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玻璃透光度的远心平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82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玻璃透光度的远心平行光源,包括壳体,包括相互装配的筒身和端盖,端盖包括圆环部,圆环部的形心处具备通孔,筒身内还设有挡光片,挡光片的形心处具备洞口,洞口、通孔的各自内径分别为3mm、1mm;光源,包括设置在筒身内部的发光板、漫射板,发光板上阵列有若干个贴片灯珠;透镜组,设置在圆环部和挡光片之间,透镜组中至少具备第一凸透镜;发光板发出的光线依次穿过漫射板、洞口、透镜组、通孔、待测玻璃片,直至照射到电荷耦合元件上。采用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输出平行度更好、亮度更高的一小束光线,提高检测玻璃透光度时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玻璃透光度的远心平行光源
本技术涉及光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玻璃透光度的远心平行光源。
技术介绍
普通远心平行背光发光体是单颗LED灯珠,通过物镜将光源变成近似平行光,但由于单颗灯珠的限制,发光的均匀性不是很高。均匀性不高的情况下对玻璃透光度的打光检测准确度就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测玻璃透光度的远心平行光源,能输出平行度更好、亮度更高的一小束光线,提高检测玻璃透光度时的准确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测玻璃透光度的远心平行光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玻璃透光度的远心平行光源,包括:壳体,包括相互装配的筒身和端盖,端盖包括圆环部,圆环部的形心处具备通孔,筒身内还设有挡光片,挡光片的形心处具备洞口,洞口、通孔的各自内径分别为3mm、1mm;光源,包括设置在筒身内部的发光板、漫射板,发光板上阵列有若干个贴片灯珠;透镜组,设置在圆环部和挡光片之间,透镜组中至少具备第一凸透镜;发光板发出的光线依次穿过漫射板、洞口、透镜组、通孔、待测玻璃片,直至照射到电荷耦合元件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款光源将现有常见的单颗LED灯珠换成多颗紧密排布的贴片灯珠,然后再在灯珠前面加上一个背光用的漫射板,将光源在内部环节先将高亮的杂光变成高亮的平行光,弥补单颗LED灯珠亮度不足、平行光不够多的缺憾。端盖中心的通孔起到进一步筛选的作用,只有平行度更好的中心光线才会穿过通孔,最终出来的光线照在电荷耦合元件上形成一个圆形亮斑。亮斑中间部分均匀性很好,灰度值差异较小,该图像作为一个基准图像。然后将待测玻璃片放入,光线穿过玻璃会削减亮度,光线照在电荷耦合元件上的亮斑灰度值会整体变小,然后利用两张图片进行一个对应像素的灰度值差异计算,通过算法得出透光度。光线依次通过洞口和通孔,洞口、通孔的内径也是渐小的,对光线起到两次筛选,保证平行度最好的中心光线输出。透镜组起到最终的收束作用,最终也是让更多的光线尽量保持平行输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发光板、漫射板相互平行布置,发光板、漫射板的边沿与筒身的内壁装配,发光板、漫射板各自法向投影面积相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发光板发出的光会被漫射板进行过滤。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通孔、洞口、发光板、漫射板各自轴线重合于同一空间直线;沿洞口至通孔的方向,透镜组依次包括凹透镜、第二凸透镜、第一凸透镜,凹透镜、第二凸透镜相互贴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中心处具备一束平行度很好的光线。凹透镜、第二凸透镜可以让更多的光线穿过,保证光线亮度。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圆环部的边沿垂直固定有一圈圆管部,圆管部的内壁具备与筒身装配的内螺纹,筒身的外壁具备圆管部上内螺纹装配的外螺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筒身和端盖的螺纹装配方式即可以仅仅实现两者的密封连接,也可以实现洞口与通孔间距的微调。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漫射板在背离发光板的一面贴合有光栅膜,贴片灯珠绕发光板自身轴线呈环形阵列,每个贴片灯珠发出的光的发散角不小于1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贴片灯珠的初期发散角足够大,保证初期输出足够大、足够不同角度的光线,供后续部件进行过滤。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筒身内部并且在发光板背离漫射板的一侧设有电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池的布局为发光板提供光源,空间紧凑,便于人员手持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示意图。