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取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555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取暖装置,包括暖炉,所述暖炉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与收纳槽活动连接,所述暖炉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风向槽,所述风向槽内部设置有导风框,所述风向槽内表面两侧靠近上端位置均开设有导向轨,所述导向轨内部活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一端与导风框固定连接,所述导风框靠近下端位置贯穿有转动杆,所述风向槽内表面靠近下端两侧位置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在转动槽内,所述风向槽与导风框活动连接,所述暖炉的内部开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燃料板,所述暖炉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转动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取暖装置
本技术涉及取暖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取暖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定义,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质能则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之一,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第四大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沼气也属于生物质,但是现有的沼气取暖炉,体积较大,使用不方便,不便于家用,而且安全系数较低,自动化程度较低,不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9325848U)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点火自动恒温的生物质取暖炉,包括炉体,炉体的下表面设有支板,炉体的后表面设有进风槽,炉体的后表面设有两个固定条,固定条设置在进风槽的左右两侧,固定条的中部设有挡板,挡板的左右侧表面均设有滑条,固定条的左右侧表面均设有与滑条相对应的滑槽,挡板与固定条滑动连接,挡板与进风槽前后对应设置,炉体的内部设有固定框,固定框的侧表面设有连接块,本自动点火自动恒温的生物质取暖炉,结构牢固,稳定耐用,可以便于移动,给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体积小,便于家用取暖,安全系数较高,通过单片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自动点火和自动恒温,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生物质暖炉在工作时可以通过鼓风机将燃烧室内的热空气向外吹出,现有的暖炉可以通过调节出风口的风扇来调节风的方向,但是调节的角度存在死角,无法直接吹拂垂直暖炉的区域,此垂直区域使用者可以放置潮湿物件如鞋垫、鞋子和袜子;2.暖炉燃烧一端时间过后,颗粒装的生物质会化成残渣,过多的残渣如果不及时清理,残渣会占用燃烧室的空间,阻碍新的燃料与空气的接触从而降低新生物质的燃烧效率。为此,提出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取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取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取暖装置,包括暖炉,所述暖炉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与收纳槽活动连接,所述暖炉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风向槽,所述风向槽内部设置有导风框,所述风向槽内表面两侧靠近上端位置均开设有导向轨,所述导向轨内部活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一端与导风框固定连接,所述导风框靠近下端位置贯穿有转动杆,所述风向槽内表面靠近下端两侧位置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在转动槽内,且其二者活动连接,所述风向槽与导风框活动连接,所述暖炉的内部开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燃料板,所述暖炉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主动转盘、传动轴、传动杆、磁铁、手摇把手、转动轴、第一传动槽、第二传动槽和从动转盘,所述手摇把手穿过暖炉的外壁,且其后端外表面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手摇把手与暖炉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转盘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转盘的前端外表面开设第一传动槽,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在第一传动槽内,且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槽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后端外表面开设第二传动槽,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在第二传动槽内,且其二者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主动转盘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另一端的后端外表面与从动转盘通过传动轴活动连接,所述燃料板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与从动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燃料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磁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导风框,将其从风向槽内成一定角度拉出,再配合导风框内的导风板使得暖风能正对底面吹拂,使用者可将潮湿的物品放在地面上由暖风吹干,再暖炉内的生物质燃烧一端时间过后,旋转手摇把手将燃料板旋转90度,残渣因为自身重力作用掉落到收纳盒内,将收纳盒从收纳槽内抽出集中处理残渣。优选的,所述主动转盘与从动转盘结构相同,所述从动转盘与传动轴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转盘和燃料板数量均为三组,且二者均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摇把手带动主动转盘旋转,由传动杆提供动力的传输,摇动手摇把手转动转盘旋转同时从动转盘旋转将燃料板旋转90度。优选的,所述燃料板截面呈Z形结构,且其为金属材质,所述燃料板的长度大于燃烧室的宽度,所述燃烧室与燃料板活动连接,收纳盒的宽度大于燃料板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Z形结构的金属燃料板通过磁铁边边相扣,使其在正常使用时三组燃料板拼成一个整体。优选的,所述导风框内部有可转动导风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旋转的导风板配合导风框可以将暖风吹拂的方向改为垂直底面的方向。