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47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包括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挂环、刀柄、刀体,挂环和刀体之间由所述刀柄连接,沿所述刀体一个侧面上设有凹槽,凹槽沿刀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刀体远离刀柄的一端设有刀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避免锈迹对菌种造成的污染,进而提高了菌种的存活率,且同时具备盛放、刮、耙等功能。

Multifunctional edible fungus inoculation kn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器具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
技术介绍
食用菌作为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多种抗病治病的药用保健价值,因此,食用菌培养得到广泛发展。食用菌培养一般包括繁殖母种、母种转管、原种转接以及出菇等过程,在以上过程中常使用到手术刀、镊子、接种钩、接种锄、接种铲、搔菌刀等多种工具,多种工具的频繁切换使用,不仅给操作者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且使整个培养过程耗时比较长,工作效率低,同时频繁更换工具也容易造成污染。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接种刀。而现有的多功能接种刀的刀面呈水平状,不具有盛放菌块的功能,在母种转接时,由于切割的菌块带有琼脂培养基,具有一定的滑性,因此菌块很容易滑落;且现有的接种刀一般只具有切割、钩、铲的功能,不具有刮、耙、盛放的功能,且现有的多功能接种刀多为细长的杆状结构,不能折叠,在使用时不便携带。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同时具有盛放、刮、耙等以及具备折叠功能的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有盛放、刮、耙以及折叠等多种功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挂环、刀柄、刀体,所述挂环和所述刀体之间由所述刀柄连接,所述刀柄与所述刀体的连接部位处设有搔菌刀,所述刀体一个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刀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凹槽沿所述刀体的中心至所述刀体的边缘部位呈深度逐渐减小设置,所述刀体远离所述刀柄的一端设有刀尖,所述刀柄包括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所述第一刀柄与所述挂环连接,所述第二刀柄与所述刀体连接,所述第一刀柄和所述第二刀柄铰接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刀柄上设有铰接部,所述第二刀柄采用销轴铰接设置在所述铰接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刀柄、第二刀柄错位铰接设置,所述第一刀柄上设有挡板,所述第二刀柄伸展后,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刀柄抵接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环上设有采用磁体材料制成的磁吸件。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避免锈迹对菌种造成的污染,进而提高了菌种的存活率,且同时具备盛放、刮、耙等功能,其上的刀柄可折叠,便于对该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进行折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施例二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铰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铰接部的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1、挂环;2、刀柄;3、刀体;4、搔菌刀;5、凹槽;6、刀尖;7、磁吸件;8、第一刀柄;801、铰接部;9、第二刀柄;10、挡板;11、销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下参考图1-5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具体实施例一: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如图1所示,包括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挂环1、刀柄2、刀体3,挂环1和刀体3之间由刀柄2连接,刀柄2与刀体3的连接部位处设有搔菌刀4,刀体3一个侧面上设有凹槽5,凹槽5沿刀体3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凹槽5沿刀体3的中心至刀体3的边缘部位呈深度逐渐减小设置,刀体3上设有刀尖6,刀尖6由刀体3向刀体3设有凹槽5的一侧弯折后形成,刀尖6在弯折处形成凹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母种转接时,即使切割的菌块携带具有一定的滑性琼脂培养基,也可以将切割好的菌块盛放在凹槽5内,使其不易滑落;且对于尺寸偏大或不规则的菌块,也可以将其盛放在凹槽5内,使其不易掉落。再者,还可以将刮取获得的菌块盛放在凹槽5内直接转接到另一个试管中进行母种扩繁或将菌块直接转入菌袋中进行原种培养,而不必借助接种针或镊子将切割好的菌块挑入或者夹入另一个试管或菌袋中,从而节省了操作流程,节约了操作时间。另外,由于刀体3具有凹槽5,凹槽5的两端端部还便于该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的刮或耙等操作,因此该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具有盛放、刮、耙等多种功能。另外,可以采用刀尖6部位对散落的木屑、作物秸秆、棉籽壳、麸皮等培养基质进行刀柄刮、耙,并将其铲起收集在凹陷部位,再转接到栽培袋中,而不必借助于接种耙、接种铲等多刀柄种工具进行操作,从而进一步的节省了操作流程,节约操作时间。搔菌刀4便于刀柄2搔去老菌丝或菌皮,因此可以在出菇过程中利用搔菌刀4搔去老菌丝或菌皮,从而促使菌丝生发原基,保证出菇整齐美观。具体实施例二:如图2-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挂环1部位设有设有磁吸件7,刀柄2由第一刀柄8和第二刀柄9构成,第一刀柄8与挂环1连接,第二刀柄9与刀体3连接,第一刀柄8上设有铰接部801,第二刀柄9采用销轴铰接设置在铰接部801,且第一刀柄8、第二刀柄9错位设置,第一刀柄8上设有采用磁性材料制成的挡板10,挡板10采用销钉11固定第一刀柄8的铰接部801,在第二刀柄9伸展后,挡板10与第二刀柄9抵接配合,通过磁吸对第二刀柄9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刀柄8、第二刀柄9错位且铰接设置,使得第一刀柄8、第二刀柄9之间可折叠,第一刀柄8、第二刀柄9折叠后,磁吸件7在磁力作用下吸附第二刀柄9,防止第二刀柄9自动打开,便于该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的收纳,第二刀柄9打开时,挡板10与第二刀柄9抵接配合,挡板10通过磁吸对第二刀柄9固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第二刀柄9自动合并。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挂环(1)、刀柄(2)、刀体(3),所述挂环(1)和所述刀体(3)之间由所述刀柄(2)连接,所述刀柄(2)与所述刀体(3)的连接部位处设有搔菌刀(4),所述刀体(3)的一个侧面上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沿所述刀体(3)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凹槽(5)沿所述刀体(3)的中心至所述刀体(3)的边缘部位呈深度逐渐减小设置,所述刀体(3)远离所述刀柄(2)的一端设有刀尖(6),所述刀尖(6)由所述刀体(3)向所述刀体(3)设有所述凹槽(5)的一侧弯折后形成,所述刀柄(2)包括第一刀柄(8)和第二刀柄(9),所述第一刀柄(8)与所述挂环(1)连接,所述第二刀柄(9)与所述刀体(3)连接,所述第一刀柄(8)和所述第二刀柄(9)铰接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挂环(1)、刀柄(2)、刀体(3),所述挂环(1)和所述刀体(3)之间由所述刀柄(2)连接,所述刀柄(2)与所述刀体(3)的连接部位处设有搔菌刀(4),所述刀体(3)的一个侧面上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沿所述刀体(3)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凹槽(5)沿所述刀体(3)的中心至所述刀体(3)的边缘部位呈深度逐渐减小设置,所述刀体(3)远离所述刀柄(2)的一端设有刀尖(6),所述刀尖(6)由所述刀体(3)向所述刀体(3)设有所述凹槽(5)的一侧弯折后形成,所述刀柄(2)包括第一刀柄(8)和第二刀柄(9),所述第一刀柄(8)与所述挂环(1)连接,所述第二刀柄(9)与所述刀体(3)连接,所述第一刀柄(8)和所述第二刀柄(9)铰接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凯李勇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