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60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阀门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伸入阀门内部清洗的装置,包括气泵,水箱,第一清洗装置和第二清洗装置。第一清洗装置包括两个呈L型的旋转清洗臂组成门字型,第二清洗装置包括第二清洗管,其末端连接带有油泵的液压缸,前端间隔设置多个毛细管以及喷头。通过水平清洗臂和旋转清洗臂能够对阀体的外侧和内侧都清洗,而且通过毛细管的作用,将其难以接触的角落清洗干净,清洗后利用气泵和毛细管以及清洗臂的风干作用,将阀体表面干燥,避免因残留液体产生的锈迹等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伸入阀门内部清洗的装置。
技术介绍
各类化工厂的管道均有使用阀门,而阀门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管道中的各种化学杂质存在于溶液中,导致阀门内部容易产生污垢,而这些污垢大大影响了阀门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更好的清洗阀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由于阀门的管路众多,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存在一些角落,这这些都是在清洗的过程中,难以到达的位置。现有阀门的清洗除了角落清洗不干净外,在清洗后阀门上容易积水,使其产生锈迹,严重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急需一种清洗彻底,并且能使其表面快速干燥不留痕迹的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阀门清洗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气泵,水箱,第一清洗装置和第二清洗装置。第一清洗装置的结构为:第一清洗管的输出端与两个旋转清洗臂的输入端接通,每个旋转清洗臂呈L型,两个旋转清洗臂组成门字型,并由旋转电机连接,在两旋转清洗臂的内侧中心,设有夹持轴和夹持爪,夹持轴连接在夹持爪的下端,夹持爪通过控制装置,调整其夹持的间隙用于固定阀门。喷嘴间隔设置在旋转清洗臂的内侧朝向夹持轴。在第一清洗管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第二清洗装置的结构为:第二清洗管的输出端与水平清洗臂连接,第二清洗管的末端连接带有油泵的液压缸,前端间隔设置多个毛细管以及喷头,毛细管采用较软的材料制作,能够弯曲变形,其与水平清洗臂的内部联通,能够通过水和气将其撑起,喷头是在水平清洗臂上开设的多个能通过水和气的孔。在第二清洗管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第一清洗管和第二清洗管的输入端接通,共同接入水管和气管,水管与水箱连接,气管与气泵连接。在水管上还设有加料口,加料口内部放置碱液。控制器放置在气泵上,与其他构件通过线路连接。水管和气管都是软管结构,整个装置利用框架结构支撑定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阀体的外侧和内侧都清洗,而且通过毛细管的作用,将其难以接触的角落清洗干净,清洗后利用风干装置,将阀体表面干燥,避免因残留液体产生的锈迹等不良后果。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原始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工作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泵;2、控制器;3、水箱;4、水管;5、气管;6、第一清洗管;7、第二清洗管;8、旋转电机;9、旋转清洗臂;10、夹持轴;11、夹持爪;12、喷嘴;13、加料口;14、阀门;15、油泵;16、液压缸;17、水平清洗臂;18、毛细管;19、喷头;20、第一单向阀;21、第二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气泵1,水箱3,第一清洗装置和第二清洗装置。第一清洗装置的结构为:第一清洗管6的输出端与两个旋转清洗臂9的输入端接通,每个旋转清洗臂9呈L型,两个旋转清洗臂9组成门字型,并由旋转电机8连接,在两旋转清洗臂9的内侧中心,设有夹持轴10和夹持爪11,夹持轴10连接在夹持爪11的下端,夹持爪11通过控制装置,调整其夹持的间隙用于固定阀门14。喷嘴12间隔设置在旋转清洗臂9的内侧朝向夹持轴10。在第一清洗管6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0。第二清洗装置的结构为:第二清洗管7的输出端与水平清洗臂17连接,第二清洗管7的末端连接带有油泵15的液压缸16,前端间隔设置多个毛细管18以及喷头19,毛细管18采用较软的材料制作,能够弯曲变形,其与水平清洗臂17的内部联通,能够通过水和气将其撑起,喷头19是在水平清洗臂17上开设的多个能通过水和气的孔。