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氏硬度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5813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布氏硬度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硬度测试技术领域,套筒底部焊接有外环,且外环内部顶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螺母一,在平台受到压力的情况下,不易出现滑丝的情况,延长使用寿命,金属块被挡板遮挡住,套筒顶部固定连接有平台,且平台边缘开有环槽,环槽内壁顶端四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槽,且平台外壁四侧均开有延伸至环槽内的三角槽,即使出现滑落甚至是爆裂的情况,也可保护测试人员的安全,防止被金属块砸伤,解决了检测金属块时,如果金属块硬度较低,那么金属块很容易滑落甚至是爆裂的情况,对检测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并且因为采用传统的螺杆进行调高,螺杆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容易出现滑丝的情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氏硬度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硬度测试
,具体为一种布氏硬度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布氏硬度的测定原理是用一定大小的试验力,把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被测金属的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卸除试验力,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压痕平均直径,在生产中进行布氏硬度试验时,要求能使用不同大小的试验力和压头直径,能否得到同一的布氏硬度值,关键在于压痕几何形状的相似,现有的布氏硬度测试装置的载物台周边缺少遮挡结构,检测金属块时,如果金属块硬度较低,那么金属块很容易滑落甚至是爆裂的情况,对检测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并且因为采用传统的螺杆进行调高,螺杆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容易出现滑丝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检测金属块时,如果金属块硬度较低,那么金属块很容易滑落甚至是爆裂的情况,对检测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并且因为采用传统的螺杆进行调高,螺杆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容易出现滑丝的情况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氏硬度测试装置,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布氏硬度测试装置,包括测试仪、测试台、螺杆和套筒,所述测试台设在测试仪内侧,且螺杆固定连接在测试台内壁底部,所述套筒套接于螺杆上方;所述套筒顶部固定连接有平台,且平台边缘开有环槽,所述环槽内壁顶端四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槽,且平台外壁四侧均开有延伸至环槽内的三角槽,所述环槽内部活动连接有挡板,且挡板底边四侧均开有齿口,所述挡板顶边四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所述套筒底部焊接有外环,且外环内部顶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螺母一,所述外环内部底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螺母二,且外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作为优选的,所述测试台内壁顶部设有压头,且平台位于压头正下方。作为优选的,所述平台通过环槽被分出内台和外圈,且环槽内壁四侧均焊接有连接杆,并内台和外圈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挡板顶面四侧均开有开口,并开口的位置与连接杆的位置相对应,且挡板在环槽内上下移动延伸出环槽,所述开口与连接杆活动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卡槽活动连接,且齿口与三角槽相对应,所述齿口与三角槽之间均插接于三角插柱。作为优选的,所述平台通过套筒与外环连接,且螺母一与螺母二之间呈垂直排布,并螺母一与螺母二相对面分别凹凸相互契合,所述螺母一与螺母二均与螺杆转动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可转动两个把手,同时外环被转动,外环旋转的同时,螺母一和螺母二均在螺杆的外侧进行旋转,因为螺母一与螺母二相对面契合,组成双层螺母结构,螺母一与螺母二分别与螺杆连接,加上螺母一与螺母二之间对应住,可增加连接性,在平台受到压力的情况下,不易出现滑丝的情况,延长使用寿命。把挡板往上移动,挡板在环槽内向上移动,开口在连接杆外上移,通过开口预留给连接杆空间,防止连接杆抵住挡板的上移,通过三角插柱对齿口与三角槽进行定位,此时的挡板底部被三角插柱抵住,不可向下移动,从而通过挡板挡在金属块的周边,检测人员可操控测试仪让压头将金属块下压,在测试过程中,因为金属块被挡板遮挡住,即使出现滑落甚至是爆裂的情况,也可保护测试人员的安全,防止被金属块砸伤,在检测完毕后,检测人员将三角插柱抽出,挡板即可在环槽中下降,可拿取金属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平台零件配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杆零件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外环零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测试仪1、压头101、测试台102、螺杆2、平台3、环槽301、卡槽302、三角槽303、连接杆304、挡板4、卡块401、齿口402、开口403、三角插柱5、套筒6、螺母一7、螺母二8、外环9、把手9