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盖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23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缸盖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气缸盖包括缸盖本体,所述缸盖本体上形成有上冷却腔、下冷却腔和连通所述上冷却腔与所述下冷却腔的连接腔,所述上冷却腔与所述下冷却腔均通过铸造成型,所述连接腔通过加工成型。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缸盖,在铸造过程中分别使用上型芯和下型芯使缸盖本体上形成不连通的上冷却腔和下冷却腔,再通过加工连接腔使上冷却腔和下冷却腔连通,从而避免上冷却腔与下冷却腔在铸造时直接连通造成的两个冷却腔连接处产生铸造缺陷,另外,采用加工成型的连接腔还可以精确保证底板的厚度,进而控制气缸盖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缸盖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本技术属于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气缸盖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内燃机强化程度、轻量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对气缸盖的冷却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气缸盖的冷却水套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为铸造上水套与铸造下水套结合的形式,该形式的冷却水套在铸造时上水套与下水套的拼接处容易产生铸造缺陷;另一种为铸造上水套与加工成型下水套结合的形式,该形式的冷却水套的下水套由实体加工而成,难以保证气缸盖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提现有气缸盖冷却水套存在铸造缺陷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包括缸盖本体,所述缸盖本体上形成有上冷却腔、下冷却腔和连通所述上冷却腔与所述下冷却腔的连接腔,所述上冷却腔与所述下冷却腔均通过铸造成型,所述连接腔通过加工成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缸盖,在铸造过程中分别使用上型芯和下型芯使缸盖本体上形成不连通的上冷却腔和下冷却腔,再通过加工连接腔使上冷却腔和下冷却腔连通,从而避免上冷却腔与下冷却腔在铸造时直接连通造成的两个冷却腔连接处产生铸造缺陷,另外,采用加工成型的连接腔还可以精确保证底板的厚度,进而控制气缸盖的冷却效果。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缸盖,还可以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冷却腔环绕喷油器孔或喷油器衬套布置,所述下冷却腔环绕多个气门孔布置,所述连接腔包括多个连接孔,所述多个连接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气门孔之间的鼻梁区,每个所述连接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冷却腔和所述下冷却腔。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气门孔环绕所述喷油器孔设置,所述气门孔包括两个进气门孔和两个排气门孔,所述两个进气门孔相邻设置,所述两个排气门孔相邻设置,设置在所述两个进气门孔之间所述鼻梁区的所述连接孔的直径小于其余任一所述连接孔的直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孔由所述缸盖本体的边缘沿着一个所述鼻梁区的延长线向所述上冷却腔的方向加工通孔而形成。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缸盖本体上还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加工孔,所述加工孔沿着所述鼻梁区的延长线布置,所述加工孔的一端位于所述缸盖本体的所述边缘,所述加工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下冷却腔。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缸盖本体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加工孔中。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缸盖本体设有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设置在所述下冷却腔中,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对应气缸盖垫片的压波位置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缸盖本体还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结构,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结构环绕所述喷油器孔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缸盖本体还设有第三加强结构,所述第三加强结构布置在所述下冷却腔中,所述第三加强结构由所述气缸盖本体的边缘向所述排气门孔延伸。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气缸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在铸造过程中分别使用上型芯和下型芯使缸盖本体上形成不连通的上冷却腔和下冷却腔,再通过加工连接腔使上冷却腔和下冷却腔连通,从而避免上冷却腔与下冷却腔在铸造时直接连通造成的两个冷却腔连接处产生铸造缺陷,另外,采用加工成型的连接腔还可以精确保证底板的厚度,进而控制气缸盖的冷却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气缸盖的整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汽缸盖未设有喷油器衬套的整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A-A截面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气缸盖的整体结构的第一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气缸盖的整体结构的第二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气缸盖的局部剖视示意图。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100:气缸盖、101:第一加强结构、102:第二加强结构、103:第三加强结构;10:缸盖本体、11:上冷却腔、12:连接腔、121:连接孔、13:下冷却腔、14:喷油器孔、15:喷油器衬套、16:气门孔、161:进气门孔、162:排气门孔、163:导管孔、17:鼻梁区、18:加工孔、19:密封件、110:进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缸盖100,气缸盖100包括缸盖本体10,缸盖本体10上形成有上冷却腔11、下冷却腔13和连通上冷却腔11与下冷却腔13的连接腔12,上冷却腔11与下冷却腔13均通过铸造成型,连接腔12通过加工成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包括缸盖本体,所述缸盖本体上形成有上冷却腔、下冷却腔和连通所述上冷却腔与所述下冷却腔的连接腔,所述上冷却腔与所述下冷却腔均通过铸造成型,所述连接腔通过加工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包括缸盖本体,所述缸盖本体上形成有上冷却腔、下冷却腔和连通所述上冷却腔与所述下冷却腔的连接腔,所述上冷却腔与所述下冷却腔均通过铸造成型,所述连接腔通过加工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却腔环绕喷油器孔布置,所述下冷却腔布置在多个气门孔周围,所述连接腔包括多个连接孔,所述多个连接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气门孔之间的鼻梁区,每个所述连接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冷却腔和所述下冷却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气门孔环绕所述喷油器孔设置,所述气门孔包括两个进气门孔和两个排气门孔,所述两个进气门孔相邻设置,所述两个排气门孔相邻设置,设置在所述两个进气门孔之间所述鼻梁区的所述连接孔的直径小于其余任一所述连接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孔由所述缸盖本体的边缘沿着一个所述鼻梁区的延长线向所述上冷却腔的方向加工通孔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李书召董付超冯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