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鸡场用清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649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鸡场用清粪装置,涉及清粪装置领域,针对现有养鸡场用清粪装置不方便安装与维修,同时不方便对传送带进行清洁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左、右两个支撑架且支撑架上开设有多个开口,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架互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与支撑座且支撑座设置在支撑架的上端,所述支撑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架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竖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竖板互相靠近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每个所述竖板前、后两侧的所述支撑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卡槽,每个所述弧形卡槽内均设置有限位杆。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安装与维修,以及方便清洁打理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鸡场用清粪装置
本技术涉及清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鸡场用清粪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鸡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户养鸡和分散养鸡因管理落后、鸡生长速度慢、经济效益低而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建立养鸡场和集中养鸡基地成了养鸡业发展的必然、目前的养鸡场、养鸡基地所采用的养鸡方法,主要是采用专用的养鸡房,在鸡的成长过程中每天都会进行进食和排泄,现有的养鸡场不能有效及时的清除鸡粪,鸡粪的堆积会产生恶臭弥漫在空气中,同时还会招惹一些苍蝇及蚊虫鼠蚁等,从而滋生病菌或瘟疫等灾害,并且会危害鸡群,不仅会影响养鸡舍内部环境还会对养鸡场外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现有的养鸡场用的传送带式的清粪装置由于在安装时拼装麻烦设计与鸡舍的交叉安装,同时由于在后期的使用中难免需要维修,这样的装置方便拆除维修,同时传送带上始终会粘连以及粪便难于清除,久而久之将会影响传送带的传送。因此提出一种养鸡场用清粪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养鸡场用清粪装置,解决了现有养鸡场用清粪装置不方便安装与维修,同时不方便对传送带进行清洁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鸡场用清粪装置,包括左、右两个支撑架且支撑架上开设有多个开口,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架互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与支撑座且支撑座设置在支撑架的上端,所述支撑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架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竖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竖板互相靠近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每个所述竖板前、后两侧的所述支撑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卡槽,每个所述弧形卡槽内均设置有限位杆,左、右两侧的所述限位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传送框,所述传送框的前、后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辊以及传动辊的外侧面套设有传送带,左、右两端的所述传动辊的前、后两端均延伸在传送框的前、后两侧并固定连接有链轮,所述传送框上端面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同一所述竖板上的前、后两个支撑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方形框,左、右两侧的所述方形框互相靠近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且互相靠近的安装有清洁刷。优选的,每个所述竖板均通过螺栓紧固安装在各自一侧的支撑架上,每个所述限位杆均通过限位销与弧形卡槽之间限位。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均与各自一侧的链轮之间套设有链条。优选的,每个所述方形框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螺栓与各自一侧的支撑杆的下端面紧固连接。优选的,每个所述刮板的上端均与各自一侧传送带的下侧面贴合滑动,每个所述清洁刷均与各自一侧传送带的下侧面贴合。优选的,前、后两侧的所述导向板的下端为互相靠近且上端为互相远离的倾斜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架、收集箱、支撑座、竖板、支撑杆、弧形卡槽、限位杆、传送框、传动辊、传送带、链轮、导向板、方形框、刮板、清洁刷,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支撑架分别设置在成排的鸡舍的前、后两端,然后将定制长度的传送框穿过一侧支撑架上的开口并延伸到另一侧支撑架上的开口,然后在将各个传动辊以及传送带拼装在传送框内,同时将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链轮之间套设链条,进而可以带动传送带转动,以及方便了安装的进行;由于刮板与清洁刷的设置,方便了对传送带表面进行清洁,并将清洁后的粪便掉落至收集箱内。使得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安装与维修,以及方便清洁打理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养鸡场用清粪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养鸡场用清粪装置的俯视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养鸡场用清粪装置的传送带的结构的剖视图。