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707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防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供电单元、控制单元、灭火单元和火灾探测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灭火单元和火灾探测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灭火单元储存有灭火介质,所述控制单元还通信连接有人工报警器和人工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仅通过消防系统自身的闭环控制实现消防作业,不需要外部的检测、控制以及消防介质产生和输送系统参与,能够在条件较差的场景下推广使用,能够在必要时通过人工指令发出火情信息、控制消防系统进行灭火工作或解除警报,从而更灵活的管控消防系统,各组成单元相对独立,方便检测和更换,能够分布式设置,不会影响原有的空间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系统
本技术涉及消防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消防系统。
技术介绍
生产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火灾隐患,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场景依靠消防系统进行火灾防控,现有的消防系统大都依靠传感器检测火灾信息,通过管道供给消防介质,对消防介质产生和传输系统的依赖较高,不适合在狭小空间、偏远地区搭建消防系统。对于电子设备来说,机架式安装成为机房设计建设的主流,由于机架安装的高密度特点,在一个机柜内往往安装有十余台服务器,数百TB容量的磁盘存储,或控制着整个园区甚至更大区域的网络通讯。机柜内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造成软硬件系统的损害将导致高昂的直接经济损失,而由此引发的珍贵数据的丢失、业务停止、通讯中断所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因而,消防系统设计始终都是电子信息机房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公开号为CN203861824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灭火装置,包括盒体,盒体下部具有储存液体灭火剂的密封容腔,在密封容腔的基础上设置控制模块、火灾探测器、控制芯片和电源,从而对火灾进行检测,密封容腔内部的上方设置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气体发生器,密封容腔的内部设置有延伸到密封容腔底部的导流管,导流管端部延伸到灭火装置外部设置有喷嘴,喷嘴上设置有封口膜。在发生火灾时,气体发生器产生高压气体将灭火剂从导流管喷出,破坏封口膜后从喷嘴喷出进行灭火。该灭火装置基于盒体搭建成整体,方便直接放在特定区域进行灭火,但在测试和维修时难度较大,一般只能整体更换。另外,将灭火剂直接储存在处于盒体内部的密封容腔内,密封容腔需要焊接的隔板设置于盒体内,因此其密封效果不好,导流管穿过隔板同样带来密封性问题,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液体会溢出或挥发,有可能腐蚀、损坏盒体上部的各类电气器件。封口膜为一次性使用产品,使用前无法检测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在受到一定压力时可以破裂,如使用时无法破裂,整个装置将失去效用。在使用时,灭火剂先冲破封口膜再从喷嘴喷出,封口膜碎片有可能堵塞喷嘴。另外,该技术的气体发生器工作后,气体直接与灭火剂接触,将灭火剂从导流管压出进行灭火,然而在实际使用时,气体会进入液体灭火剂内部,甚至会先于灭火剂从导流管喷出,从而导致灭火剂无法按希望的状态喷出,整个灭火工作不可控,无法用于实际消防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各组成单元独立的分布在工作空间内且无需外部提供消防介质的消防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消防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供电单元、控制单元、灭火单元和火灾探测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灭火单元和火灾探测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灭火单元储存有灭火介质,所述控制单元还通信连接有人工报警器和人工控制器。本技术通过火灾探测单元获取场景内的探测值,并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判断存在火情时,控制灭火单元进行灭火工作,从而仅通过消防系统自身的闭环控制实现消防作业,不需要外部的检测、控制以及消防介质产生和输送系统参与,能够在条件较差的场景下推广使用,还进一步设置了人工报警器和人工控制器,能够在必要时通过人工指令发出火情信息,或者控制消防系统进行灭火工作或解除警报,从而更灵活的管控消防系统,方便进行测试和检测;各组成单元相对独立的设置,方便单独的进行检测和更换,降低运维成本,能够在空间狭小的情况下分布式的设置在空间内,不会影响原有的空间分布。优选的,所述供电单元、控制单元、灭火单元、火灾探测单元相互独立的设置于需要消防作业的空间内。优选的,所述供电单元、控制单元、灭火单元、火灾探测单元相互独立的设置于机箱内,所述机箱能够直接固定于机柜内。优选的,机箱表面开设有通孔,固定于机箱内的火灾探测单元设置于通孔位置。优选的,所述灭火单元包括灭火罐和喷嘴,所述灭火罐内部设置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内储存有液态全氟己酮,储液罐远离喷嘴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与储液罐之间设置有活塞,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控制单元启动灭火单元时,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气体推动活塞挤压储液罐,将全氟己酮从喷嘴雾化喷出内的全氟己酮,所述喷嘴上设置有允许全氟己酮离开储液罐的单向阀。