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精准判读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85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快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准判读试剂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呈凹槽型,凹槽相对设置,上盒体扣合在下盒体的上方,上盒体上依次设置有贯穿的可视窗和加样孔,可视窗和加样孔均呈凹槽状,凹槽上部与上盒体的表面齐平,面积均小于上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盒体表面,可视窗的两侧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分析区和第二分析区,第二分析区设置于靠近加样孔的一端,与试纸条的检测线位置一致,第一分析区设置于远离加样孔的一端,与试纸条的控制线位置一致。所述的试剂盒能够帮助非专业人员正确判读试纸条结果,减少因为鬼线的出现而导致的结果判读不准确,误判疾病或者其他的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准判读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免疫诊断
,特别涉及一种精准判读试剂盒。
技术介绍
免疫层析法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新型免疫分析方式,是基于免疫渗透建立的一种快速便捷的免疫检测技术。其原理是依据毛细管的作用,样本沿着硝酸纤维素膜向标有特异性抗体的区域移动,当样本中相应的抗原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后,可使该区域显示一定的颜色。免疫层析试纸条以其快速、简便、成本低、易于携带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由于试纸条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使得试纸条使用人群复杂,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试纸条人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需要使用试纸条,使用方法和结果判读成为试纸条使用过程中的影响其结果的重要因素,并且试纸条在进行快速检测时,由于有效期限、检测样本及检测环境的差异会造成假阳性、假阴性及鬼带现象,尤其是鬼带现象对非专业人员判读结果造成极大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针对非专业人士提供了一种便于大众分析的精准判读试剂盒,以减少误判的情况,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精准判读试剂盒,包括上盒体1和下盒体4,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4呈凹槽型,凹槽相对设置,上盒体1扣合在下盒体4的上方,组成一个封闭的试剂盒;上盒体1上依次设置有贯穿的可视窗2和加样孔3,可视窗2和加样孔3均呈凹槽状,凹槽上部与上盒体1的表面齐平,面积均小于上盒体1,可视窗2用于观察试纸条的显色结果,所述的加样孔3用于加样品,所述的上盒体1表面,可视窗2的两侧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第二分析区9设置于靠近加样孔3的一端,与试纸条的检测线位置一致,第一分析区8设置于远离加样孔3的一端,与试纸条的控制线位置一致,试纸条的显色结果出现在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的区域内或者附近,为有效显色结果,试纸条的显色结果出现在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区域外,为无效显色结果。优选地,所述的上盒体1和下盒体4的宽度大于10mm,长度大于60mm,确保试剂盒内部能够放置市售正常型号的试纸条即可,所述的可视窗2的宽度为5~10mm,长度为20~40mm,确保能够观察到试纸条的显色结果即可;所述的第一分析区8宽为2~6mm,所述的第二分析区9的宽为2~6mm,确保试纸条上的显色带和控制带在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呈单线条、三角形或条带状,所述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的颜色设置为黑色、红色、蓝色、黄色,与试剂盒的颜色区分开,以便于读取结果。优选地,所述的下盒体4内部设置有凹槽7,所述的凹槽7宽为5~10mm,长度大于50mm,凹槽7用于放置试纸条,宽度和长度能够容纳市售试纸条的大部分型号。优选地,所述的加样孔3呈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只要保证将样品从加样孔加入到试纸条的样品垫即可。优选地,所述的试剂盒上盒体1上设有嵌合柱5,下盒体4上设有嵌合槽6,上盒体1和下盒体4通过嵌合柱5和嵌合槽6过盈连接,嵌合柱5和嵌合槽6均一次性注塑成型在上盒体1和下盒体4上,减少外部的空气以及杂质进入到试剂盒内部影响检测结果。优选地,所述的试剂盒上盒体1上设有的嵌合柱5≥2个,相对应的,下盒体4上设有的嵌合槽≥2个,确保能够把试剂盒合并起来即可。优选地,所述的试剂盒上盒体1上设有4个嵌合柱5,前后的设置数量一致;相应的,下盒体4上设有4个嵌合槽6,与嵌合柱5的位置相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准判读试剂盒,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的设置,准确显示试纸条的显色结果,减少因为鬼线的出现而导致的结果判读不准确,误导疾病或者其他的结果。