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感染医用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903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感染医用防护服,属于医用防护服领域,该防护服包括头服,所述的头服上部固定安装有警示灯,所述的警示灯显示红、黄、绿三种颜色,所述的头服底部连接有主服。本发明专利技术主服外侧设置消毒圈实时对防护服进行紫外和高温消毒,同时手部消毒室对经常接危险区域的手部智能化消毒,多种方式消毒,防止感染,安全充分;在头服顶部安装有可显示红、黄、绿三色的警示灯,分别代表未消毒、消毒进行中、消毒完了,起到警示的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感染医用防护服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防护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感染医用防护服。
技术介绍
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其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人类认识HIV、HBV、HCV等血载病原体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过程中可能受到感染的风险,于是各国开始着力开发医用防护服,使得防护服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申请号为CN202020436431.3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防感染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由防护帽、上衣、下衣通过缝合而成,所述上衣包括正面的拉链和左右两端的衣袖,所述衣袖包括上衣袖和下衣袖,所述下衣袖的外表面沿袖长方向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魔术贴母贴,所述上衣袖的外表面设置有一个能够与魔术贴母贴配合的魔术贴公贴;所述下衣包括左右两端的裤筒,所述裤筒包括上裤筒和下裤筒,所述下裤筒的外表面沿裤长方向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魔术贴母贴,所述上裤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一个能够与魔术贴母贴配合的魔术贴公贴。该医用防护服,通过把衣袖设置成上衣袖和下衣袖,上衣袖和下衣袖和折叠粘贴起来以调节衣袖的长度,裤筒设置成上裤筒和下裤筒,上裤筒和下裤筒通过魔术贴折叠起来以调节裤筒的长度,同时通过系腰带调节上衣的宽度,从而实现了防护衣长度和宽度的调节,可适应不同体型大小的医护人员使用,有效减少了因防护服不合身而造成的浪费现象,实用性强,可向临床推广应用。这种技术方案虽然减少了防护服的损失,但是造成防护服的安全系数降低,无法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工作。申请号为CN201721523537.1的专利提供了一种防感染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由防护帽、上衣、下衣通过缝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存在若干缝合处,所述缝合处呈互扣咬合型,缝合处采用超声波斜纹压合而成,所述上衣包括正面的拉链和左右两端的衣袖,所述拉链上覆盖有两片可互相粘合的门襟,所述两片门襟设置在拉链的左右两侧,两片门襟均通过超声波固定在所述上衣上,两片门襟之间通过子母扣粘合,两片门襟的上端呈内凹弧形,所述上衣衣袖的前半截为双层袖片,所述双层袖片分为内袖片和外袖片,所述下衣的下半截为双层裤片,所述双层裤片分为内裤片和外裤片。该医用防护服,通过防护服上衣衣袖的前半截和下衣的下半截均采用双层设计,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的同时,都需要戴手套和靴套,医护人员戴的手套和靴套可以分别套在双层袖片之间和双层裤片之间,防止液体从手套和靴套的套口进入,有效地防止感染。这种技术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护人员感染病毒的风险,但是无法实时对于防护服便捷消毒,从根源上解决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病毒的风险。由鉴于此,专利技术一种防感染医用防护服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感染医用防护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该防护服包括头服,所述的头服上部固定安装有警示灯,所述的警示灯显示红、黄、绿三种颜色,所述的头服底部连接有主服。优选的,所述的主服前侧连接有前滑道,所述的前滑道两侧设置有前滑轨,所述的前滑轨内侧滑动连接有前滑块,所述的前滑块前侧设置有前连接栓,所述的前连接栓固定连接有前消毒圈。优选的,所述的前消毒圈上侧设置有手部消毒轨,所述的手部消毒轨下部设有前紫外消毒室,所述的前紫外消毒室下部安装有前高温消毒室,所述的手部消毒轨上部嵌套有手部消毒室。优选的,所述的前紫外消毒室内部安装有紫外消毒灯,所述的前高温消毒室内部设置有高温喷口,所述的高温喷口下部设有高温加热块,所述的高温加热块下部安装有鼓风机。优选的,所述的手部消毒室前部设置有手部消毒处理器,所述的手部消毒室内部上侧四侧设置有激光发射接收器,所述的手部消毒室内部四边安装有手部紫外消毒灯。优选的,所述的前消毒圈通过连接块与后消毒圈,所述的后消毒圈后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侧面设有电源,所述的后消毒圈前部安装有后滑道。