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定冷水补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629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定冷水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定冷泵组、定冷器组、低位水槽、高位水槽、凝补水泵和凝结水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定冷泵组的输入端设置凝结管水路,与凝补水泵所连的除盐水系统并联,形成多路水源供给;可以提高定子冷却水系统的可靠性,也使得凝补水泵无需连续运行,节约了厂用电;且凝结水管路中的水源凝水氢电导率期望值不大于0.10μs/cm,完全满足定冷水补水的水质要求,而且凝结水系统与机组同步运行时,无需担心水源的可靠性,适合作为备选补充水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机定冷水补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定冷补水
,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定冷水补水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的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全封闭自通风、水-氢-氢冷却、单流环式密封、隐极三相同步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机定子绕组采用冷却水直接冷却,定子线棒中通水冷却的导管采用不锈钢导管;要求注入系统的水质满足电导率≤1μs/cm,PH值6.5-7.5;定冷水系统设计为连续小流量补水,补水流量约为150L/h,以弥补系统中少量的水漏流损失,同时也维持良好的系统水质;补水取自除盐水系统,由凝补水泵升压后引入定冷水系统主水路;定冷水系统由凝补水泵进行供水,补水模式为小流量连续补水,为保证能持续给定冷水系统补水,凝补水泵必须保持连续运行;当机组改为真空抽吸补水模式,同时凝补水系统中无其他动压用户需要连续补水,凝补水泵却无法停运备用,必须与连续工作的定冷水系统同步运行,即造成一台18.5kW的泵为150L/h的补水流量而连续运转,泵的工作效率下降,经济性较差。在机组停运过程中,随着机组热力循环系统工质需求量的减少,除氧器及凝汽器水位的控制需要,需开启凝结水高位回水阀控制热力循环系统过多的水量;但是由于系统设计,高位回水取水口在加氨加氧点之后,回水必将导致凝补水箱水质不符合定冷水水质要求,影响到发电机组定冷水系统,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针对以上情况,如果在系统内找到替代水源,就可以在原设计水源的基础上再增设一路水源;当多路水源供水时,可以提高定子冷却水系统的可靠性,也使得凝补水泵无需连续运行,节约了厂用电。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电机定冷水补水系统,能够解决一般的发电机定冷水中补水采用凝补水泵进行补水,在真空抽吸补水状态下,凝补水泵无法停运备用,泵的工作效率下降,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电机定冷水补水系统,其创兴点在于:包括发电机、定冷泵组、定冷器组、低位水槽、高位水槽、凝补水泵和凝结水管路;所述发电机的定子绕组上设置有定冷管道绕组,实现对发电机的冷却,且该定冷管道绕组的输入端与定冷泵组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定冷泵组为一对并联设置的定冷泵单元,且定冷泵组的输入端连接有凝水管道,凝水管道上设置有凝补水泵;定冷管道绕组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低位水槽相连,所述低位水槽的顶端通过管道连接在高位水槽的侧边行,低位水槽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定冷器组的一端上,且定冷器组为一对并联设置的定冷器单元,定冷器组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定冷泵组的输入端上;所述高位水槽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定冷泵组输入端与定冷器组相连的管道上;所述凝结水管路连接在定冷泵组输入端的凝水管道相连,且凝结水管路与凝补水泵并联。进一步的,所述凝补水泵的输入端连接除盐水系统,通过除盐水系统的水源作为冷却水,经凝补水泵的升压后进入定冷管道绕组的输入端。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机上的定冷管道绕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并联有短路管道。进一步的,所述凝结水管路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凝结水管路并联的机组间定冷水补水连通管。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在定冷泵组的输入端设置凝结管水路,与凝补水泵所连的除盐水系统并联,形成多路水源供给;可以提高定子冷却水系统的可靠性,也使得凝补水泵无需连续运行,节约了厂用电;且凝结水管路中的水源凝水氢电导率期望值不大于0.10μs/cm,完全满足定冷水补水的水质要求,而且凝结水系统与机组同步运行时,无需担心水源的可靠性,适合作为备选补充水源。2)本技术中采用凝结水管路补水时,可以除去汽轮机汽水系统内的金属腐蚀产物以及机组启停时产生的污染物,并且即便凝汽器内冷却水微量渗漏,凝结水管路提供的水源也能够连续地去除微量漏入的二氧化硅和其它盐类,确保机组安全运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发电机定冷水补水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的一种发电机定冷水补水系统,包括发电机1、定冷泵组2、定冷器组3、低位水槽4、高位水槽5、凝补水泵6和凝结水管路7。发电机1的定子绕组上设置有定冷管道绕组,实现对发电机1的冷却,且该定冷管道绕组的输入端与定冷泵组2的输出端相连;定冷泵组2为一对并联设置的定冷泵单元,且定冷泵组2的输入端连接有凝水管道8,凝水管道8上设置有凝补水泵6;定冷管道绕组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低位水槽4相连,低位水槽4的顶端通过管道连接在高位水槽5的侧边行,低位水槽4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定冷器组3的一端上,且定冷器组3为一对并联设置的定冷器单元,定冷器组3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定冷泵组2的输入端上;高位水槽5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定冷泵组2输入端与定冷器组3相连的管道上。凝结水管路7连接在定冷泵组2输入端的凝水管道8相连,且凝结水管路7与凝补水泵6并联。凝补水泵6的输入端连接除盐水系统,通过除盐水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机定冷水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定冷泵组、定冷器组、低位水槽、高位水槽、凝补水泵和凝结水管路;/n所述发电机的定子绕组上设置有定冷管道绕组,实现对发电机的冷却,且该定冷管道绕组的输入端与定冷泵组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定冷泵组为一对并联设置的定冷泵单元,且定冷泵组的输入端连接有凝水管道,凝水管道上设置有凝补水泵;定冷管道绕组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低位水槽相连,所述低位水槽的顶端通过管道连接在高位水槽的侧边行,低位水槽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定冷器组的一端上,且定冷器组为一对并联设置的定冷器单元,定冷器组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定冷泵组的输入端上;所述高位水槽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定冷泵组输入端与定冷器组相连的管道上;/n所述凝结水管路连接在定冷泵组输入端的凝水管道相连,且凝结水管路与凝补水泵并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机定冷水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定冷泵组、定冷器组、低位水槽、高位水槽、凝补水泵和凝结水管路;
所述发电机的定子绕组上设置有定冷管道绕组,实现对发电机的冷却,且该定冷管道绕组的输入端与定冷泵组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定冷泵组为一对并联设置的定冷泵单元,且定冷泵组的输入端连接有凝水管道,凝水管道上设置有凝补水泵;定冷管道绕组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低位水槽相连,所述低位水槽的顶端通过管道连接在高位水槽的侧边行,低位水槽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定冷器组的一端上,且定冷器组为一对并联设置的定冷器单元,定冷器组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定冷泵组的输入端上;所述高位水槽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定冷泵组输入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曹建峰陈石顾曦邱卓勋许志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通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