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烟气净化系统及净化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736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烟气净化系统,其包括TSA净化单元和除臭单元;TSA净化单元包括收酸塔、烟气输入装置及净烟道,收酸塔内设置有第一喷淋层和第一除雾器,第一喷淋层用于向下喷射TSA溶液,输送至收酸塔内的原烟气依次经过第一喷淋层和第一除雾器后由净烟道排出;除臭单元包括除臭塔,除臭塔内设置有第二喷淋层和第二除雾器,第二喷淋层用于向下喷射催化剂溶液,臭氧与经收酸塔处理的烟气一起输送至除臭塔内,之后烟气依次经过第二喷淋层和第二除雾器后排出;还公开了一种高效烟气净化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降低烟气的湿度、净化烟气中的粉尘,又能有效地净化VOCs污染物,尤其对有机酸、烷烃等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烟气净化系统及净化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烟气净化系统及净化工艺。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挥发性有机物就属于VOCs,大多数VOCs具有刺激性气味或臭味,可引起人们感官上的不愉快,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VOCs成分复杂,有特殊气味且具有渗透、挥发及脂溶等特性,具有毒性、刺激性及致畸致癌作用,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大,长期接触会使人患上贫血症与白血病。某些VOCs如苯、甲苯、丙酮、二甲基胺及硫代烃等易燃,这些物质的排放浓度较高时,如果遇到静电火花或其他火源,容易引起火灾。部分VOCs如氟氯烃物质可破坏臭氧层,臭氧层的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加,对人类皮肤、眼睛及免疫系统有较大的危害。目前,处理烟气中有机物的常用方法主要采用燃烧和氧化,但对于含水量较大的低温烟气,燃烧的方法会产生大量的能耗和新的污染物,对于氧化来说,臭氧氧化可以快速氧化烯烃、酚类以及胺类富电集团,但对于小分子的有机酸、烷烃等有机物难以取得良好的去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烟气净化系统及净化工艺,其既可以降低烟气的湿度、净化烟气中的粉尘,又能有效地净化VOCs污染物,尤其对有机酸、烷烃等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烟气净化系统,包括TSA净化单元和除臭单元;所述TSA净化单元包括收酸塔、烟气输入装置及净烟道,所述收酸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喷淋层和第一除雾器,所述第一喷淋层用于向下喷射TSA溶液,所述烟气输入装置将原烟气输送至所述收酸塔内,所述收酸塔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净烟道,输送至所述收酸塔内的原烟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喷淋层和第一除雾器后由所述净烟道排出;所述除臭单元包括除臭塔,所述除臭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喷淋层和第二除雾器,所述第二喷淋层用于向下喷射催化剂溶液,所述除臭塔的进气端与所述净烟道相连通,外部通入的臭氧与经所述收酸塔处理的烟气一起输送至所述除臭塔内,之后烟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喷淋层和第二除雾器后排出。优选地,所述第一喷淋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混合相耦合器,所述第二喷淋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混合相耦合器,所述第一混合相耦合器和第二混合相耦合器均为气-气、气-液混合相耦合器,原烟气通过所述第一混合相耦合器、臭氧和经处理的烟气通过第二混合相耦合器后,均可获得一个湍流场,且雷诺数不小于15000。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相耦合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整流器,所述第一整流器用于将输入的烟气均匀地分散,以使烟气获得一个稳定的流场流向所述第一混合相耦合器;所述第二混合相耦合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整流器,所述第二整流器用于将输入的烟气和臭氧均匀地分散,以使烟气和臭氧获得一个稳定的流场流向所述第二混合相耦合器。优选地,所述收酸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循环槽,所述第一循环槽通过第一循环泵和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喷淋层连通,所述第一喷淋层至少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层;所述除臭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循环槽,所述第二循环槽通过第二循环泵和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喷淋层连通,所述第二喷淋层用于向下喷射臭氧催化剂溶液,且其至少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层。优选地,所述烟气输入装置包括引风机和原烟道,所述引风机设置于所述原烟道的前端,所述原烟道的后端倾斜地连接于所述收酸塔的进气端;所述净烟道的后端倾斜地连接于所述除臭塔的进气端。优选地,所述除臭单元还包括臭氧发生装置,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空气压缩机、冷冻式干燥机、吸附式干燥机及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后通入所述净烟道与经所述收酸塔处理的烟气汇合输送至所述除臭塔内。一种高效烟气净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烟气通入收酸塔,进入收酸塔的烟气自下而上地与喷洒的TSA溶液相逆流接触,再经除雾后进入净烟道;S2、将净烟道的烟气与臭氧一起通入除臭塔,进入除臭塔的烟气自下而上地与喷洒的催化剂溶液相逆流接触,再经除雾后排出。进一步地,步骤S1具体包括:S11、原烟气通入收酸塔后,通过第一整流器均匀地分散于收酸塔内,并形成一个稳定的流场上行;S12、上行的烟气通过第一混合相耦合器形成一个高速湍流场,并自下而上地与第一喷淋层喷洒的TSA溶液相逆流接触;S13、之后再经第一除雾器处理后,所得烟气上行进入净烟道。