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58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7
本申请涉及节能建筑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通风结构,包括墙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墙体顶部的排气扇,所述排气扇安装在所述墙体沿水平方向开设的安装口内,所述安装口内安装有与水源连接的喷雾头,且所述安装口靠近室内的一端上设有对经过喷雾头降温处理后的气体进行吸水的吸水件,当室外温度较高时,启动喷雾头,使得部分进入室内的空气会先经过从喷雾头喷出的水降温后,再进入室内,使得室内的气温不会因为这部分气体的影响而升高,减少空调设备的使用,而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由于雨水会夹带一部分水汽,吸水件会吸收一部分水汽,使得进入室内的气体不会太湿润,导致室内家具潮湿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通风结构
本申请涉及节能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室内环境污染所引发的疾病,已成为全世界都必须面对的公共卫生问题。虽然空气污染物主要存在于室外,但人的一生中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如果没有及时通风换气,甲醛、霉菌、二氧化碳、尘埃、皮屑等空气中漂浮的有害物质就会增多,新鲜氧气不断减少。所以开窗通风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需要运用通风装置如排气扇,来实现室内与室外空气的交换。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大热天时,通过排气扇进入室内的气体温度较高,虽然实现了室内室外的气体交换,容易使得室内的温度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从室外排到室内的气体温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通风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通风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通风结构,包括墙体,以及安装在墙体顶部的排气扇,排气扇安装在墙体沿水平方向开设的安装口内,安装口内安装有与水源连接的喷雾头,且安装口靠近室内的一端上设有对经过喷雾头降温处理后的气体进行吸水的吸水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排气扇,通过排气扇将室内与室外的气体进行交换,以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当室外温度较高时,启动喷雾头,使得部分进入室内的空气会先经过从喷雾头喷出的水降温后,再进入室内,使得室内的气温不会因为这部分气体的影响而升高,减少空调设备的使用,而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由于雨水会夹带一部分水汽,吸水件会吸收一部分水汽,使得进入室内的气体不会太湿润,导致室内家具潮湿受损。优选的,喷雾头为超声波喷雾头,吸水件包括安装在安装口靠近室内的一端上的海绵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声波喷雾头会将水滴雾化,使得喷雾头喷出的是水汽,对气体的降温效果更好;另一方面,能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起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海绵块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以及气体能通过海绵块进入室内。优选的,吸水件还包括安装于安装口上且开口朝上的集水箱,海绵块位于集水箱上方,集水箱底部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排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块吸收较多的水后会形成水滴,水滴被集水箱收集,然后通过排水管流到室外,减少这部分水滴流到室内的情况发生。优选的,海绵块上设有多个排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气孔使得室内室外的气体交换更加通畅,经过降温的气体在与排气孔的内侧壁接触的时候,水分会进入海绵块上,起到除湿的作用。优选的,排气孔的气体流通路径长度大于海绵块相对两侧之间的距离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流通路径的距离较大,使得一部分气体在海绵块上停留的时间较长,对这部分气体的除湿效果更好。优选的,集水箱顶部设有第一过滤网,海绵块安装于第一过滤网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网对海绵块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第一过滤网使得集水箱尚未被排水管排走的水不会与海绵块持续接触。优选的,墙体远离室内的一侧设有开口朝上的雨水箱,排水管与雨水箱连通,雨水箱上设有与喷雾头连接的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箱能收集雨水,在大热天时,水泵将雨水箱内的雨水输送到喷雾头,起到节约水资源,提高雨水利用率的目的。优选的,雨水箱上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朝远离墙体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滤网对雨水箱进行遮挡,使得体积较大的垃圾不会进入雨水箱内;另一方面,倾斜设置的第二过滤网使得落在其上表面的垃圾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掉落到地面,减少垃圾对第二过滤网的堵塞。