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切割、耐穿刺的工业防护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90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耐切割、耐穿刺的工业防护手套,该工业防护手套包括一个手套主体,其由手指部和手掌部连接组成,手套主体是通过使用至少一层耐切割、耐穿刺的涂层织物制作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业防护手套根据ANSI/ISEA 105具有至少7N的耐切割性以及根据ASTM F2878具有至少3N的耐穿刺力。当所述手套主体包括一层耐切割、耐穿刺的涂层织物时,所述工业防护手套根据ASTM F2878具有3N至4N的耐穿刺力。当所述手套主体包括三层耐切割、耐穿刺的涂层织物时,所述工业防护手套根据ASTM F2878具有至少11N的耐穿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切割、耐穿刺的工业防护手套
本专利技术属于织造
,特别涉及制备一种用于工业防护手套的耐割/耐穿刺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防护手套对于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护具产品之一,其可减低作业人员手及手指在施工过程中受伤的机率。目前商业上广泛使用诸如高分子量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UHMWPE/Kevlar)之类的强纤维复合材料来制备防割手套。中国专利公开申请号102326896公开了一种采用KevLar纱和全棉纱为原料的抗切割手套,所生产的手套不仅穿戴柔软、手指灵活、经久耐用,而且内芯有较好的吸汗作用,外套有很好的抗切割效果。中国专利公开申请号105411050公开了一种防割手套,其中手套主体是通过使用了地纱和面纱的添纱制作而成。然而,以上这些专利文献中使用的强纤维复合材料非常昂贵(每公斤大于40美元),且所制备出的防护手套仅具有耐切割性,而无法抵抗尖锐物穿刺,如针或牙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防护手套的局限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护手套的防割/防穿刺织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耐切割、耐穿刺的工业防护手套,工业防护手套包含一个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由手指部和手掌部连接组成。手套主体是通过使用至少一层耐切割、耐穿刺的涂层织物制作而成,其中工业防护手套根据ANSI/ISEA105具有至少7N的耐切割性以及根据ASTMF2878具有至少3N的耐穿刺力。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层耐切割、耐穿刺的涂层织物包括一个塑料纤维层、一个水性聚氨酯与硅溶胶混合胶层,其中,所述水性聚氨酯与硅溶胶混合胶层含有重量百分比为10至50%的聚氨酯以及重量百分比为10至50%的二氧化硅。在一个实施例中,塑料纤维层包括尼龙纤维、聚酯纤维、或聚乙烯纤维。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性聚氨酯以及硅溶胶的重量比例为1-3:3-1。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性聚氨酯具有至少20MPa的拉伸强度以及至少600%的断裂伸长率。在一个实施例中,硅溶胶的粒径为8至500nm。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性聚氨酯以及硅溶胶的重量比例为1:1。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性聚氨酯以及硅溶胶的重量比例为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业防护手套根据ANSI/ISEA105具有至少10N的耐切割性以及根据ASTMF2878具有至少3N的耐穿刺力。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层防割、防刺的涂层织物具有至少100g/m2的面积密度。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层防割、防刺的涂层织物具有150g/m2至350g/m2的面积密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套主体包括一层耐切割、耐穿刺的涂层织物时,所述工业防护手套根据ASTMF2878具有3N至4N的耐穿刺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套主体包括三层耐切割、耐穿刺的涂层织物时,所述工业防护手套根据ASTMF2878具有11N的耐穿刺力。本专利技术防护手套具有良好的耐切割以及耐穿刺性能,可以承受不小于3N的穿刺力(根据ASTMF2878规定)和至少7N的耐切割性(根据ANSI/ISEA105规定)。优选地,本专利技术防护手套可以承受至少10N的耐切割性(根据ANSI/ISEA105规定)。当所述手套主体包括一层耐切割、耐穿刺的涂层织物时,所述工业防护手套根据ASTMF2878具有3N至4N的耐穿刺力。当所述手套主体包括三层耐切割、耐穿刺的涂层织物时,所述工业防护手套根据ASTMF2878具有至少11N的耐穿刺力。附图说明从以下参考附图中列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展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不同类型或颜色的涂层织物。图2展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不同类型或颜色的涂层织物的耐穿刺性。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应该理解的是,特定实施例仅出于说明性目的,而不应以限制性方式解释。