优选的,所述的后消毒圈内侧上部安装有后紫外消毒室,所述的后紫外消毒室下侧设置有后高温消毒室。优选的,所述的后滑道内侧安装有后滑轨,所述的后滑轨上部滑动连接有后滑块,所述的后滑块前部连接有后连接栓。优选的,所述的后消毒圈通过后连接栓固定连接在后滑道上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实时消毒,防止传染,确保安全:本专利技术在主服外侧设置有消毒圈,不需要到固定的消毒室进行消毒,便捷医护人员的操作,可实时对主服进行消毒,防止传染,确保安全。2、智能化手部消毒,安全便捷:本专利技术在主服前侧设置有两个手部消毒室,便捷手部的消毒,当手伸进消毒室时,激光发射接收器被阻挡无法接受激光,这时手部消毒处理器控制手部紫外消毒灯工作消毒手部,实现智能化手部消毒的目的,安全便捷。3、多方式消毒,充分安全:本专利技术通过手部消毒和全身消毒以及紫外、高温消毒,实现对防护服的多方式消毒,充分安全。4、目视化管理,便捷警示作用:本专利技术在头服顶部安装有可显示红、黄、绿三色的警示灯,当未进行消毒时显示红灯,警示其他人员不要靠近,当消毒进行时显示黄灯,当消毒完了时显示绿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消毒区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消毒区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消毒区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消毒圈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手部消毒室结构主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图中:1、头服;2、警示灯;3、主服;4、前滑道;5、前消毒圈;6、手部消毒室;7、连接块;8、后消毒圈;9、控制器;10、电源;11、后滑道;31、防护层;32、隔热层;33、穿戴拉链;41、前滑轨;42、前滑块;43、前连接栓;51、手部消毒轨;52、前紫外消毒室;53、前高温消毒室;521、紫外消毒灯;531、高温喷口;532、高温加热块;533、鼓风机;61、手部消毒处理器;62、激光发射接收器;63、手部紫外消毒灯;81、后紫外消毒室;82、后高温消毒室;111、后滑轨;112、后滑块;113、后连接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感染医用防护服,该防护服包括头服1,所述的头服1上部固定安装有警示灯2,所述的警示灯2显示红、黄、绿三种颜色,所述的头服1底部连接有主服3。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主服3分为内外两层,所述的主服3外侧为防护层31,所述的主服3内侧为隔热层32,所述的主服3后部设置有穿戴拉链33。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主服3前侧连接有前滑道4,所述的前滑道4两侧设置有前滑轨41,所述的前滑轨41内侧滑动连接有前滑块42,所述的前滑块42前侧设置有前连接栓43,所述的前连接栓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感染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该防护服包括头服(1),所述的头服(1)上部固定安装有警示灯(2),所述的警示灯(2)显示红、黄、绿三种颜色,所述的头服(1)底部连接有主服(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感染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该防护服包括头服(1),所述的头服(1)上部固定安装有警示灯(2),所述的警示灯(2)显示红、黄、绿三种颜色,所述的头服(1)底部连接有主服(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感染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服(3)分为内外两层,所述的主服(3)外侧为防护层(31),所述的主服(3)内侧为隔热层(32),所述的主服(3)后部设置有穿戴拉链(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感染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服(3)前侧连接有前滑道(4),所述的前滑道(4)两侧设置有前滑轨(41),所述的前滑轨(41)内侧滑动连接有前滑块(42),所述的前滑块(42)前侧设置有前连接栓(43),所述的前连接栓(43)固定连接有前消毒圈(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感染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消毒圈(5)上侧设置有手部消毒轨(51),所述的手部消毒轨(51)下部设有前紫外消毒室(52),所述的前紫外消毒室(52)下部安装有前高温消毒室(53),所述的手部消毒轨(51)上部嵌套有手部消毒室(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感染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紫外消毒室(52)内部安装有紫外消毒灯(521),所述的前高温消毒室(53)内部设置有高温喷口(5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拓旅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