图中标号:1支撑架、2收集箱、3支撑座、4竖板、5支撑杆、6弧形卡槽、7限位杆、8传送框、9传动辊、10传送带、11链轮、12导向板、13方形框、14刮板、15清洁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养鸡场用清粪装置,包括左、右两个支撑架1且支撑架1上开设有多个开口,左、右两侧的支撑架1互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2与支撑座3且支撑座3设置在支撑架1的上端,支撑座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支撑架1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竖板4,左、右两侧的竖板4互相靠近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每个竖板4前、后两侧的支撑杆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卡槽6,每个弧形卡槽6内均设置有限位杆7,左、右两侧的限位杆7之间固定连接有传送框8,传送框8的前、后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辊9以及传动辊9的外侧面套设有传送带10,左、右两端的传动辊9的前、后两端均延伸在传送框8的前、后两侧并固定连接有链轮11,传送框8上端面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2,同一竖板4上的前、后两个支撑杆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方形框13,左、右两侧的方形框13互相靠近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14且互相靠近的安装有清洁刷15。本实施方式中,每个竖板4均通过螺栓紧固安装在各自一侧的支撑架1上,每个限位杆7均通过限位销与弧形卡槽6之间限位,每个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均与各自一侧的链轮11之间套设有链条,每个方形框13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螺栓与各自一侧的支撑杆5的下端面紧固连接,每个刮板14的上端均与各自一侧传送带10的下侧面贴合滑动,每个清洁刷15均与各自一侧传送带10的下侧面贴合,前、后两侧的导向板12的下端为互相靠近且上端为互相远离的倾斜设置,传送框8的长度以及传送带10的长度可以定制,而传动辊9可以等间距设置在前、后两侧的传送框8内且其间距一般为1.5-2米。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支撑架1分别设置在成排的鸡舍的前、后两端,然后将定制长度的传送框8穿过一侧支撑架1上的开口并延伸到另一侧支撑架1上的开口,然后在将各个传动辊9以及传送带10拼装在传送框8内,然后将传送框8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限位杆7且将限位杆7置于弧形卡槽6内并通过限位销进行限位,同时将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链轮11之间套设链条,进而可以带动传送带10转动,以及方便了安装的进行;由于支撑杆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方形框13,左右两侧的方形框13互相靠近的一侧安装有清洁刷15且互相远离的一端安装有刮板14,而刮板14与清洁刷15的上端均与传送带10的下侧面贴合,进而可以通过刮板14与清洁刷15的设置,方便了对传送带10表面进行清洁,并将清洁后的粪便掉落至收集箱2内,且在使用中需要维修时可以将个别传送框8拆除并通过开口取出,方便了后期的维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鸡场用清粪装置,包括左、右两个支撑架(1)且支撑架(1)上开设有多个开口,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架(1)互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2)与支撑座(3)且支撑座(3)设置在支撑架(1)的上端,所述支撑座(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架(1)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竖板(4),左、右两侧的所述竖板(4)互相靠近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每个所述竖板(4)前、后两侧的所述支撑杆(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卡槽(6),每个所述弧形卡槽(6)内均设置有限位杆(7),左、右两侧的所述限位杆(7)之间固定连接有传送框(8),所述传送框(8)的前、后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辊(9)以及传动辊(9)的外侧面套设有传送带(10),左、右两端的所述传动辊(9)的前、后两端均延伸在传送框(8)的前、后两侧并固定连接有链轮(11),所述传送框(8)上端面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2),同一所述竖板(4)上的前、后两个支撑杆(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方形框(13),左、右两侧的所述方形框(13)互相靠近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14)且互相靠近的安装有清洁刷(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鸡场用清粪装置,包括左、右两个支撑架(1)且支撑架(1)上开设有多个开口,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架(1)互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2)与支撑座(3)且支撑座(3)设置在支撑架(1)的上端,所述支撑座(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架(1)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竖板(4),左、右两侧的所述竖板(4)互相靠近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每个所述竖板(4)前、后两侧的所述支撑杆(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卡槽(6),每个所述弧形卡槽(6)内均设置有限位杆(7),左、右两侧的所述限位杆(7)之间固定连接有传送框(8),所述传送框(8)的前、后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辊(9)以及传动辊(9)的外侧面套设有传送带(10),左、右两端的所述传动辊(9)的前、后两端均延伸在传送框(8)的前、后两侧并固定连接有链轮(11),所述传送框(8)上端面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2),同一所述竖板(4)上的前、后两个支撑杆(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方形框(13),左、右两侧的所述方形框(13)互相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智莉李军李月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阆中中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