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于建筑楼道门禁处的消防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27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设置于建筑楼道门禁处的消防安全装置,包括顶梁、翻转机构、两个侧梁、两个翻转梁以及两组阻火机构,每个侧梁的侧壁上均设有朝向室内的条形避让缺口,每个翻转梁的侧壁上均设有沿自身轴线呈对称分布的平面部,所述阻火机构均具有若干个能够穿过所述平面部并向外喷射阻燃物质的喷头机构,翻转机构用于同步驱动两个翻转梁进行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美观且无突兀感,在发生火情时,能够使安装有喷头机构的翻转梁向外翻出并朝向室内,同时借助消防水碰的水源对起到逃生作用的消防门洞处进行持续喷洒灭火,以保证消防安全门始终具有供人逃生的条件,另一方面还可形成水帘屏障以阻挡火势向外蔓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于建筑楼道门禁处的消防安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设置于建筑楼道门禁处的消防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消防联动控制,是指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后,能自动切除报警区域内有关的空调器,关闭管道上的防火阀,停止有关换风机,开启有关管道的排烟阀,自动关闭有关部位的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按顺序切断非消防用电源,接通事故照明及疏散标志灯,停运除消防电梯外的全部电梯,并通过控制中心的控制器,立即启动灭火系统,进行自动灭火。目前楼宇内发生火情时,楼宇消防系统主要采取启动通风防排烟系统、自动喷淋系统以及防火卷帘门系统进行联动灭火,在发生火情的过程中,群众会通过楼宇的消防安全门逃出室外,该过程中,若火情蔓延至安全门处,则室内的人员无法顺利逃出,因此针对该情况需设计一种用于保障消防安全门的消防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设置于建筑楼道门禁处的消防安全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设置于建筑楼道门禁处的消防安全装置,包括墙体和设置于墙体门洞内的安全门,还包括设置于墙体门洞内的应急消防组件,应急消防组件位于安全门的前侧,所述消防安全组件包括:顶梁,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墙体门洞的顶部;侧梁,数量为两个,二者均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墙体门洞内的两侧,每个侧梁的侧壁上均设有朝向室内的条形避让缺口;翻转梁,数量为两个,二者均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且二者分别轴接于侧梁的内侧,每个翻转梁的侧壁上均设有沿自身轴线呈对称分布的平面部;阻火机构,数量为两组,并且二者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翻转梁的内侧,每个所述阻火机构均具有若干个能够穿过所述平面部并向外喷射阻燃物质的喷头机构;翻转机构,位于顶梁的内侧,用于同步驱动两个翻转梁进行旋转,以使翻转梁的平面部对准条形避让缺口。优选的,所述侧梁的主体为方形管结构,所述条形避让缺口位于侧梁远离墙体且朝向室内的一角。优选的,所述翻转梁的主体为圆形管状结构,两个所述平面部位于翻转梁的侧壁上,其中一个平面部上开设有若干个呈纵向分布且等间距设置的圆形通孔。优选的,所述阻火机构包括:雾化喷头,数量为与圆形通孔的数量相等,所述喷头机构即为雾化喷头;喷头支架,其主体呈条形板状结构,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侧梁的内侧,所有雾化喷头均固定设置于喷头支架上,并且所有雾化喷头均沿喷头支架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其中,每个阻火机构中的所有雾化喷头均通过一根水管串联,该水管连接至消防水泵。优选的,所述喷头支架的一侧固定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V”型安装架,每个所述“V”型安装架远离喷头支架的一侧均与其中一个平面部的内壁紧固连接,该平面部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连接“V”型安装架的螺栓孔,另一个平面部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避让雾化喷头尾部的避让安装槽。优选的,所述翻转梁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与自身截面形状相同的翻转底盖,所述翻转底盖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向下延伸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固定套设有两个呈上下贴紧的轴承,所述侧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个固定底盖,所述固定底盖的顶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两个轴承的圆柱轴套,所述翻转梁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翻转上盖,所述翻转上盖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竖直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向上伸入顶梁内并与翻转机构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双头电机,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顶梁的内侧;丝杆,数量为两个并且对称分布于双头电机的两侧,每个丝杆的一端均通过联轴器与双头电机的输出轴相连;齿轮,固定套设于旋转轴的外侧;齿条,滑动设置于顶梁的内壁上,并且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杆,其一端与齿条的相连,另一端设有一个套设于丝杆上的螺纹套;限位螺母,旋设于丝杆上,并且位于螺纹套与双头电机之间。优选的,所述顶梁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供齿条滑动嵌设的滑轨,所述滑轨的上下侧均固定设置有用于供连接轴穿过的轴座,所述齿轮位于两个轴座之间,齿轮的上下端均设置有套设于旋转轴上的橡胶垫圈。优选的,所述齿条与齿轮的齿比为1:1。优选的,所述限位螺母与螺纹套之间的最大距离为齿条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应急消防组件安装于门洞中,美观且无突兀感,在发生火情时,能够使安装有喷头机构的翻转梁向外翻出并朝向室内,同时借助消防水的水源对起到逃生作用的消防门洞处进行持续喷洒灭火,以保证消防安全门始终具有供人逃生的条件,另一方面还可形成水帘屏障以阻挡火势向外蔓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与消防门以及墙体之间的装配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梁、翻转梁以及阻火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侧梁、翻转梁以及阻火机构的平面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翻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翻转机构的局部结构平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翻转机构与顶梁的平面剖视图。