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除了具体描述的内容外,本文所述的专利技术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本专利技术包括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还单独或共同提及引用或指示的所有功能,以及任何或所有组合或任何功能。通过阅读以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及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切割、耐穿刺的工业防护手套,工业防护手套包含一个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由手指部和手掌部连接组成。手套主体是通过使用至少一层耐切割、耐穿刺的涂层织物制作而成,其中工业防护手套根据ANSI/ISEA105具有至少7N的耐切割性以及根据ASTMF2878具有至少3N的耐穿刺力。优选地,所制备的工业防护手套根据ANSI/ISEA105具有至少10N的耐切割性以及根据ASTMF2878具有至少3N的耐穿刺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工业防护手套根据ANSI/ISEA105具有12N的耐切割性以及根据ASTMF2878具有4N的耐穿刺力。至少一层耐切割、耐穿刺的涂层织物包括一个塑料纤维层、一个水性聚氨酯与硅溶胶混合胶层。该水性聚氨酯与硅溶胶混合胶层含有重量百分比为10至50%的聚氨酯以及重量百分比为10至50%的二氧化硅。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水性聚氨酯pH值范围为6至9,并具有至少20MPa的拉伸强度以及至少600%的断裂伸长率。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硅溶胶pH值范围为9至11,其粒径为8至500nm,且其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硅。在一个实施例中,塑料纤维层,包括但不限于尼龙纤维、聚酯纤维以及聚乙烯纤维。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性聚氨酯具有24MPa的拉伸强度以及700%的断裂伸长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性聚氨酯与硅溶胶混合胶层中包含重量比例为1-3:3-1的水性聚氨酯以及硅溶胶。优选地,水性聚氨酯以及硅溶胶的重量比例为1:3。更优选地,水性聚氨酯以及硅溶胶的重量比例为1:1。本专利技术涂层织物的面积密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其中G为织物质量,g;A为取样面积,m2。在一个实施例中,防刺的涂层织物具有至少100g/m2的面积密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涂层织物具有150g/m2至350g/m2的面积密度。本专利技术耐割/耐穿刺织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针织物的预处理-用异丙醇和去离子水清洁织物,然后在烤箱上干燥。制备涂布溶液-使用一搅拌器将二氧化硅溶液和聚氨酯溶液以重量比1:1混合,以在玻璃容器中得到均匀的溶液。准备涂布的织物-将处理过的织物浸入混合涂布溶液中几分钟,并从涂布溶液中取出润湿的织物,然后将其悬挂几分钟,以去除织物无法容纳的液体。接着将织物放在一不锈钢板上并保持平整而不除去织物上残留的液体,然后将不锈钢板放置于烤箱中,将不锈钢板上的织物干燥。最后,取出涂层的织物和印版,然后将其冷却至室温,从不锈钢板上轻轻取出冷却的织物并妥善保管。本专利技术耐割/耐穿刺手套不采用金属丝或金属网,因此使用者戴上手套后,灵活性和握持度均不受影响。以下实施例仅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切割、耐穿刺的工业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防护手套包含一个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由手指部和手掌部连接组成,其中,所述手套主体是通过使用至少一层耐切割、耐穿刺的涂层织物制作而成,其中所述工业防护手套根据ANSI/ISEA 105具有至少7N的耐切割性以及根据ASTM F2878具有至少3N的耐穿刺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切割、耐穿刺的工业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防护手套包含一个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由手指部和手掌部连接组成,其中,所述手套主体是通过使用至少一层耐切割、耐穿刺的涂层织物制作而成,其中所述工业防护手套根据ANSI/ISEA105具有至少7N的耐切割性以及根据ASTMF2878具有至少3N的耐穿刺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耐切割、耐穿刺的涂层织物包括一个塑料纤维层、一个水性聚氨酯与硅溶胶混合胶层,其中,所述水性聚氨酯与硅溶胶混合胶层含有重量百分比为10至50%的聚氨酯以及重量百分比为10至50%的二氧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纤维层包括尼龙纤维、聚酯纤维、或聚乙烯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与硅溶胶混合胶层中包含重量比例为1-3:3-1的水性聚氨酯以及硅溶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具有至少20MPa的拉伸强度以及至少600%的断裂伸长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溶胶的粒径为8至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康叶华雄叶华源张健李基凡
申请(专利权)人:嘉鸿手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