1-筒身;2-端盖;3-通孔;4-圆管部;5-圆环部;6-电池;7-发光板;8-漫射板;9-待测玻璃片;10-电荷耦合元件;11-第一凸透镜;12-初级光线;13-二级光线;14-三级光线;15-第二凸透镜;16-凹透镜;17-挡光片;18-洞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一种测玻璃透光度的远心平行光源,包括:壳体,包括相互装配的筒身1和端盖2,端盖2包括圆环部5,圆环部5的形心处具备通孔3,筒身1内还设有挡光片17,挡光片27的形心处具备洞口18,洞口18、通孔3的各自内径分别为3mm、1mm;光源,包括设置在筒身1内部的发光板7、漫射板8,发光板7上阵列有若干个贴片灯珠;透镜组,设置在圆环部5和挡光片17之间,透镜组中至少具备第一凸透镜11;发光板7发出的光线依次穿过漫射板8、洞口18、透镜组、通孔3、待测玻璃片9,直至照射到电荷耦合元件10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款光源将现有常见的单颗LED灯珠换成多颗紧密排布的贴片灯珠,然后再在灯珠前面加上一个背光用的漫射板,将光源在内部环节先将高亮的杂光变成高亮的平行光,弥补单颗LED灯珠亮度不足、平行光不够多的缺憾。端盖中心的通孔起到进一步筛选的作用,只有平行度更好的中心光线才会穿过通孔,最终出来的光线照在电荷耦合元件上形成一个圆形亮斑。亮斑中间部分均匀性很好,灰度值差异较小,该图像作为一个基准图像。然后将待测玻璃片放入,光线穿过玻璃会削减亮度,光线照在电荷耦合元件上的亮斑灰度值会整体变小,然后利用两张图片进行一个对应像素的灰度值差异计算,通过算法得出透光度。光线依次通过洞口和通孔,洞口、通孔的内径也是渐小的,对光线起到两次筛选,保证平行度最好的中心光线输出。透镜组起到最终的收束作用,最终也是让更多的光线尽量保持平行输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板7、漫射板8相互平行布置,发光板7、漫射板8的边沿与筒身1的内壁装配,发光板7、漫射板8各自法向投影面积相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发光板发出的光会被漫射板进行过滤。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3、洞口18、发光板7、漫射板8各自轴线重合于同一空间直线;沿洞口18至通孔3的方向,透镜组依次包括凹透镜16、第二凸透镜15、第一凸透镜11,凹透镜16、第二凸透镜15相互贴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中心处具备一束平行度很好的光线。凹透镜、第二凸透镜可以让更多的光线穿过,保证光线亮度。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圆环部5的边沿垂直固定有一圈圆管部4,圆管部4的内壁具备与筒身1装配的内螺纹,筒身1的外壁具备圆管部4上内螺纹装配的外螺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筒身和端盖的螺纹装配方式即可以仅仅实现两者的密封连接,也可以实现洞口与通孔间距的微调。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玻璃透光度的远心平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包括相互装配的筒身和端盖,所述端盖包括圆环部,所述圆环部的形心处具备通孔,所述筒身内还设有挡光片,所述挡光片的形心处具备洞口,所述洞口、通孔的各自内径分别为3mm、1mm;/n光源,包括设置在筒身内部的发光板、漫射板,所述发光板上阵列有若干个贴片灯珠;/n透镜组,设置在圆环部和挡光片之间,所述透镜组中至少具备第一凸透镜;/n所述发光板发出的光线依次穿过漫射板、洞口、透镜组、通孔、待测玻璃片,直至照射到电荷耦合元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玻璃透光度的远心平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相互装配的筒身和端盖,所述端盖包括圆环部,所述圆环部的形心处具备通孔,所述筒身内还设有挡光片,所述挡光片的形心处具备洞口,所述洞口、通孔的各自内径分别为3mm、1mm;
光源,包括设置在筒身内部的发光板、漫射板,所述发光板上阵列有若干个贴片灯珠;
透镜组,设置在圆环部和挡光片之间,所述透镜组中至少具备第一凸透镜;
所述发光板发出的光线依次穿过漫射板、洞口、透镜组、通孔、待测玻璃片,直至照射到电荷耦合元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玻璃透光度的远心平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板、漫射板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发光板、漫射板的边沿与筒身的内壁装配,所述发光板、漫射板各自法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鸿方佳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