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正极浆料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318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浆料搅拌装置,属于锂电池领域,其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搅拌缸和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转轴和驱动电机,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桨,搅拌缸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封盖,封盖对应转轴设置有过孔,过孔与转轴可转动地密封配合设置;搅拌缸的左侧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支架对应第一进料口还固定设置有第一漏斗,第一漏斗通过第一加料管与第一进料口连接;搅拌缸的后侧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二进料口,支架对应第二进料口固定设置有第二漏斗,第二漏斗通过第二加料管与第二进料口连接;搅拌缸的侧壁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搅拌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正极浆料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浆料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无记忆效应、使用寿命长、绿色无污染、自放电小的优点,已经成为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首选供电设备,并逐渐延伸至便携式电动工具、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其必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锂离子电池负极浆料的制备工艺,都是将各物料一项一项的加入搅拌缸,然后进行搅拌,但是,物料倒入到搅拌缸后分层明显,且物料中包含胶液的存在,因此难以快速地将粉状物料分散以及混合均匀,限制了搅拌速度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锂电池正极浆料搅拌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搅拌缸和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所述搅拌缸的上方,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转轴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轴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桨,所述搅拌缸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与所述搅拌缸密封配合设置,所述封盖对应所述转轴设置有过孔,所述过孔与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密封配合设置;所述搅拌缸的左侧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支架对应所述第一进料口还固定设置有第一漏斗,所述第一漏斗通过第一加料管与所述第一进料口连接;所述搅拌缸的后侧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支架对应所述第二进料口固定设置有第二漏斗,所述第二漏斗通过第二加料管与所述第二进料口连接;所述搅拌缸的侧壁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本技术中,第一漏斗用于添加粉状物料,第二漏斗用于添加胶液。本技术工作时,首先使得驱动电机驱动转轴及转轴上的搅拌桨转动,然后将正极浆料中的粉状物料和胶液分别通过第一漏斗和第二漏斗添加到搅拌缸中,然后搅拌桨持续对搅拌缸中的浆料进行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其中,粉状物料在从第一加料口掉落到搅拌缸底部时,会逐渐分散,同时转动的搅拌桨能进一步地分散粉状物料,从而可以初步分散粉状物料,与此同时,从第二进料口进入到搅拌缸中的胶液会朝向搅拌缸的前端喷出,旋转的搅拌桨会将胶液打散,因此本技术能使得粉状物料和胶液能在掉落到搅拌缸的底部之前进行预混合,从而能有效提高搅拌效率。另外,加料时,搅拌桨还能对掉落在搅拌缸的底部的浆料持续进行搅拌,因此本技术可以在加料完成之前对依次加入到搅拌缸中的各种不同的物料进行预混合,因此能进一步地提高搅拌效率。其中,搅拌缸的开口处的封盖用于防止粉状物料和胶液逸出搅拌缸,搅拌缸上的出料管用于排出搅拌完成的浆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料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竖直段和第一倾斜段,第一倾斜段的右端的高度低于其左端的高度;所述第二加料管包括第二竖直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倾斜段的左端的高度低于其右端的高度。其中,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能避免粉状物料和胶液停留在第一加料管和第二加料管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料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进料口的高度。第二进料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进料口的高度能避免从第二进料口进入到搅拌缸的胶液溅入到第一进料口中,同时,第二进料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进料口的高度还能使得从第一进料口进入到搅拌缸的粉状物料能在经过重力和搅拌桨的作用分散后再与胶液接触、混合,能增加粉状物料与胶液的预混合的混合均匀地,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增加本技术的搅拌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料口靠近所述搅拌缸的一端设置有漏板,所述漏板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漏板的通孔,所述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漏板。其中,漏板封堵在第二进料口处,漏板上的通孔用于胶液的通过,由于胶液通过不同的瞳孔时,其压强不同,因此通过不同通孔的胶液射出第二进料口的距离不同,从而可以使得胶液在落到搅拌缸的底部之前能分散地更均匀,以提高预混合的混合均匀度,提高搅拌效率。进一步的,所述过孔通过安装部与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密封配合设置,所述安装部包括圆形安装环,所述圆形安装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所述圆形安装环嵌设于所述过孔且与所述过孔密封配合设置。