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中胆囊减压及牵引的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06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中胆囊减压及牵引的球囊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导管主体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和引流腔,导管主体一端端部设有穿刺尖端,且其一端外部靠近穿刺尖端的位置包裹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球囊,导管主体一端管壁上设有与引流腔连通的引流口,引流口位于穿刺尖端与靠近其的一个球囊之间,两个球囊分别一一对应的连通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导管主体另一端设有与引流腔连通的负压接口以及分别与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对应连通的第一充气接口和第二充气接口。优点:利用该导管可以有效的对胆囊进行抓持、固定、牵拉等操作,术中减少穿刺器的使用,安全实用,操作简便,并减少了术中对腹部穿刺的孔数和疤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中胆囊减压及牵引的球囊导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中胆囊减压及牵引的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胆囊炎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炎的发生率也呈上升的趋势。根据起病的缓急可以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常常并发于胆囊结石后发生。由于胆道梗阻,胆道淤积造成感染,一旦起病,发展迅速。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以女性多见,50岁前为男性的3倍,50岁后为1.5倍。急性胆囊炎患者可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易出现如坏疽、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常用的手术如胆囊穿刺引流术,也只能减轻炎症症状,不能根治结石。目前,全球微创外科领域内的学者及专家研究的热点之一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经脐入路内镜手术(Transumbilicalendoscopicsurgery,TUES)是可行性最高的体表皮肤“无疤痕”技术,TUES手术不仅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而且还兼有美容效果好、疼痛轻、康复快等潜在优点。MiniLap经皮微创手术系统是市面上最成熟的一款产品,Minilap抓钳,已用于TUES手术,旨在降低手术难度。通过Minilap辅助下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减小穿刺孔的尺寸和减少孔的数量,患者的满意度高,美容效果更好,创伤更小。但TUES手术也遭遇许多棘手问题,如手术器械与腹腔镜同轴(筷子效应)、腹腔镜镜头与手术器械、手术器械之间在术中频繁碰撞及干扰等。同时手术过程中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术中失去“操作三角”,这样就与机械人体工程学设计原理相悖,使得外科医生易疲劳。而且对医生的医技水平要求也比较高,由于存在上述的种种困难和不足,故限制了其使用的广度和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中胆囊减压及牵引的球囊导管,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中胆囊减压及牵引的球囊导管,包括导管主体,上述导管主体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和引流腔,上述导管主体一端端部设有穿刺尖端,且其一端外部靠近上述穿刺尖端的位置包裹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球囊,上述导管主体一端管壁上设有与上述引流腔连通的引流口,上述引流口位于上述穿刺尖端与靠近其的一个上述球囊之间,两个上述球囊分别一一对应的连通上述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上述导管主体另一端设有与上述引流腔连通的负压接口以及分别与上述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对应连通的第一充气接口和第二充气接口。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上述导管主体包括内管和外管,上述内管置于上述外管中,且上述内管的一端伸出上述外管的一端,并设有上述穿刺尖端,上述外管的一端端口与上述内管的外表面密封连接,上述内管内部具有沿其长轴方向设置的上述第一气腔和引流腔,上述外管内腔与上述内管外表面之间的空腔区域形成上述第二气腔,上述内管伸出上述外管的一端外表面设有上述引流口,并包裹设有一个上述球囊,上述外管的一端端部包裹设有一个上述球囊,上述外管的另一端与上述内管另一端外表面密封连接。进一步,上述外管另一端管壁上设有上述第二充气接口,上述内管的另一端端部设有上述第一充气接口和负压接口。进一步,上述导管主体为PTF或TPU管。