优选的,所述火灾探测单元包括至少两种不同型号的温烟一体化探测器。优选的,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开关电源和蓄电池,所述开关电源与蓄电池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还通信连接有声光报警器。优选的,所述机箱表面还设置有显示控制面板,控制单元与显示控制面板通信连接,火灾探测单元检测到火情时,控制单元通过显示控制面板显示报警信息。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还通信连接有物联网传输单元,所述物联网传输单元将控制单元获取到的数据实时上传给上位机。与综合控制系统通信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基于火灾探测单元的探测信号或人工报警器的控制指令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如果接收到人工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则执行该控制指令;如果没有接收到人工控制器发出的控制指令,则判断异常信号持续时间是否达到延迟时间;如果异常信号持续时间未达到延迟时间,则关闭火灾报警信号,继续获取火灾探测单元的探测信号,如果达到延迟时间,则启动灭火单元;灭火单元启动之后,在火灾警报解除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对消防系统进行自检,如果控制单元接收到的信号存在异常,则发出故障警告;在不存在火情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周期性的进行系统自检。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防系统的优点在于:通过火灾探测单元获取场景内的探测值,并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判断存在火情时,控制灭火单元进行灭火工作,从而仅通过消防系统自身的闭环控制实现消防作业,不需要外部的检测、控制以及消防介质产生和输送系统参与,能够在条件较差的场景下推广使用,还进一步设置了人工报警器和人工控制器,能够在必要时通过人工指令发出火情信息,或者控制消防系统进行灭火工作或解除警报,从而更灵活的管控消防系统,方便进行测试和检测;各组成单元相对独立的设置,方便单独的进行检测和更换,降低运维成本,能够在空间狭小的情况下分布式的设置在空间内,不会影响原有的空间分布。以全氟己酮作为消防介质能够快速降温,抑制燃烧过程中链式反应产生的自由基,从而快速灭火,用量少,起效快,而且全氟己酮虽然是液体,但绝缘性能良好,在灭火时可以不断电工作,避免服务器停机带来的损失;供电单元配置有备用电源,确保意外断电情况下,整个灭火装置能够正常使用;通过在机箱上设置显示控制单元,方便进行操作和显示报警信息,通过声光报警器,能够有效的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和避险措施,可以和现有各类消防监控系统互联互通,便于统一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全氟己酮的灭火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全氟己酮的灭火系统的灭火单元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全氟己酮的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全氟己酮的灭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的供电单元、控制单元、灭火单元和火灾探测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灭火单元和火灾探测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灭火单元储存有灭火介质,所述控制单元还通信连接有人工报警器和人工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的供电单元、控制单元、灭火单元和火灾探测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灭火单元和火灾探测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灭火单元储存有灭火介质,所述控制单元还通信连接有人工报警器和人工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控制单元、灭火单元、火灾探测单元相互独立的设置于需要消防作业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控制单元、灭火单元、火灾探测单元相互独立的设置于机箱内,所述机箱能够直接固定于机柜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机箱表面开设有通孔,固定于机箱内的火灾探测单元设置于通孔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单元包括灭火罐和喷嘴,所述灭火罐内部设置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内储存有液态全氟己酮,储液罐远离喷嘴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与储液罐之间设置有活塞,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控制单元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越王劲峰葛秀方李小瓯李玉臻孙林曹卉孟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德特飞思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