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智榕专利>正文

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01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包括针筒、针座、针乳头、针尖、连接弹片、连接板、针帽、弹簧片,针筒的上端安装有针座,针座的上端安装有针乳头,针乳头的上端安装有针尖,且针座的上端一侧与连接弹片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弹片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弹片设在连接板下端面的空腔内,且连接弹片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连接板的下端与针座卡合连接,且连接板的另一端与针帽相固定,针帽设在针尖的外侧,且针帽的内壁安装有弹簧片,弹簧片的上端与针尖相固定,弹簧片的下端固定在针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进行针帽回套操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减少医护人员回套针帽时刺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
技术介绍
现有注射针通常套有注射针保护套,以防止使用前针头被污染和对医护人员带来伤害,医护人员在注射时将其取下,而在完成后,重新将其套上以隐闭针头,防止伤人,但由于保护套与注射筒没有相互限位,在回套操作时容易刺伤手指,给医护人员带来心理负担,影响操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必要对现有注射针的结构进行改进,增加防刺伤结构,提高其安全性,使医护人员心情愉悦,利于提高操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包括针筒、针座、针乳头、针尖、连接弹片、连接板、针帽、弹簧片,所述针筒的上端安装有针座,所述针座的上端安装有针乳头,所述针乳头的上端安装有针尖,且所述针座的上端一侧与连接弹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片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弹片设在连接板下端面的空腔内,且所述连接弹片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针座卡合连接,且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针帽相固定,所述针帽设在针尖的外侧,且所述针帽的内壁安装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上端与针尖相固定,所述弹簧片的下端固定在针座上。优选的,所述连接弹片与连接板下端面的空腔相匹配,且所述连接弹片与连接板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针帽的中端开设有与针尖相匹配的空心结构。优选的,所述针座、连接弹片、连接板、针帽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针筒与针座相连通,所述针座与针乳头相连通,所述针乳头与针尖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使用时,医护人员使用注射针头给患者注射药液,药液注射完成后,医护人员将针帽轻轻向上拔,弹簧片受到向上的力的左右,弹簧片的下端与针座断开,同时连接板与针座分开,连接弹片从连接板的空腔内出来,连接弹簧向上伸缩,从而带动连接板、针帽向上移动,针帽的中端开设有与针尖相匹配的空心结构,从而针帽在针尖上向上移动,移动到的针尖的针口处,便于保护医护人员,防止医护人员被针尖刺伤,该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不需要进行针帽回套操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减少医护人员回套针帽时刺伤的风险,而且连接弹片、连接板打开后即报废,无法回收利用,真正做到一次性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的打开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的连接板的平面示意图。图中:1、针筒;2、针座;3、针乳头;4、针尖;5、连接弹片;6、连接板;7、针帽;8、弹簧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包括针筒1、针座2、针乳头3、针尖4、连接弹片5、连接板6、针帽7、弹簧片8,所述针筒1的上端安装有针座2,所述针座2的上端安装有针乳头3,所述针乳头3的上端安装有针尖4,且所述针座2的上端一侧与连接弹片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片5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弹片5设在连接板6下端面的空腔内,且所述连接弹片5的另一端与连接板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6的下端与针座2卡合连接,且所述连接板6的另一端与针帽7相固定,所述针帽7设在针尖4的外侧,且所述针帽7的内壁安装有弹簧片8,所述弹簧片8的上端与针尖4相固定,所述弹簧片8的下端固定在针座2上。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连接弹片5与连接板6下端面的空腔相匹配,且所述连接弹片5与连接板6卡合连接,便于连接弹片5放置在连接板6内的空腔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针帽7的中端开设有与针尖4相匹配的空心结构,便于针帽7防护针尖4,防止针尖4刺伤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针座2、连接弹片5、连接板6、针帽7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弹片5、连接板6、针帽7与针座2一体,医护人员在使用时不需要将针帽7取下,从而减少使用后回套的操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减少医护人员回套针帽7时刺伤的风险。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针筒1与针座2相连通,所述针座2与针乳头3相连通,所述针乳头3与针尖4相连通,便于转筒1内的注射液通过针座2、针乳头3进入到针尖4内。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使用时,医护人员使用注射针头给患者注射药液,药液注射完成后,医护人员将针帽轻轻向上拔,弹簧片8受到向上的力的左右,弹簧片8的下端与针座2断开,同时连接板6与针座2分开,连接弹片5从连接板6的空腔内出来,连接弹簧5向上伸缩,从而带动连接板6、针帽7向上移动,针帽7的中端开设有与针尖4相匹配的空心结构,从而针帽7在针尖4上向上移动,移动到的针尖4的针口处,便于保护医护人员,防止医护人员被针尖4刺伤,该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不需要进行针帽7回套操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减少医护人员回套针帽7时刺伤的风险,而且连接弹片5、连接板6打开后即报废,无法回收利用,真正做到一次性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包括针筒(1)、针座(2)、针乳头(3)、针尖(4)、连接弹片(5)、连接板(6)、针帽(7)、弹簧片(8),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上端安装有针座(2),所述针座(2)的上端安装有针乳头(3),所述针乳头(3)的上端安装有针尖(4),且所述针座(2)的上端一侧与连接弹片(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片(5)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弹片(5)设在连接板(6)下端面的空腔内,且所述连接弹片(5)的另一端与连接板(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6)的下端与针座(2)卡合连接,且所述连接板(6)的另一端与针帽(7)相固定,所述针帽(7)设在针尖(4)的外侧,且所述针帽(7)的内壁安装有弹簧片(8),所述弹簧片(8)的上端与针尖(4)相固定,所述弹簧片(8)的下端固定在针座(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注射针头,包括针筒(1)、针座(2)、针乳头(3)、针尖(4)、连接弹片(5)、连接板(6)、针帽(7)、弹簧片(8),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上端安装有针座(2),所述针座(2)的上端安装有针乳头(3),所述针乳头(3)的上端安装有针尖(4),且所述针座(2)的上端一侧与连接弹片(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片(5)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弹片(5)设在连接板(6)下端面的空腔内,且所述连接弹片(5)的另一端与连接板(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6)的下端与针座(2)卡合连接,且所述连接板(6)的另一端与针帽(7)相固定,所述针帽(7)设在针尖(4)的外侧,且所述针帽(7)的内壁安装有弹簧片(8),所述弹簧片(8)的上端与针尖(4)相固定,所述弹簧片(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榕
申请(专利权)人:吴智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