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罩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70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热罩冲压装置,隔热罩冲压装置用于对隔热罩进行冲压,隔热罩冲压装置包括:平台、底板、立板、上板、凹膜、立柱、支撑架、气缸、压板、上膜座、凸膜、缓冲座、弹簧、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两个底板固定在平台上,且两个底板之间有间距;两个立板分别固定在底板上;上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板相连接,且上板与底板相平行;凹膜固定在上板上,凹膜上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与隔热罩相适配;至少两个立柱固定在平台上;支撑架同时与至少两个立柱相连接,且支撑架位于平台的上方;气缸包括输出端,两个气缸固定在支撑架上,且两个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架;压板同时与两个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且压板位于支撑架的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热罩冲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冲压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热罩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汽车对隔热罩的需求量很高,但隔热罩结构复杂,不规则,零件冲压成型难度高,安装复杂,因此,设计一款一体成型的隔热罩冲压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隔热罩冲压装置。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热罩冲压装置,隔热罩冲压装置用于对隔热罩进行冲压,隔热罩冲压装置包括:平台、底板、立板、上板、凹膜、立柱、支撑架、气缸、压板、上膜座、凸膜、缓冲座、弹簧、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两个底板固定在平台上,且两个底板之间有间距;两个立板分别固定在底板上;上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板相连接,且上板与底板相平行;凹膜固定在上板上,凹膜上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与隔热罩相适配;至少两个立柱固定在平台上;支撑架同时与至少两个立柱相连接,且支撑架位于平台的上方;气缸包括输出端,两个气缸固定在支撑架上,且两个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架;压板同时与两个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且压板位于支撑架的下方;上膜座固定在压板上;凸膜固定在上膜座上,凸膜上设置有膜头,膜头与凹槽相对,且膜头与隔热罩相适配;两个缓冲座固定在上板上,且两个缓冲座对称设置;两个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缓冲座相连接;两个第一缓冲部分别与两个弹簧的另一端相连接;两个第二缓冲部固定在上膜座上,且两个第二缓冲部与第一缓冲部相对。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两个底板固定在平台上,且两个底板之间有间距,两个立板分别固定在底板上,以实现两个底板之间有容纳空间;其次,通过将两个立板分别固定在底板上,上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板相连接,且上板与底板相平行,以实现上板固定设置在底板上,且与两个立板形成稳定框架;再次,通过将凹膜固定在上板上,凹膜上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与隔热罩相适配,以实现隔热罩是通过凹膜的模型制作的;再次,通过将至少两个立柱固定在平台上,支撑架同时与至少两个立柱相连接,且支撑架位于平台的上方,以实现支撑架与两个立柱形成稳定框架,同时支撑架位于上板的上方;再次,通过将气缸包括输出端,两个气缸固定在支撑架上,且两个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架,以提高气缸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压板同时与两个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且压板位于支撑架的下方,以实现压板通过气缸可以做上下运动;再次,通过将上膜座固定在压板上,凸膜固定在上膜座上,凸膜上设置有膜头,膜头与凹槽相对,且膜头与隔热罩相适配,以实现气缸带动压板向下运动时,上膜座、凸膜和膜头同时向下运动,且膜头恰好嵌入凹膜内;再次,通过将两个缓冲座固定在上板上,且两个缓冲座对称设置;两个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缓冲座相连接,以实现弹簧收到挤压时,缓冲座可通过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两个第一缓冲部分别与两个弹簧的另一端相连接,两个第二缓冲部固定在上膜座上,且两个第二缓冲部与第一缓冲部相对,以实现压板向下运动时,第一缓冲部与第二缓冲部相接触,通过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对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起到缓冲的作用,以避免由于作用力过大,使原材料在挤压过程中受到损坏。采用上述结构,结构简单,通过两个立板、上板和底板形成稳定结构框架,同时两个立柱与支撑架也形成稳定框架,再将气缸固定在支撑架上,原材料放在凹槽上方,通过气缸带动压板和凸膜向下运动,使凸膜挤压原材料,原材料恰好与凹槽相贴合,将原材料制作出隔热罩的模型,同时在挤压过程中,第一缓冲部与第二缓冲部接触,弹簧推动第一缓冲部向上运动,以避免压板向下运动的作用力偏大,损坏原材料,以提高产品的实用性。隔热罩冲压结构属于一体成型,使其结构更加稳定,减少装配步骤,从而提高装配效率。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隔热罩冲压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隔热罩冲压装置还包括:立杆;立杆竖直固定在缓冲座上,立杆嵌入第一缓冲部内,且弹簧套设在立杆的外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立杆竖直固定在缓冲座上,立杆嵌入第一缓冲部内,且弹簧套设在立杆的外侧,以实现弹簧在挤压过程中立杆支撑弹簧,避免弹簧发生偏移,以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具体地,第一缓冲部内设置有盲孔,以使立杆在第一缓冲部内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隔热罩冲压装置还包括:出料口;出料口贯穿于上板,且出料口位于凹槽的下方。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出料口贯穿于上板,且出料口位于凹槽的下方,以实现挤压过程中,原材料产生废料由出料口排出,从而利于产品的连续生产,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隔热罩冲压装置还包括:U型槽、固定槽、螺杆和固定螺母;U型槽贯穿设置在底板上;固定槽呈T型,固定槽贯穿设置在平台的上表面上;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螺杆嵌入固定槽内,且螺杆穿过U型槽;固定螺母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固定螺母套设在螺杆的外侧,且固定螺母与底板相贴合;其中,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适配。