附图说明图1新冠病毒检测试纸条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鬼线图2精准判读试剂盒主视图1、上盒体;2、可视窗;3、加样孔;8、第一分析区;9、第二分析区;图3精准判读试剂盒上盒体1背面图1、上盒体;2、可视窗;3、加样孔;5、嵌合柱;图4精准判读试剂盒下盒体4主视图4、下盒体;6、嵌合槽;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一、一种精准判读试剂盒一种精准判读试剂盒,包括上盒体1和下盒体4,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4呈凹槽型,凹槽相对设置,上盒体1扣合在下盒体4的上方,组成一个封闭的试剂盒;所述的上盒体1和下盒体4的宽度为15mm,长度为70mm,确保试剂盒内部能够放置市售正常型号的试纸条即可;上盒体1上依次设置有贯穿的可视窗2和加样孔3,可视窗2和加样孔3均呈凹槽状,凹槽上部与上盒体1的表面齐平,面积均小于上盒体1,可视窗2用于观察试纸条的显色结果,所述的可视窗2的宽度为10mm,长度为40mm,确保能够观察到试纸条的显色结果即可;所述的加样孔3用于加样品,所述的上盒体1表面,可视窗2的两侧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第二分析区9设置于靠近加样孔3的一端,与试纸条的检测线位置一致,第一分析区8设置于远离加样孔3的一端,与试纸条的控制线位置一致,试纸条的显色结果出现在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的区域内或者附近,为有效显色结果,试纸条的显色结果出现在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区域外,为无效显色结果。所述的第一分析区8宽为5mm,所述的第二分析区9的宽为5mm,确保试纸条上的显色带和控制带在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所述的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呈单线条、三角形或条带状,颜色设置为黑色、红色、蓝色、黄色,与试剂盒的颜色区分开,以便于读取结果。所述的下盒体4内部设置有凹槽7,所述的凹槽7宽为10mm,长度为60mm,凹槽7用于放置试纸条,宽度和长度能够容纳市售试纸条的大部分型号。所述的加样孔3呈圆形,只要保证将样品从加样孔加入到试纸条的样品垫即可。所述的试剂盒上盒体1上设有嵌合柱5,下盒体4上设有嵌合槽6,上盒体1和下盒体4通过嵌合柱5和嵌合槽6过盈连接,嵌合柱5和嵌合槽6均一次性注塑成型在上盒体1和下盒体4上,减少外部的空气以及杂质进入到试剂盒内部影响检测结果。所述的试剂盒上盒体1上设有4个嵌合柱5,前后的设置数量一致;相应的,下盒体4上设有4个嵌合槽6,与嵌合柱5的位置相对。实施例二、一种精准判读试剂盒的使用方法(1)按照需求取相应类型的试纸条,打开上盒体1和下盒体4,将试纸条放置于下盒体4的凹槽7中,将试剂盒的上盒体1和下盒体4合并;(2)将样品从加样孔3滴入,静置试剂盒1-5分钟,观察检测结果;(3)当试纸条的显色结果分别出现在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时,试纸条检测结果有效,当试纸条未出现显色结果或者显色结果在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之外的地方,则显色结果无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准判读试剂盒,包括上盒体(1)和下盒体(4),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4)呈凹槽型,凹槽相对设置,上盒体(1)扣合在下盒体(4)的上方,上盒体(1)上依次设置有贯穿的可视窗(2)和加样孔(3),可视窗(2)和加样孔(3)均呈凹槽状,凹槽上部与上盒体(1)的表面齐平,面积均小于上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盒体(1)表面,可视窗(2)的两侧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第二分析区(9)设置于靠近加样孔(3)的一端,与试纸条的检测线位置一致,第一分析区(8)设置于远离加样孔(3)的一端,与试纸条的控制线位置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准判读试剂盒,包括上盒体(1)和下盒体(4),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4)呈凹槽型,凹槽相对设置,上盒体(1)扣合在下盒体(4)的上方,上盒体(1)上依次设置有贯穿的可视窗(2)和加样孔(3),可视窗(2)和加样孔(3)均呈凹槽状,凹槽上部与上盒体(1)的表面齐平,面积均小于上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盒体(1)表面,可视窗(2)的两侧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第二分析区(9)设置于靠近加样孔(3)的一端,与试纸条的检测线位置一致,第一分析区(8)设置于远离加样孔(3)的一端,与试纸条的控制线位置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准判读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盒体(1)和下盒体(4)的宽度大于10mm,长度大于60mm,所述的可视窗(2)的宽度为5~10mm,长度为20~40mm;所述的第一分析区(8)宽为2~6mm,所述的第二分析区(9)的宽为2~6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精准判读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区(9)呈单线条、三角形或条带状,所述第一分析区(8)和第二分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增胡航展郑植王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