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02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创面罩,其包括面罩本体、进气导管以及纯棉布带,面罩本体为等腰梯形结构,面罩本体设置成能够相互切换的口鼻佩戴状态与鼻子佩戴状态,面罩本体靠近底部的两侧开设有插孔,进气导管设置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布置,进气导管为硬质导管并且其输入端与氧气源连接接通、输出端由插孔插入至面罩本体内并且固定,两个进气导管在面罩本体的下方形成了方形的空置区A,鼻子佩戴状态下的面罩本体不影响患者正常吸氧,同时方便患者进行咳嗽、进食;空置区A方便患者咳嗽、进食;在进气导管的排气端之间形成了对流,达到了卸压的目的,保证氧气浓度的稳定,气垫缓冲面罩本体对患者面部的压力,提升舒适度,同时提升面罩本体的气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创面罩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无创面罩。
技术介绍
在医院的病房内,经常需要对虚弱的患者进行吸氧,以保证患者在虚弱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传统的吸氧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吸氧方式为鼻导管吸氧,其优点为简单方便、不影响患者的咳嗽、进食,其缺点氧分压浓度不恒定,易受患者呼吸的影响,高流量时对局部鼻粘膜有刺激,氧流量不能大于7升/分;第二种吸氧方式为面罩吸氧,其优点为吸氧浓度相对稳定,可按需调节,而且对鼻粘膜的刺激小,其缺点为影响患者咳嗽、进食,而且材质较硬,容易导致患者的不舒适,面罩需要贴口鼻周围,用绑带固定于脑后,长期使用绑带容易污染,不利于患者的恢复,综合两种吸氧方式的优点,有必要提供一种舒适度良好、吸氧浓度稳定,便于患者咳嗽、进食的无创面罩,其具备两种佩戴方式,第一种为罩于患者的口鼻部,第二种为罩于患者的鼻子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舒适度良好、吸氧浓度稳定,便于患者咳嗽、进食的无创面罩,其具备两种佩戴方式,第一种为罩于患者的口鼻部,第二种为罩于患者的鼻子部,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两种传统吸氧方式存在的技术难题,即鼻导管吸氧氧分压浓度不恒定,易受患者呼吸的影响,高流量时对局部鼻粘膜有刺激,影响患者咳嗽、进食,而且材质较硬,容易导致患者的不舒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创面罩,其包括面罩本体、进气导管以及纯棉布带,面罩本体为等腰梯形结构,面罩本体设置成能够相互切换的口鼻佩戴状态与鼻子佩戴状态,口鼻佩戴状态下的面罩本体罩于患者的口鼻上,鼻子佩戴状态下的面罩本体罩于患者的鼻子上,面罩本体靠近底部的两侧开设有插孔,进气导管设置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布置,进气导管为硬质导管并且其输入端与氧气源连接接通、输出端由插孔插入至面罩本体内并且固定,两个进气导管在面罩本体的下方形成了方形的空置区A,纯棉布带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面罩本体的左右一侧,纯棉布带的一端与面罩本体侧面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在患者的脑后固定。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面罩本体的边缘处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等腰梯形形状的气垫,气垫的一端面与面罩本体的边缘处粘连固定、另一端面与患者的面部相接触。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的纯棉布带的另一端设置为魔术贴,由互为异性的魔术贴将两个纯棉布带的另一端固定在患者的脑后,纯棉布带上开设有若干菱形的透气孔。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进气导管的输出端设置有微型扰流组件,微型绕流组件包括与进气导管输出端同轴密封连接的圆形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固定板上同轴转动设置有转轴,转轴一端延伸至进气导管的外部并且该端同轴固定设置有内筒,内筒的外部同轴设置有外环,内筒的外圆面与外环的内圆面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倾斜扰流板且扰流板沿外环的径向布置,扰流板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外环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具备两种佩戴方式,第一种为罩于患者的口鼻部,第二种为罩于患者的鼻子部,在第二种的佩戴方式下不影响患者正常吸氧,同时方便患者进行咳嗽、进食;2、硬质进气导管有两个并且由患者面部的两侧插入至面罩本体内,两个硬质进气导管在面罩本体下方形成了方形的空置区A,空置区A方便患者在第二种佩戴方式的情况下咳嗽、进食;3、进气导管的排气端相对布置,在进气导管的排气端之间形成了对流,达到了卸压的目的,保证氧气浓度的稳定,进气导管的输出端设置有微型扰流组件,微型扰流组件对输出至面罩本体内部的氧气进行分散,进一步提升氧气浓度的稳定性;4、面罩本体与患者面部的接触面粘连由与面罩本体边缘处相适配的气垫,气垫缓冲面罩本体对患者面部的压力,提升舒适度,同时提升面罩本体的气密性;5、由两根纯棉布带分别由左右两侧绕于患者的脑后,纯棉布带的端部设置有魔术贴并且由魔术贴将纯棉布带固定于患者的脑后,拆卸方便,纯棉布带透气性好,并且具备一定的弹性,避免长时间绷紧固定造成患者的感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面罩本体与进气导管的配合图。