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U型槽贯穿设置在底板上,固定槽呈T型,固定槽贯穿设置在平台的上表面上,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螺杆嵌入固定槽内,且螺杆穿过U型槽,以实现U型槽便于安装和拆卸螺杆,螺杆用于固定底板,使底板与平台固定连接,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再将固定螺母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固定螺母套设在螺杆的外侧,且固定螺母与底板相贴合,以实现通过螺杆和固定螺母将底板固定在平台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隔热罩冲压装置还包括:支撑板;两个支撑板放置在平台上,且两个支撑板与上板的底面相贴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两个支撑板放置在平台上,且两个支撑板与上板的底面相贴合,以实现支撑板用于对上板进行支撑,以提高上板的稳定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隔热罩冲压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一连接螺栓;第一连接孔呈阶梯型,第一连接孔贯穿设置在上板;第一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二内螺纹,第一螺纹孔设置在支撑板上;第一连接螺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至少部分第一连接螺栓嵌于连接孔内,且第一连接螺栓嵌入第一螺纹孔内;其中,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适配。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连接孔呈阶梯型,第一连接孔贯穿设置在上板,第一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二内螺纹,第一螺纹孔设置在支撑板上,第一连接螺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至少部分第一连接螺栓嵌于连接孔内,且第一连接螺栓嵌入第一螺纹孔内,以实现将第一连接螺栓隐藏在上板内,避免其余部件与第一连接螺栓发生干涉,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隔热罩冲压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孔、第二螺纹孔和第二连接螺栓;第二连接孔呈阶梯型,第二连接孔贯穿设置在上板;第二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三内螺纹,第二螺纹孔设置在底板上;第二连接螺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外螺纹,至少部分第二连接螺栓嵌入第二连接孔内,第二连接螺栓穿过立板,且第二连接螺栓嵌入第二螺纹孔内;其中,第三内螺纹与第三外螺纹相适配。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连接孔呈阶梯型,第二连接孔贯穿设置在上板;第二螺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罩冲压装置,所述隔热罩冲压装置用于对隔热罩进行冲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冲压装置包括:/n平台;/n底板,两个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平台上,且两个所述底板之间有间距;/n立板,两个所述立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上;/n上板,所述上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板相连接,且所述上板与所述底板相平行;/n凹膜,所述凹膜固定在所述上板上,所述凹膜上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与所述隔热罩相适配;/n立柱,至少两个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平台上;/n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同时与至少两个所述立柱相连接,且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平台的上方;/n气缸,所述气缸包括输出端,两个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两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支撑架;/n压板,所述压板同时与两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压板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n上膜座,所述上膜座固定在所述压板上;/n凸膜,所述凸膜固定在所述上膜座上,所述凸膜上设置有膜头,所述膜头与所述凹槽相对,且所述膜头与所述隔热罩相适配;/n缓冲座,两个所述缓冲座固定在所述上板上,且两个所述缓冲座对称设置;/n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缓冲座相连接;/n第一缓冲部,两个所述第一缓冲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相连接;/n第二缓冲部,两个所述第二缓冲部固定在所述上膜座上,且两个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相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罩冲压装置,所述隔热罩冲压装置用于对隔热罩进行冲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冲压装置包括:
平台;
底板,两个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平台上,且两个所述底板之间有间距;
立板,两个所述立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上板,所述上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板相连接,且所述上板与所述底板相平行;
凹膜,所述凹膜固定在所述上板上,所述凹膜上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与所述隔热罩相适配;
立柱,至少两个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平台上;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同时与至少两个所述立柱相连接,且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平台的上方;
气缸,所述气缸包括输出端,两个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两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支撑架;
压板,所述压板同时与两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压板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
上膜座,所述上膜座固定在所述压板上;
凸膜,所述凸膜固定在所述上膜座上,所述凸膜上设置有膜头,所述膜头与所述凹槽相对,且所述膜头与所述隔热罩相适配;
缓冲座,两个所述缓冲座固定在所述上板上,且两个所述缓冲座对称设置;
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缓冲座相连接;
第一缓冲部,两个所述第一缓冲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相连接;
第二缓冲部,两个所述第二缓冲部固定在所述上膜座上,且两个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冲压装置还包括:
立杆,所述立杆竖直固定在所述缓冲座上,所述立杆嵌入所述第一缓冲部内,且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立杆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冲压装置还包括:
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贯穿于所述上板,且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凹槽的下方。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
申请(专利权)人:凤城市万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