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第一传动槽和第二传动槽均为T形结构,所述转动轴为工字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轴固定在结构内部且能旋转。优选的,所述导向轨为圆弧形,所述导向轨与导风框相互匹配,且导向轨两端为闭合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导风框通过转动杆、转动槽、导向槽和导向块的配合能顺畅的转动,并且使其在使用时不会掉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暖炉的前端外表面开设风向槽,风向槽内活动连接导风框,导风框靠近下端的位置贯穿转动杆,风向槽内表面靠近底端的两侧均开设转动槽该转动杆长度大于导风框的长度,转动杆的两端延伸至转动槽内,且转动杆与转动槽活动连接,使用者在拉动导风框时,导风框可以利用转动槽对转动杆的限制作用围绕转动杆做圆周运动风向槽内表面靠近上端两侧位置均开设导向槽,导向槽内活动连接导向块,导向块又与导风框固定连接,导向槽的弧度等于导风框的运动轨迹,导向块在导向槽内滑动,导向槽的存在限制了导风框的运动范围。通过在暖炉前端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的转动结构,转动结构主要包括主动转盘、从动转盘、传动轴和转动轴等,使用者转动手摇把手,手摇把手穿过暖炉外壁带动主动转盘旋转,同时从动转盘通过传动杆传来的动力也同步转动,与从动转盘固定连接的燃料板在突破磁铁的磁力后随之转动,将原来燃料板旋转90度,燃料板上的残渣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收纳盒内,清理完残渣后反向旋转手摇把手,再将燃料板通过磁力吸附到一起组成一个整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风框和暖炉的结合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旋转结构和收纳槽的结合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旋转结构和暖炉的结合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放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暖炉;2、收纳盒;3、收纳槽;4、导风框;41、导向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取暖装置,包括暖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暖炉(1)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收纳槽(3),所述收纳槽(3)内设置有收纳盒(2),所述收纳盒(2)与收纳槽(3)活动连接,所述暖炉(1)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风向槽(5),所述风向槽(5)内部设置有导风框(4),所述风向槽(5)内表面两侧靠近上端位置均开设有导向轨(41),所述导向轨(41)内部活动连接有导向块(43),所述导向块(43)的一端与导风框(4)固定连接,所述导风框(4)靠近下端位置贯穿有转动杆(42),所述风向槽(5)内表面靠近下端两侧位置均开设有转动槽(44),所述转动杆(42)的一端在转动槽(44)内,且其二者活动连接,所述风向槽(5)与导风框(4)活动连接,所述暖炉(1)的内部开设有燃烧室(7),所述燃烧室(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燃料板(9),所述暖炉(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转动结构(8);/n所述转动结构(8)包括主动转盘(81)、传动轴(82)、传动杆(83)、磁铁(84)、手摇把手(85)、转动轴(86)、第一传动槽(87)、第二传动槽(89)和从动转盘(91),所述手摇把手(85)穿过暖炉(1)的外壁,且其后端外表面与传动轴(82)固定连接,所述手摇把手(85)与暖炉(1)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转盘(81)与传动轴(82)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转盘(81)的前端外表面开设第一传动槽(87),所述转动轴(86)的一端在第一传动槽(87)内,且转动轴(86)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槽(87)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83)的后端外表面开设第二传动槽(89),所述转动轴(86)的另一端在第二传动槽(89)内,且其二者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83)的一端与主动转盘(81)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83)另一端的后端外表面与从动转盘(91)通过转动轴(86)活动连接,所述燃料板(9)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与从动转盘(91)固定连接,所述燃料板(9)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磁铁(8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取暖装置,包括暖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暖炉(1)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收纳槽(3),所述收纳槽(3)内设置有收纳盒(2),所述收纳盒(2)与收纳槽(3)活动连接,所述暖炉(1)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风向槽(5),所述风向槽(5)内部设置有导风框(4),所述风向槽(5)内表面两侧靠近上端位置均开设有导向轨(41),所述导向轨(41)内部活动连接有导向块(43),所述导向块(43)的一端与导风框(4)固定连接,所述导风框(4)靠近下端位置贯穿有转动杆(42),所述风向槽(5)内表面靠近下端两侧位置均开设有转动槽(44),所述转动杆(42)的一端在转动槽(44)内,且其二者活动连接,所述风向槽(5)与导风框(4)活动连接,所述暖炉(1)的内部开设有燃烧室(7),所述燃烧室(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燃料板(9),所述暖炉(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转动结构(8);
所述转动结构(8)包括主动转盘(81)、传动轴(82)、传动杆(83)、磁铁(84)、手摇把手(85)、转动轴(86)、第一传动槽(87)、第二传动槽(89)和从动转盘(91),所述手摇把手(85)穿过暖炉(1)的外壁,且其后端外表面与传动轴(82)固定连接,所述手摇把手(85)与暖炉(1)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转盘(81)与传动轴(82)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转盘(81)的前端外表面开设第一传动槽(87),所述转动轴(86)的一端在第一传动槽(87)内,且转动轴(86)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槽(87)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83)的后端外表面开设第二传动槽(8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克平陆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