其中,圆形安装环的外侧通过抵紧在过孔的内侧与过孔密封配合设置,轴承使用防水轴承。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安装环的底部还固定设置有档环,所述档环的内侧延伸至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轴承的内圈相抵,且与所述内圈密封配合设置。其中,挡环的内侧通过抵紧在轴承的内圈与轴承的内圈密封配合设置,以隔离浆料和轴承,防止搅拌缸中的浆料影响轴承的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安装环的外侧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纵向贯穿所述圆形安装环的凹槽,所述凹槽均匀地环绕所述圆形安装环的中心线设置,所述过孔的内侧壁对应所述凹槽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块,所述凸块嵌设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密封配合设置。其中,凸块通过紧抵在凹槽上与凹槽密封配合,圆形安装环上的凸块嵌设在凹槽,因此圆形安装环无法相对封盖转动,从而可以避免因圆形安装环和封盖的相对转动而造成圆形安装环和封盖的磨损,以保证封盖对于搅拌缸的密封性。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以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中,粉状物料在从第一加料口掉落到搅拌缸底部时,会逐渐分散,同时转动的搅拌桨能进一步地分散粉状物料,从而可以初步分散粉状物料,与此同时,从第二进料口进入到搅拌缸中的胶液会朝向搅拌缸的前端喷出,旋转的搅拌桨会将胶液打散,因此本技术能使得粉状物料和胶液能在掉落到搅拌缸的底部之前初步被混合,从而能有效提高搅拌效率。另外,加料时,搅拌桨还能对掉落在搅拌缸的底部的浆料持续进行搅拌,因此本技术可以在加料完成之前对依次加入到搅拌缸中的各种不同的物料进行预混合,因此能进一步地提高搅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锂电池正极浆料搅拌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锂电池正极浆料搅拌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锂电池正极浆料搅拌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锂电池正极浆料搅拌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搅拌缸,21-封盖,22-出料管,23-漏板,231-通孔,31-驱动电机,32-转轴,321-搅拌桨,331-圆形安装环,3311-凹槽,332-轴承,333-挡环,411-第一竖直段,412-第一倾斜段,42-第一漏斗,511-第二竖直段,512-第二倾斜段,52-第二漏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7,一种锂电池正极浆料搅拌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搅拌缸2和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所述搅拌缸2的上方,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的转轴32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正极浆料搅拌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搅拌缸和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所述搅拌缸的上方,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转轴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轴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缸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与所述搅拌缸密封配合设置,所述封盖对应所述转轴设置有过孔,所述过孔与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密封配合设置;所述搅拌缸的左侧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支架对应所述第一进料口还固定设置有第一漏斗,所述第一漏斗通过第一加料管与所述第一进料口连接;所述搅拌缸的后侧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支架对应所述第二进料口固定设置有第二漏斗,所述第二漏斗通过第二加料管与所述第二进料口连接;所述搅拌缸的侧壁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正极浆料搅拌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搅拌缸和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所述搅拌缸的上方,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转轴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轴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缸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与所述搅拌缸密封配合设置,所述封盖对应所述转轴设置有过孔,所述过孔与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密封配合设置;所述搅拌缸的左侧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支架对应所述第一进料口还固定设置有第一漏斗,所述第一漏斗通过第一加料管与所述第一进料口连接;所述搅拌缸的后侧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支架对应所述第二进料口固定设置有第二漏斗,所述第二漏斗通过第二加料管与所述第二进料口连接;所述搅拌缸的侧壁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正极浆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料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竖直段和第一倾斜段,第一倾斜段的右端的高度低于其左端的高度;所述第二加料管包括第二竖直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倾斜段的左端的高度低于其右端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永顺曹赛青曹美艳孟安生王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巨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