进一步,上述球囊由尼龙高聚物、聚酰胺材质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该导管可以有效的对胆囊进行抓持、固定、牵拉等操作,术中减少穿刺器的使用,安全实用,操作简便,并减少了术中对腹部穿刺的孔数和疤痕,利于术后的恢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腹腔镜手术中胆囊减压及牵引的球囊导管;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腹腔镜手术中胆囊减压及牵引的球囊导管中内、外管的结构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导管主体;2、第一充气接口;3、第二充气接口;4、负压接口;11、穿刺尖端;12、第一气腔;13、第二气腔;14、引流腔;15、球囊;16、引流口;17、内管;18、外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腹腔镜手术中胆囊减压及牵引的球囊导管包括导管主体1,上述导管主体1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气腔12、第二气腔13和引流腔14,上述导管主体1一端端部设有穿刺尖端11,且其一端外部靠近上述穿刺尖端11的位置包裹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球囊15,上述导管主体1一端管壁上设有与上述引流腔14连通的引流口16,上述引流口16位于上述穿刺尖端11与靠近其的一个上述球囊15之间,两个上述球囊15分别一一对应的连通上述第一气腔12和第二气腔13,上述导管主体1另一端设有与上述引流腔14连通的负压接口4以及分别与上述第一气腔12和第二气腔13对应连通的第一充气接口2和第二充气接口3。术中,使用步骤如下:1)建立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器械入路通道。2)经脐介入该球囊导管。3)在腹腔镜镜头的辅助下,通过导管主体1一端的穿刺尖端11穿刺胆囊。4)将负压接口4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抽吸胆囊积液(吸出胆囊黏液和细小结石颗粒),即对胆囊进行引流、减压,能够。5)先将第一充气接口2接入充气设备,向对应的球囊15内充气(该球囊15位于胆囊内),使其膨胀撑起胆囊。再,利用膨胀后的胆囊内外两个球囊15鲁尔接头,对内球囊充气,使其。6)将第一充气接口2接入充气设备,相对应的球囊15内充气(该球囊15位于胆囊外),使其固定(或贴附)胆囊壁,在两个球囊15的共同作用下即可固定住胆囊,实现通过导管主体1管尾(另一端)对胆囊任意方向的牵拉操作。整个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实用,而且能减少一个腹部穿刺孔,术后无疤痕,更美观。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胆囊内无积液时,可以省略上述步骤4)。本实施例中,穿刺尖端11为锥形设计,其长度约3-5mm,导管主体1的外径6F(<2mm),总长20-30cm。本实施例中,两个球囊15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异性,但表面不应有尖锐的凸起,原则上表面应是平滑的曲面。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导管主体1包括内管17和外管18,上述内管17置于上述外管18中,且上述内管17的一端伸出上述外管18的一端,并设有上述穿刺尖端11,上述外管18的一端端口与上述内管17的外表面密封连接,上述内管17内部具有沿其长轴方向设置的上述第一气腔12和引流腔14(如图2所示),上述外管18内腔与上述内管17外表面之间的空腔区域形成上述第二气腔13,上述内管17伸出上述外管18的一端外表面设有上述引流口16,并包裹设有一个上述球囊15,上述外管18的一端端部包裹设有一个上述球囊15,上述外管18的另一端与上述内管17另一端外表面密封连接。该实施方式中,导管主体1采用内外鞘管的设计,外管18与内管17表面采用热熔密封连接为一体,外观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中胆囊减压及牵引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主体(1),所述导管主体(1)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气腔(12)、第二气腔(13)和引流腔(14),所述导管主体(1)一端端部设有穿刺尖端(11),且其一端外部靠近所述穿刺尖端(11)的位置包裹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球囊(15),所述导管主体(1)一端管壁上设有与所述引流腔(14)连通的引流口(16),所述引流口(16)位于所述穿刺尖端(11)与靠近其的一个所述球囊(15)之间,两个所述球囊(15)分别一一对应的连通所述第一气腔(12)和第二气腔(13),所述导管主体(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引流腔(14)连通的负压接口(4)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气腔(12)和第二气腔(13)对应连通的第一充气接口(2)和第二充气接口(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中胆囊减压及牵引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主体(1),所述导管主体(1)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气腔(12)、第二气腔(13)和引流腔(14),所述导管主体(1)一端端部设有穿刺尖端(11),且其一端外部靠近所述穿刺尖端(11)的位置包裹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球囊(15),所述导管主体(1)一端管壁上设有与所述引流腔(14)连通的引流口(16),所述引流口(16)位于所述穿刺尖端(11)与靠近其的一个所述球囊(15)之间,两个所述球囊(15)分别一一对应的连通所述第一气腔(12)和第二气腔(13),所述导管主体(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引流腔(14)连通的负压接口(4)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气腔(12)和第二气腔(13)对应连通的第一充气接口(2)和第二充气接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中胆囊减压及牵引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1)包括内管(17)和外管(18),所述内管(17)置于所述外管(18)中,且所述内管(17)的一端伸出所述外管(18)的一端,并设有所述穿刺尖端(11),所述外管(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开阖同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