。进一步的,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与所述编带旋转轨道模组通过公、母插件的接插配合实现前后间距可调的连接,以适应7~13英寸Reel的自动插入和卷盘。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轨道盖板的后端左侧向后延伸出一段左插块,所述导向轨道底板的后端右侧向后延伸出一段右插块,所述导向轨道盖板与所述导向轨道底板盖合后,所述左插块和所述右插块构成一对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的公插件;所述旋转轨道盖板下表面的左侧设置有一道左插槽,所述旋转轨道底板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一道右插槽,所述旋转轨道盖板与所述旋转轨道底板盖合后,所述左插槽和所述右插槽构成一对所述编带旋转轨道模组的母插件;其中,所述左插块的尺寸与所述左插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右插块的尺寸与所述右插槽的尺寸相匹配;当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的公插件与所述编带旋转轨道模组的母插件接插配合时,所述左插块插入所述左插槽内,所述右插块插入右插槽内,并均通过螺钉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左插槽下表面的前端和所述右插槽上表面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固定螺钉孔,所述左插块和所述右插块上均设置有前后两组上下贯通的调节螺钉孔。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轨道底槽的后端呈向上弯曲的弧形,不仅便于编带的插入,而且编带因从上方引入所述编带旋转轨道模组的内部轨道中而造成其表面损伤。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轨道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便于与ARC自动换盘机旋转机构固定连接的装配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编带在Reel上的自动导向及插入,为Reel后续编带卷盘提供了便利,并且可适应多种尺寸的Reel,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布局合理,调节方便,安全性高,人性化,易清理,易维护,易更换等优点,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空间使用率,有效地保证了人员的安全,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减少了经济成本的支出。2、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调节编带导向轨道模组与编带旋转轨道模组的前后间距,从而能够适用7~13英寸的Reel的编带卷盘,而且间距调节机构采用公母插件实现,不仅连接的固定性好,而且调节十分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3、本专利技术在轨道编带出口设置了光纤传感器,可以自动检测Reel编带插口位置,从而能够引导编带导向轨道将编带准确地插入Reel的编带插口位置,大大提高了编带插入Reel的成功率,提升了生产效率。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右侧面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左侧面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图1视角下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图2视角下的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旋转轨道底板的正面结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旋转轨道底板的背面结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旋转轨道盖板的正面结构立体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旋转轨道盖板的背面结构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导向轨道底板的底面结构立体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导向轨道底板的顶面结构立体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导向轨道盖板的底面结构立体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导向轨道盖板的顶面结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此处所作说明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参见图1-4所示,一种ARC自动换盘机的编带轨道机构,由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RC自动换盘机的编带轨道机构,其特征在于:由旋转轨道底板(1)、旋转轨道盖板(2)、导向轨道底板(3)、导向轨道盖板(4)、光纤传感器(5)和光纤传感器固定支架(6)组成;所述旋转轨道盖板(2)与所述旋转轨道底板(1)盖合后构成用于与编带供料机构对接的编带旋转轨道模组,所述导向轨道盖板(4)与所述导向轨道底板(3)盖合后构成用于与Reel对接的编带导向轨道模组,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与所述编带旋转轨道模组前后间距可调的组装在一起,且所述编带旋转轨道模组的编带出口向前对准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的编带入口;所述光纤传感器固定支架(6)固定在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的前端,所述光纤传感器(5)安装在所述光纤传感器固定支架(6),以检测Reel的编带插口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RC自动换盘机的编带轨道机构,其特征在于:由旋转轨道底板(1)、旋转轨道盖板(2)、导向轨道底板(3)、导向轨道盖板(4)、光纤传感器(5)和光纤传感器固定支架(6)组成;所述旋转轨道盖板(2)与所述旋转轨道底板(1)盖合后构成用于与编带供料机构对接的编带旋转轨道模组,所述导向轨道盖板(4)与所述导向轨道底板(3)盖合后构成用于与Reel对接的编带导向轨道模组,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与所述编带旋转轨道模组前后间距可调的组装在一起,且所述编带旋转轨道模组的编带出口向前对准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的编带入口;所述光纤传感器固定支架(6)固定在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的前端,所述光纤传感器(5)安装在所述光纤传感器固定支架(6),以检测Reel的编带插口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C自动换盘机的编带轨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传感器(5)通过所述光纤传感器固定支架(6)固定所述导向轨道盖板(4)前端的上表面,且所述光纤传感器(5)的探测方向与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的出编带方向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RC自动换盘机的编带轨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道盖板(4)前端的上表面为呈向下倾斜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C自动换盘机的编带轨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道底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条前后贯通的导向轨道底槽(301),所述导向轨道盖板(4)的下表面设置有一条前后贯通的导向轨道顶槽(401),所述导向轨道底槽(301)和所述导向轨道顶槽(401)的宽度相同,当所述导向轨道盖板(4)与所述导向轨道底板(3)盖合后,所述导向轨道顶槽(401)与所述导向轨道底槽(301)上下对应并构成所述编带导向轨道模组的内部轨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C自动换盘机的编带轨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轨道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条前后贯通的旋转轨道底槽(101),所述旋转轨道盖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一条前后贯通的旋转轨道顶槽(201),所述旋转轨道底槽(101)和所述旋转轨道顶槽(201)的宽度相同,当所述旋转轨道盖板(2)与所述旋转轨道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辛阳,王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日月新半导体有限公司,苏州茂特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