在第二清洗管7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21。第一清洗管6和第二清洗管7的输入端接通,共同接入水管4和气管5,水管4与水箱3连接,气管5与气泵1连接。在水管4上还设有加料口13,加料口13内部放置碱液。控制器2放置在气泵1上,与其他构件通过线路连接,以实现控制所有工件操作。其线路连接方式采用常规结构,在此不赘诉。水管4和气管5都是软管结构,整个装置利用框架结构支撑定位。工作过程为:首先通过夹持爪11将阀门14夹持固定,并保持适当的位置,使阀体的通孔朝向水平清洗臂17。打开第一单向阀20,并保持第二单向阀21处于关闭状态,液压缸16压缩,使水平洗洗臂远离旋转清洗臂9,防干干涉。然后控制水箱3向水管4供水,经过水管4的水,分别流向第一清洗管6和第二清洗管7。第一清洗管6的水流入旋转清洗臂9,并经过喷嘴12喷出,清洗阀门14。在清洗的过程中,启动旋转电机8,通过旋转电机8驱动旋转清洗臂9在转动的过程中喷射清洗液,阀门14的各个部位得到清洗。在清洗的过程,加料口13中的碱液不断的注入水管4中,以便更好地清洗。旋转清洗臂9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工作,此时推动液压缸16使水平清洗臂17插入到阀门14内测,关闭第一单向阀20,打开第二单向阀21,此时,水流从水平清洗臂17流出,并通过毛细管18以及喷头19射向阀门14。由于毛细管18是软管,其原始位置是杂乱无章的朝向各个方向,而后在水流的冲击下任意弯曲,使其很容易钻入阀门14的各个通道,清洗各个死角。清洗一段时间后,收回液压缸16,使水平清洗臂17恢复到初始位置。再次关闭第二单向阀21,打开第一单向阀20,由旋转清洗臂9清洗阀门14。停止加料口13注入碱液,用干净的水流将阀门14表面的碱液以及污垢冲洗干净。清洗干净后将水分吹干,对于吹干,采用先吹干内部,再吹干外部的方式。首先停止供水,关闭第一单向阀20,打开气泵1和第二单向阀21,将水平清洗臂17伸入阀门14内部,毛细管18和喷头19将阀门14内部吹干。再收回水平清洗臂17,关闭第二单向阀21,打开第一单向阀20,驱动旋转电机8带动喷嘴12周向吹干阀门14外侧,完成清洗工作。上述操作均通过控制器2操控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水平清洗臂17和旋转清洗臂9能够对阀体的外侧和内侧都清洗,而且通过毛细管18的作用,将其难以接触的角落清洗干净,清洗后利用气泵1和毛细管18以及清洗臂的风干作用,将阀体表面干燥,避免因残留液体产生的锈迹等不良后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1),水箱(3),第一清洗装置和第二清洗装置,/n第一清洗装置的结构为:第一清洗管(6)的输出端与两个旋转清洗臂(9)的输入端接通,每个旋转清洗臂(9)呈L型,两个旋转清洗臂(9)组成门字型,并由旋转电机(8)连接,在两旋转清洗臂(9)的内侧中心,设有夹持轴(10)和夹持爪(11),夹持爪(11)转动连接在夹持轴(10)的下端,通过控制装置调整夹持间隙,用于固定阀门(14);喷嘴(12)间隔设置在旋转清洗臂(9)的内侧并朝向夹持轴(10),在第一清洗管(6)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0),/n第二清洗装置的结构为:第二清洗管(7)的输出端与水平清洗臂(17)连接,第二清洗管(7)的末端连接带有油泵(15)的液压缸(16),前端间隔设置多个毛细管(18)以及喷头(19),毛细管(18)采用软质材料制作,能够弯曲变形,其与水平清洗臂(17)的内部联通,能够通过水和气将其撑起;喷头(19)是在水平清洗臂(17)上开设的多个能通过水和气的孔,在第二清洗管(7)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21),/n第一清洗管(6)和第二清洗管(7)的输入端接通,共同接入水管(4)和气管(5),水管(4)与水箱(3)连接,气管(5)与气泵(1)连接,在水管(4)上还设有加料口(13),加料口(13)内部放置碱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1),水箱(3),第一清洗装置和第二清洗装置,
第一清洗装置的结构为:第一清洗管(6)的输出端与两个旋转清洗臂(9)的输入端接通,每个旋转清洗臂(9)呈L型,两个旋转清洗臂(9)组成门字型,并由旋转电机(8)连接,在两旋转清洗臂(9)的内侧中心,设有夹持轴(10)和夹持爪(11),夹持爪(11)转动连接在夹持轴(10)的下端,通过控制装置调整夹持间隙,用于固定阀门(14);喷嘴(12)间隔设置在旋转清洗臂(9)的内侧并朝向夹持轴(10),在第一清洗管(6)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0),
第二清洗装置的结构为:第二清洗管(7)的输出端与水平清洗臂(17)连接,第二清洗管(7)的末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福斯阀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