图4为面罩本体与进气导管的配合图。图5为进气导管的输出端结构示意图。图6为进气导管的输出端结构示意图。图7为纯棉布带与面罩本体的配合图。图中标示为:1、面罩本体;2、插孔;3、气垫;10、进气导管;11、固定板;12、通孔;13、内筒;14、转轴;15、外环;16、扰流板;20、纯棉布带;21、魔术贴;22、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7,无创面罩,其包括面罩本体1、进气导管10以及纯棉布带20,面罩本体1为等腰梯形结构,面罩本体1设置成能够相互切换的口鼻佩戴状态与鼻子佩戴状态,口鼻佩戴状态下的面罩本体1罩于患者的口鼻上,鼻子佩戴状态下的面罩本体1罩于患者的鼻子上,面罩本体1靠近底部的两侧开设有插孔2,进气导管10设置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布置,进气导管10为硬质导管并且其输入端与氧气源连接接通、输出端由插孔2插入至面罩本体1内并且固定,两个进气导管10在面罩本体1的下方形成了方形的空置区A,纯棉布带20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面罩本体1的左右一侧,纯棉布带20的一端与面罩本体1侧面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在患者的脑后固定。工作原理为,对患者进行佩戴面罩本体1并且采用口鼻佩戴方式进行佩戴,面罩本体1罩于患者的口鼻部,氧气由进气导管10进气至面罩本体1内并且两个进气导管10的输出端之间形成的氧气对流,起到了卸压的作用,保证面罩本体1内部的氧气浓度相对稳定,当患者需要咳嗽或者进食时,推动面罩本体1向上运动,将面罩本体1的由口鼻佩戴状态切换至鼻子佩戴状态,此时,面罩本体1罩于患者的鼻子上,患者的嘴巴露出并且进行需求的咳嗽或者进食,有益效果在于,面罩本体1具备两种佩戴方式,第一种为罩于患者的口鼻部,第二种为罩于患者的鼻子部,在第二种的佩戴方式下不影响患者正常吸氧,同时方便患者进行咳嗽、进食;两个硬质进气导管10在面罩本体下方形成了方形的空置区A,空置区A方便患者在第二种佩戴方式的情况下咳嗽、进食;进气导管10的排气端相对布置,在进气导管10的排气端之间形成了对流,达到了卸压的目的,保证氧气浓度的稳定。具体的,参见图7,为了提升面罩本体1佩戴的舒适性,所述面罩本体1的边缘处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等腰梯形形状的气垫3,气垫3的一端面与面罩本体1的边缘处粘连固定、另一端面与患者的面部相接触,通过气垫3的设置,一方面提升了患者佩戴的舒适度,另一方面提升了面罩本体1内部的气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创面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面罩本体、进气导管以及纯棉布带,面罩本体为等腰梯形结构,面罩本体设置成能够相互切换的口鼻佩戴状态与鼻子佩戴状态,口鼻佩戴状态下的面罩本体罩于患者的口鼻上,鼻子佩戴状态下的面罩本体罩于患者的鼻子上,面罩本体靠近底部的两侧开设有插孔,进气导管设置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布置,进气导管为硬质导管并且其输入端与氧气源连接接通、输出端由插孔插入至面罩本体内并且固定,两个进气导管在面罩本体的下方形成了方形的空置区A,纯棉布带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面罩本体的左右一侧,纯棉布带的一端与面罩本体侧面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在患者的脑后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创面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面罩本体、进气导管以及纯棉布带,面罩本体为等腰梯形结构,面罩本体设置成能够相互切换的口鼻佩戴状态与鼻子佩戴状态,口鼻佩戴状态下的面罩本体罩于患者的口鼻上,鼻子佩戴状态下的面罩本体罩于患者的鼻子上,面罩本体靠近底部的两侧开设有插孔,进气导管设置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布置,进气导管为硬质导管并且其输入端与氧气源连接接通、输出端由插孔插入至面罩本体内并且固定,两个进气导管在面罩本体的下方形成了方形的空置区A,纯棉布带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面罩本体的左右一侧,纯棉布带的一端与面罩本体侧面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在患者的脑后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的边缘处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等腰梯形形状的气垫,气垫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爱章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