图中标号为:1-墙体;2-安全门;3-应急消防组件;4-顶梁;5-侧梁;6-条形避让缺口;7-翻转梁;8-平面部;9-圆形通孔;10-雾化喷头;11-喷头支架;12-“V”型安装架;13-螺栓孔;14-避让安装槽;15-翻转底盖;16-固定轴;17-轴承;18-固定底盖;19-圆柱轴套;20-翻转上盖;21-旋转轴;22-双头电机;23-丝杆;24-齿轮;25-齿条;26-连接杆;27-螺纹套;28-限位螺母;29-滑轨;30-轴座;31-橡胶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参照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设置于建筑楼道门禁处的消防安全装置,包括墙体1和设置于墙体1门洞内的安全门2,还包括设置于墙体1门洞内的应急消防组件3,应急消防组件3位于安全门2的前侧,所述消防安全组件包括:顶梁4,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墙体1门洞的顶部;侧梁5,数量为两个,二者均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墙体1门洞内的两侧,每个侧梁5的侧壁上均设有朝向室内的条形避让缺口6;翻转梁7,数量为两个,二者均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且二者分别轴接于侧梁5的内侧,每个翻转梁7的侧壁上均设有沿自身轴线呈对称分布的平面部8;阻火机构,数量为两组,并且二者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翻转梁7的内侧,每个所述阻火机构均具有若干个能够穿过所述平面部8并向外喷射阻燃物质的喷头机构;翻转机构,位于顶梁4的内侧,用于同步驱动两个翻转梁7进行旋转,以使翻转梁7的平面部8对准条形避让缺口6。应急消防组件3位于安全门2靠近室内的一侧,当室内发生火灾时,楼宇消防系统启动消防措施,控制翻转机构工作,使两个翻转梁7带有喷头机构的一侧向外翻出侧梁5,使喷头机构通过条形避让缺口6倾斜对准室内进行喷洒,进而通过两组喷头机构在消防门处形成一道水帘屏障,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于建筑楼道门禁处的消防安全装置,包括墙体(1)和设置于墙体(1)门洞内的安全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墙体(1)门洞内的应急消防组件(3),应急消防组件(3)位于安全门(2)的前侧,所述消防安全组件包括:/n顶梁(4),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墙体(1)门洞的顶部;/n侧梁(5),数量为两个,二者均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墙体(1)门洞内的两侧,每个侧梁(5)的侧壁上均设有朝向室内的条形避让缺口(6);/n翻转梁(7),数量为两个,二者均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且二者分别轴接于侧梁(5)的内侧,每个翻转梁(7)的侧壁上均设有沿自身轴线呈对称分布的平面部(8);/n阻火机构,数量为两组,并且二者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翻转梁(7)的内侧,每个所述阻火机构均具有若干个能够穿过所述平面部(8)并向外喷射阻燃物质的喷头机构;/n翻转机构,位于顶梁(4)的内侧,用于同步驱动两个翻转梁(7)进行旋转,以使翻转梁(7)的平面部(8)对准条形避让缺口(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于建筑楼道门禁处的消防安全装置,包括墙体(1)和设置于墙体(1)门洞内的安全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墙体(1)门洞内的应急消防组件(3),应急消防组件(3)位于安全门(2)的前侧,所述消防安全组件包括:
顶梁(4),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墙体(1)门洞的顶部;
侧梁(5),数量为两个,二者均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墙体(1)门洞内的两侧,每个侧梁(5)的侧壁上均设有朝向室内的条形避让缺口(6);
翻转梁(7),数量为两个,二者均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且二者分别轴接于侧梁(5)的内侧,每个翻转梁(7)的侧壁上均设有沿自身轴线呈对称分布的平面部(8);
阻火机构,数量为两组,并且二者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翻转梁(7)的内侧,每个所述阻火机构均具有若干个能够穿过所述平面部(8)并向外喷射阻燃物质的喷头机构;
翻转机构,位于顶梁(4)的内侧,用于同步驱动两个翻转梁(7)进行旋转,以使翻转梁(7)的平面部(8)对准条形避让缺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建筑楼道门禁处的消防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5)的主体为方形管结构,所述条形避让缺口(6)位于侧梁(5)远离墙体(1)且朝向室内的一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建筑楼道门禁处的消防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梁(7)的主体为圆形管状结构,两个所述平面部(8)位于翻转梁(7)的侧壁上,其中一个平面部(8)上开设有若干个呈纵向分布且等间距设置的圆形通孔(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建筑楼道门禁处的消防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火机构包括:
雾化喷头(10),数量为与圆形通孔(9)的数量相等,所述喷头机构即为雾化喷头(10);
喷头支架(11),其主体呈条形板状结构,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侧梁(5)的内侧,所有雾化喷头(10)均固定设置于喷头支架(11)上,并且所有雾化喷头(10)均沿喷头支架(1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其中,每个阻火机构中的所有雾化喷头(10)均通过一根水管串联,该水管连接至消防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建筑楼道门禁处的消防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支架(11)的一侧固定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V”型安装架(12),每个所述“V”型安装架(12)远离喷头支架(11)的一侧均与其中一个平面部(8)的内壁紧固连接,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