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当室外的温度较高时,启动超声波喷雾头,通过排气扇进入室内的气体会先被雾化的水汽降温,然后进入室内,实现室内室外的气体交换;海绵块对进入室内的气体进行吸水处理,使得这部分气体湿度不会太大;雨水箱和水泵的配合使用,节省了水资源,提高了雨水资源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来展示排气孔的剖视图。图3是用来展示凸沿,以及水泵的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11、排气扇;2、安装口;3、喷雾头;4、吸水件;41、海绵块;42、集水箱;43、排水管;5、排气孔;6、第一过滤网;7、雨水箱;8、水泵;81、连接管;9、第二过滤网;10、凸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通风结构。参照图1、图2,包括墙体1,以及安装于墙体1顶部的排气扇11,墙体1顶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用于安装排气扇11的安装口2,排气扇11将室内室外的气体进行交换,使得室内的空气质量更高;在实施例中,安装口2靠近室外的一侧设有与水源连接的喷雾头3,当室外的气温较高时,喷雾头3喷射出的水会对气体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气体会对室内进行降温,以减少空调设备的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由于经过降温的气体湿度较高,室内家具容易受潮霉变,所以安装口2靠近室内的一端设有吸水件4,吸水件4包括能对进入室内的气体进行吸水的海绵块41,以及位于海绵块41下方的集水箱42,集水箱42开口朝上,且集水箱42嵌设于墙体1上,集水箱42底部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排水管43,同时,集水箱42上端设有用于支撑海绵块41的第一过滤网6,当室外的温度较高时,打开喷雾头3,部分室外的气体在排气扇11的引导下准备进入室内,喷射的水会与这部分气体进行接触,并对这部分气体进行降温,海绵块41会再对这部分气体进行吸水处理,当海绵块41吸收的水较多时,海绵块41上的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过滤网6进入到集水箱42内,最后通过排水管43排到室外,减少水滴顺着墙体1侧壁流到室内的情况发生。参照图2、图3,在实施例中,集水箱42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凸沿10,在安装的时候,第一过滤网6可以直接放置于凸沿10上侧,然后再将海绵块41放置于第一过滤网6上侧,方便工作人员对海绵块41的安装与拆卸;在实施例中,海绵块41的相对两侧分别与集水箱42相对一侧抵接,使得集水箱42能对海绵块41起到限位的作用,减少海绵块41被风吹动的情况发生。为了更好将室内室外的气体进行交换,海绵块41上设有多个排气孔5,进入室内的部分气体会先经过与排气孔5内侧壁接触,被海绵块41吸水,以减少湿度,再进入室内;更优的,排气孔5的气体流通路径长度大于海绵块41相对两侧之间的距离长度,在实施例中,排气孔5的进气口的位置高度高于排气孔5的出气口,在制造的时候,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将排气孔5的气体流通路径变成蛇形通道,以增加气体与海绵块41的接触面积,使得对降温后的气体起到更好的吸水除湿效果。墙体1靠近室外的一侧设有雨水箱7,雨水箱7开口朝上,且雨水箱7的开口处位置高度低于安装口2的最下端位置,排水管43与雨水箱7连通,使得雨水箱7既能在下雨天时,收集雨水,又能对集水箱42内的水进行收集,在实施例中,雨水箱7内安装有水泵8,水泵8通过连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通风结构,包括墙体(1),以及安装在所述墙体(1)顶部的排气扇(1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扇(11)安装在所述墙体(1)沿水平方向开设的安装口(2)内,所述安装口(2)内安装有与水源连接的喷雾头(3),且所述安装口(2)靠近室内的一端上设有对经过喷雾头(3)降温处理后的气体进行吸水的吸水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通风结构,包括墙体(1),以及安装在所述墙体(1)顶部的排气扇(1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扇(11)安装在所述墙体(1)沿水平方向开设的安装口(2)内,所述安装口(2)内安装有与水源连接的喷雾头(3),且所述安装口(2)靠近室内的一端上设有对经过喷雾头(3)降温处理后的气体进行吸水的吸水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头(3)为超声波喷雾头(3),所述吸水件(4)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口(2)靠近室内的一端上的海绵块(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件(4)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口(2)上且开口朝上的集水箱(42),所述海绵块(41)位于所述集水箱(42)上方,所述集水箱(42)底部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排水管(4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莹林晓滨黄爱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榕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