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其中包括吸盘旋钮、吸盘中盖、吸盘底盘和旋转拉杆;旋转拉杆设置于吸盘底盘的上表面;吸盘中盖设有第一连接孔,吸盘中盖通过第一连接孔与旋转拉杆连接;位于吸盘中盖的上方设有吸盘旋钮,吸盘旋钮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吸盘旋钮通过第二连接孔与旋转拉杆连接;吸盘中盖的上表面设有开口槽,吸盘旋钮的底部设有卡件,吸盘旋钮通过卡件与吸盘中盖的开口槽卡扣连接。有益效果:通过拧动旋动吸盘旋钮,通过吸盘旋钮带动旋转拉杆,将吸盘底盘的中间部位向上拉动使吸盘底盘的底部产生真空,使得吸盘底盘的底部产生较大的负大气压强,形成真空吸力,使得整个吸盘可以紧紧地吸附在对应物体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
本技术涉及吸盘
,特别是一种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抽吸式支持装置(公告号CN101014775B)公开了一种利用真空吸附的吸盘装置,该装置主要利用”接触压力传送件通过与中心件和压紧件的共同作用来保持使中心件与固定表面相分离的拉应力”来达到良好的吸附效果。在该方案中接触压力传送件是与空吸底座一体的,而且接触压力传送件与空吸底座材料一致,都是较软的弹性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压紧件直接压在较软的接触压力传送件上,由于压的过程中接触压力传送件变形较大,压紧件使空吸底座吸附在固定表面上的压力将大打折扣,所以吸盘的吸附力仍然不够强,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其中包括吸盘旋钮、吸盘中盖、吸盘底盘和旋转拉杆;所述旋转拉杆设置于所述吸盘底盘的上表面;所述吸盘中盖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吸盘中盖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旋转拉杆连接;位于所述吸盘中盖的上方设有所述吸盘旋钮,所述吸盘旋钮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吸盘旋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旋转拉杆连接;所述吸盘中盖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开口槽,所述吸盘旋钮的底部设有卡件,所述吸盘旋钮通过所述卡件与所述吸盘中盖的所述开口槽卡扣连接。优选地,上述的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所述旋转拉杆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旋转拉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螺纹配合连接。优选地,上述的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所述吸盘中盖的上表面设有用于隐藏安装线的空槽。优选地,上述的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所述开口槽以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圆心均分设置在所述吸盘中盖的顶部。优选地,上述的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所述吸盘底盘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优选地,上述的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所述吸盘底盘的上表面设有密封环。优选地,上述的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所述的密封环为粘性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在吸盘底盘的中间设置有旋转拉杆,且通过吸盘旋钮设有的第二连接孔与旋转拉杆配合连接,从而使用在时,通过拧动旋动吸盘旋钮,通过吸盘旋钮带动旋转拉杆,将吸盘底盘的中间部位向上拉动使吸盘底盘的底部产生真空,从而使得吸盘底盘的底部产生较大的负大气压强,形成真空吸力,使得整个吸盘可以紧紧地吸附在对应物体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爆炸图。其中:吸盘旋钮11、吸盘中盖12、吸盘底盘13、旋转拉杆14、第一连接孔15、开口槽16、空槽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3所示,一种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其中包括吸盘旋钮11、吸盘中盖12、吸盘底盘13和旋转拉杆14;旋转拉杆14设置于吸盘底盘13的上表面;吸盘中盖12设有第一连接孔15,吸盘中盖12通过第一连接孔15与旋转拉杆14连接;位于吸盘中盖12的上方设有吸盘旋钮11,吸盘旋钮1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吸盘旋钮11通过第二连接孔与旋转拉杆14连接;吸盘中盖12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开口槽16,吸盘旋钮11的底部设有卡件,吸盘旋钮11通过卡件与吸盘中盖12的开口槽16卡扣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吸盘中盖12压紧吸盘底盘13周边,防止吸盘底盘13周边变形而漏气,无法形成真空,由于在吸盘底盘13的中间设置有旋转拉杆14,且通过吸盘旋钮11设有的第二连接孔与旋转拉杆14配合连接,从而在使用时,通过拧动旋动吸盘旋钮11,通过吸盘旋钮11带动旋转拉杆14,将吸盘底盘13的中间部位向上拉动使吸盘底盘13的底部产生真空,从而使得吸盘底盘13的底部产生较大的负大气压强,形成真空吸力,使得整个吸盘可以紧紧地吸附在对应物体表面。值得说明的是,其中旋转拉杆14的外壁设有外螺纹,第二连接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旋转拉杆14与第二连接孔螺纹配合连接;由于旋转拉杆14外壁设有的外螺纹与第二连接孔的内螺纹螺纹配合连接,这样的设计从而实现对吸盘底盘13向上提拉增加负大气压强的功能。一些实施例中的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其中吸盘中盖12的上表面设有用于隐藏安装线的空槽17;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安装线裸露在外,影响整个吸盘的美观。本实施例中的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其中开口槽16以第二连接孔的圆心均分设置在吸盘中盖12的顶部;这样的设计使得卡件可以更好的与开口槽16卡接。本实施例中的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其中吸盘底盘13采用橡胶材质制成;采用橡胶材质使得吸附效果更好,且需要说明的是,吸盘底盘13中间厚周边为薄边的设计结构,周边薄的部分,在使用过程中吸盘底盘13周边不会因为内部压强变大而变形,从而导致内部空气泄漏使吸盘脱落;厚的部分,因厚度大可以产生较大的材料塑性变形,从而形成品较大的真空吸力。本实施例中的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其中吸盘底盘13的上表面设有密封环;通过设有密封环,从而可以确保外部空气不能进入真空区域,使得该真空室区域的真空度很高,使得吸盘能够长久地吸附在对应物体上而不脱落。本实施例中的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其中的密封环为粘性胶;采用粘性胶使得整个密封环的密封效果更好。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旋钮、吸盘中盖、吸盘底盘和旋转拉杆;/n所述旋转拉杆设置于所述吸盘底盘的上表面;所述吸盘中盖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吸盘中盖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旋转拉杆连接;/n位于所述吸盘中盖的上方设有所述吸盘旋钮,所述吸盘旋钮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吸盘旋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旋转拉杆连接;/n所述吸盘中盖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开口槽,所述吸盘旋钮的底部设有卡件,所述吸盘旋钮通过所述卡件与所述吸盘中盖的所述开口槽卡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旋钮、吸盘中盖、吸盘底盘和旋转拉杆;
所述旋转拉杆设置于所述吸盘底盘的上表面;所述吸盘中盖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吸盘中盖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旋转拉杆连接;
位于所述吸盘中盖的上方设有所述吸盘旋钮,所述吸盘旋钮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吸盘旋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旋转拉杆连接;
所述吸盘中盖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开口槽,所述吸盘旋钮的底部设有卡件,所述吸盘旋钮通过所述卡件与所述吸盘中盖的所述开口槽卡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力强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拉杆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长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好怡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