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导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03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醉导管固定器,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基座,基座的底部固定有用于粘合表皮的贴片,基座和贴片贯穿设置有插管孔,基座包括至少3个弹性的立柱,立柱背离贴片的粘合面且立柱围绕插管孔布置,相邻立柱之间具有供麻醉导管穿插的间隙;基座可拆卸连接有套设立柱顶部的盖帽,立柱的顶部设有斜面,盖帽内壁设有压合件,压合件抵压斜面以驱动立柱彼此朝插管孔夹紧从而实现麻醉导管定位夹持在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导管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麻醉导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临床在实施硬膜外麻醉时,通常先通过硬膜外穿刺针建立通道到达硬膜外腔,随即推注麻醉药,而后再通过硬膜外针的内腔置入一根硬膜外麻醉导管,通过硬膜外导管头端的出药孔弥散麻醉药,阻隔目标区域神经,达到镇痛效果;传统的穿刺方式当导管进入硬膜外腔以后,将硬膜外针退出,导管即可用于术中的持续给药或术后的持续镇痛;因硬膜外穿刺针直径大于硬膜外麻醉导管,当硬膜外针退出人体以后,其本身在穿刺部位造成的创口无法闭合,当通过麻醉导管推注或术后泵入麻醉药的过程中,麻醉药便会通过该创口渗漏,造成麻醉效果不佳,麻醉导管因其直径小于创口,虽人体组织弹性会对其有一定收紧,但仍然会因为麻醉药液渗透,导致麻醉导管发生移位或脱落。解决麻醉药渗透的传统的方式是在硬膜外穿刺针退出以后,在创口部位绕麻醉导管一圈填充一些可吸收凝胶,阻隔麻醉药渗透,同时对麻醉导管的固定有一定的帮助,而后用胶贴将创口处的麻醉导管贴在皮肤上防止漏液。使用这种方式有两点弊端,一是生物凝胶成本较高,增加了患者成本,不利于普及,二是麻醉导管通过胶贴在皮肤上进行固定,容易造成导管打折,影响导管的通药流速;患者体位在移动时拉扯到导管易造成导管脱落,严重影响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麻醉导管固定器,利用挤压收拢立柱,使得立柱之间的间隙变小,从而可以夹持固定麻醉导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麻醉导管固定器,包括基座,基座的底部固定有用于粘合表皮的贴片,基座和贴片贯穿设置有插管孔,基座包括至少3个弹性的立柱,立柱背离贴片的粘合面且立柱围绕插管孔布置,相邻立柱之间具有供麻醉导管穿插的间隙;基座可拆卸连接有套设立柱顶部的盖帽,立柱的顶部设有斜面,盖帽内壁设有压合件,压合件抵压斜面以驱动立柱彼此朝插管孔夹紧从而实现麻醉导管定位夹持在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挤压收拢立柱,使得立柱之间的间隙变小,从而可以夹持固定麻醉导管,有效避免麻醉导管弯折的情况发生。贴片贴合皮肤组织,可以减少麻醉药渗漏。优选的,间隙处开设有容纳供麻醉导管的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孔可以增加和麻醉导管的接触面积,使得麻醉导管不易发生偏离。优选的,盖帽的顶部开设有备用管孔,备用管孔置于立柱围绕的中心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备用管孔也可以供麻醉导管伸出,由于备用管孔也在立柱围绕的中心位置,备用管孔和插管孔的同心度较高,麻醉导管从备用管孔伸出时弯曲弧度较小,后期在麻醉导管内灌入麻药液体时流通更加顺畅。优选的,立柱的边沿设有卡肩,盖帽的内壁设有弹性卡环,弹性卡环卡合卡肩以实现盖帽和立柱的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卡环和卡肩卡合关系便于盖帽和立柱的分合更加操作更加便捷。优选的,盖帽的内壁和立柱的外壁螺纹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使得盖帽和立柱的连接更加稳固。优选的,压合件为斜压面,斜压面和斜面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压面抵压斜面,使得立柱彼此收容。优选的,压合件为压环,压环的内边沿和斜面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环抵压斜面,使得立柱彼此收容。优选的,贴片的粘合面贴有塑料薄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薄膜粘性较差,可以快速从贴片上分离。优选的,立柱的数量是4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的数量是4个较为优异。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的固定器既能防止漏液,又能让麻醉导管稳定固定在皮肤上,且能防止打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盖帽剖视后与基座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中盖帽的纵剖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中盖帽剖视后与基座的分解示意图。图中:1、基座;11、立柱;111、斜面;21、插管孔;22、间隙;23、定位孔;24、备用管孔;3、盖帽;31、压合件;41、贴片;42、塑料薄膜;51、卡肩;52、弹性卡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麻醉导管固定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座1,基座1的底部固定有用于粘合表皮的贴片41,基座1和贴片41贯穿设置有插管孔21,基座1包括至4个弹性的立柱11,立柱11背离贴片41的粘合面且立柱11围绕插管孔21布置,相邻立柱11之间具有供麻醉导管穿插的间隙22;基座1可拆卸连接有套设立柱11顶部的盖帽3,立柱11的顶部设有斜面111,盖帽3内壁设有压合件31,压合件31抵压斜面111以驱动立柱11彼此朝插管孔21夹紧从而实现麻醉导管定位夹持在间隙22。间隙22处开设有容纳供麻醉导管的定位孔23。立柱11的边沿设有卡肩51,盖帽3的内壁设有弹性卡环52,弹性卡环52卡合卡肩51以实现盖帽3和立柱11的固定。压合件31为斜压面,斜压面和斜面111抵触。贴片41的粘合面贴有塑料薄膜42。实施例2,一种麻醉导管固定器,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如图3所示,压合件31为压环,压环的内边沿和斜面111抵触。盖帽3的顶部开设有备用管孔24,备用管孔24置于立柱11围绕的中心位置。实施例3,一种麻醉导管固定器,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如图4所示,盖帽3的内壁和立柱11的外壁螺纹固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醉导管固定器,其特征是:包括基座(1),基座(1)的底部固定有用于粘合表皮的贴片(41),基座(1)和贴片(41)贯穿设置有插管孔(21),基座(1)包括至少3个弹性的立柱(11),立柱(11)背离贴片(41)的粘合面且立柱(11)围绕插管孔(21)布置,相邻立柱(11)之间具有供麻醉导管穿插的间隙(22);/n基座(1)可拆卸连接有套设立柱(11)顶部的盖帽(3),立柱(11)的顶部设有斜面(111),盖帽(3)内壁设有压合件(31),压合件(31)抵压斜面(111)以驱动立柱(11)彼此朝插管孔(21)夹紧从而实现麻醉导管定位夹持在间隙(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导管固定器,其特征是:包括基座(1),基座(1)的底部固定有用于粘合表皮的贴片(41),基座(1)和贴片(41)贯穿设置有插管孔(21),基座(1)包括至少3个弹性的立柱(11),立柱(11)背离贴片(41)的粘合面且立柱(11)围绕插管孔(21)布置,相邻立柱(11)之间具有供麻醉导管穿插的间隙(22);
基座(1)可拆卸连接有套设立柱(11)顶部的盖帽(3),立柱(11)的顶部设有斜面(111),盖帽(3)内壁设有压合件(31),压合件(31)抵压斜面(111)以驱动立柱(11)彼此朝插管孔(21)夹紧从而实现麻醉导管定位夹持在间隙(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导管固定器,其特征是:间隙(22)处开设有容纳供麻醉导管的定位孔(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导管固定器,其特征是:盖帽(3)的顶部开设有备用管孔(24),备用管孔(24)置于立柱(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王垦颜学清温俊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