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图4所示,一种布氏硬度测试装置,包括测试仪1、测试台102、螺杆2和套筒6,所述测试台102设在测试仪1内侧,且螺杆2固定连接在测试台102内壁底部,所述套筒6套接于螺杆2上方;所述套筒6顶部固定连接有平台3,且平台3边缘开有环槽301,所述环槽301内壁顶端四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槽302,且平台3外壁四侧均开有延伸至环槽301内的三角槽303,所述环槽301内部活动连接有挡板4,且挡板4底边四侧均开有齿口402,所述挡板4顶边四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401,检测人员在使用时,先将测试仪1整体摆放在工作台上,测试仪1内部设有各运行元件,所述测试台102内壁顶部设有压头101,且平台3位于压头101正下方,并且测试仪1内部的运行元件可调整压头101的高低,从而实现压迫检测的工作;所述套筒6底部焊接有外环9,且外环9内部顶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螺母一7,所述外环9内部底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螺母二8,且外环9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901,检测仪放置好后,检测人员准备被监测金属块,并且将金属块表面的污渍擦拭干净,擦拭干净后,将金属块平放在平台3上;所述平台3通过套筒6与外环9连接,且螺母一7与螺母二8之间呈垂直排布,并螺母一7与螺母二8相对面分别凹凸相互契合,所述螺母一7与螺母二8均与螺杆2转动连接,金属块放置好后,检测人员可转动两个把手901,同时外环9被转动,外环9旋转的同时,螺母一7和螺母二8均在螺杆2的外侧进行旋转,因为螺母一7与螺母二8相对面契合,组成双层螺母结构,螺母一7与螺母二8分别与螺杆2连接,加上螺母一7与螺母二8之间对应住,可增加连接性,在平台3受到压力的情况下,不易出现滑丝的情况,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平台3通过环槽301被分出内台和外圈,且环槽301内壁四侧均焊接有连接杆304,并内台和外圈之间通过连接杆304连接,检测人员通过把手901拧动外环9时,套筒6带动平台3上下移动,检测人员将平台3调整向上移动,让平台3上的金属块接触到压头101,并且将把手901转动至紧密状态,金属块与压头101先紧密接触;所述挡板4顶面四侧均开有开口403,并开口403的位置与连接杆304的位置相对应,且挡板4在环槽301内上下移动延伸出环槽301,所述开口403与连接杆304活动连接,所述卡块401与卡槽302活动连接,且齿口402与三角槽303相对应,所述齿口402与三角槽303之间均插接于三角插柱5,操作完毕后,检测人员再把挡板4往上移动,挡板4在环槽301内向上移动,同时卡块401在卡槽302中向上移动,通过卡块401和卡槽302让挡板4起到限位移动的效果,保证挡板4进行垂直的移动,挡板4会延伸出环槽301顶端,并且开口403在连接杆304外上移,通过开口403预留给连接杆304空间,防止连接杆304抵住挡板4的上移,连接杆304抵住开口403后,齿口402会与三角槽303相互对应,并且齿口402与三角槽303之间相互贯通,检测人员可将三角插柱5一一插入至齿口402与三角槽303内,通过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氏硬度测试装置,包括测试仪(1)、测试台(102)、螺杆(2)和套筒(6),所述测试台(102)设在测试仪(1)内侧,且螺杆(2)固定连接在测试台(102)内壁底部,所述套筒(6)套接于螺杆(2)上方,其特征在于:/n所述套筒(6)顶部固定连接有平台(3),且平台(3)边缘开有环槽(301),所述环槽(301)内壁顶端四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槽(302),且平台(3)外壁四侧均开有延伸至环槽(301)内的三角槽(303),所述环槽(301)内部活动连接有挡板(4),且挡板(4)底边四侧均开有齿口(402),所述挡板(4)顶边四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401);/n所述套筒(6)底部焊接有外环(9),且外环(9)内部顶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螺母一(7),所述外环(9)内部底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螺母二(8),且外环(9)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9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氏硬度测试装置,包括测试仪(1)、测试台(102)、螺杆(2)和套筒(6),所述测试台(102)设在测试仪(1)内侧,且螺杆(2)固定连接在测试台(102)内壁底部,所述套筒(6)套接于螺杆(2)上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6)顶部固定连接有平台(3),且平台(3)边缘开有环槽(301),所述环槽(301)内壁顶端四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槽(302),且平台(3)外壁四侧均开有延伸至环槽(301)内的三角槽(303),所述环槽(301)内部活动连接有挡板(4),且挡板(4)底边四侧均开有齿口(402),所述挡板(4)顶边四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401);
所述套筒(6)底部焊接有外环(9),且外环(9)内部顶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螺母一(7),所述外环(9)内部底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螺母二(8),且外环(9)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9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氏硬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102)内壁顶部设有压头(101),且平台(3)位于压头(101)正下方。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红旗赵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泰祺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