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包括:S21、经收酸塔处理后的烟气与臭氧通入除臭塔后,通过第二整流器均匀地分散于除臭塔内,并形成一个稳定的流场上行;S22、上行的烟气通过第二混合相耦合器形成一个高速湍流场,并自下而上地与第二喷淋层喷洒的臭氧催化剂溶液相逆流接触;S23、之后再经第二除雾器处理后排出除臭塔。进一步地,步骤S1中原烟气通过原烟道倾斜地通入收酸塔内,收酸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循环槽,第一循环槽通过第一循环泵和第一管道与第一喷淋层连通,第一喷淋层至少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层;步骤S2中经处理的烟气与臭氧通过净烟道倾斜地通入除臭塔内;除臭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循环槽,第二循环槽通过第二循环泵和第二管道与第二喷淋层连通,第二喷淋层至少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TSA净化单元和除臭单元依次对烟气进行处理,可以降低烟气的湿度、净化烟气中的粉尘,又能有效地净化VOCs污染物,尤其对有机酸、烷烃等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2、本专利技术创新性引入混合相耦合器,使气液可以充分地混合反应,既提高了净化除臭反应的效果,又能降低烟气中的水雾达到一定的脱白效果。3、本专利技术相较于采用燃烧法处理低温含湿量大的烟气,不仅无二次污染物,而且能耗低、运行简便,能够应付大多数烟气处理的场景。4、本专利技术相较于采用常用的氧化法处理烟气,不仅可以很好地净化有机酸、烷烃等有机物,而且对有机物的氧化处理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TSA净化单元1、收酸塔11、第一循环槽111、第一整流器112、第一混合相耦合器113、第一喷淋层114、第一除雾器115、第一循环泵116、第一管道117、引风机121、原烟道122、净烟道13;除臭单元2、除臭塔21、第二循环槽211、第二整流器212、第二混合相耦合器213、第二喷淋层214、第二除雾器215、第二循环泵216、第二管道217、空气压缩机221、冷冻式干燥机222、吸附式干燥机223、臭氧发生器22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TSA净化单元和除臭单元;/n所述TSA净化单元包括收酸塔、烟气输入装置及净烟道,所述收酸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喷淋层和第一除雾器,所述第一喷淋层用于向下喷射TSA溶液,所述烟气输入装置将原烟气输送至所述收酸塔内,所述收酸塔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净烟道,输送至所述收酸塔内的原烟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喷淋层和第一除雾器后由所述净烟道排出;/n所述除臭单元包括除臭塔,所述除臭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喷淋层和第二除雾器,所述第二喷淋层用于向下喷射催化剂溶液,所述除臭塔的进气端与所述净烟道相连通,外部通入的臭氧与经所述收酸塔处理的烟气一起输送至所述除臭塔内,之后烟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喷淋层和第二除雾器后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TSA净化单元和除臭单元;
所述TSA净化单元包括收酸塔、烟气输入装置及净烟道,所述收酸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喷淋层和第一除雾器,所述第一喷淋层用于向下喷射TSA溶液,所述烟气输入装置将原烟气输送至所述收酸塔内,所述收酸塔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净烟道,输送至所述收酸塔内的原烟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喷淋层和第一除雾器后由所述净烟道排出;
所述除臭单元包括除臭塔,所述除臭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喷淋层和第二除雾器,所述第二喷淋层用于向下喷射催化剂溶液,所述除臭塔的进气端与所述净烟道相连通,外部通入的臭氧与经所述收酸塔处理的烟气一起输送至所述除臭塔内,之后烟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喷淋层和第二除雾器后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混合相耦合器,所述第二喷淋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混合相耦合器,所述第一混合相耦合器和第二混合相耦合器均为气-气、气-液混合相耦合器,原烟气通过所述第一混合相耦合器、臭氧和经处理的烟气通过第二混合相耦合器后,均可获得一个湍流场,且雷诺数不小于150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相耦合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整流器,所述第一整流器用于将输入的烟气均匀地分散,以使烟气获得一个稳定的流场流向所述第一混合相耦合器;所述第二混合相耦合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整流器,所述第二整流器用于将输入的烟气和臭氧均匀地分散,以使烟气和臭氧获得一个稳定的流场流向所述第二混合相耦合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酸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循环槽,所述第一循环槽通过第一循环泵和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喷淋层连通,所述第一喷淋层至少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层;所述除臭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循环槽,所述第二循环槽通过第二循环泵和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喷淋层连通,所述第二喷淋层用于向下喷射臭氧催化剂溶液,且其至少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输入装置包括引风机和原烟道,所述引风机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友金王松阴刚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绿洋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