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5200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包括:主体,其具有供连续油管穿过的穿孔;左滑杆,沿左右方向滑动密封装配在主体上,左滑杆连接有第一导线;右滑杆,沿左右方向滑动密封装配在主体上,右滑杆连接有第二导线,左滑杆和右滑杆的相对端均设有扶正件,扶正件用于扶正穿孔内的连续油管;电源,其正极与第一、第二导线中的其中一个连接,其负极与第一、第二导线中的另一个连接;报警器,设置在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上;所述扶正件具有导电接触部,所述左滑杆和右滑杆上均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向相应滑杆施加朝向连续油管的弹作用力,在连续油管从两个扶正件之间脱出后,两个扶正件的导电接触部接触以形成导电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连续油管作业已广泛应用在油气田钻井、完井、压裂、射孔、带压作业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应用在带压作业、水平井、大斜度井施工作业中优势明显。使用连续油管作业同常规油管作业相比具有减少作业时间、减少地层伤害、降低工程成本,作业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油田应用的连续油管起下作业深度需要计数器计量,因井况、油管拉伸等因素造成计数器误差较大或失灵,在起出作业时不能精确掌握和控制连续油管的起出长度,使得连续油管起至井口阀门位置不能第一时间带压关井,作业井容易发生溢流、井涌,甚至井喷事故,增加了连续油管作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起连续油管时,因计数器误差或失灵而导致作业井容易发生事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中的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包括:主体,其具有供连续油管穿过的穿孔,穿孔的上部用于与防喷装置连接,穿孔的下部用于与井口油管头连接;左滑杆,沿左右方向滑动密封装配在主体上,左滑杆导电连接有第一导线;右滑杆,沿左右方向滑动密封装配在主体上,右滑杆导电连接有第二导线,左滑杆和右滑杆的相对端均导电连接有扶正件,扶正件用于与连续油管绝缘接触,以扶正穿孔内的连续油管;电源,其正极与第一、第二导线中的其中一个连接,其负极与第一、第二导线中的另一个连接;报警器,设置在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上;所述扶正件具有导电接触部,所述左滑杆和右滑杆上均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向相应滑杆施加朝向连续油管的弹作用力,在连续油管从两个扶正件之间脱出后,两个扶正件的导电接触部接触以形成导电回路。有益效果是:由于扶正件与连续油管绝缘接触,以扶正穿孔内的连续油管,在连续油管脱出之前,不会形成导电回路,在连续油管从两个扶正件之间脱出后,两个扶正件的导电接触部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接触以形成导电回路,报警器开始报警,以提醒作业人员连续油管到井口,连续油管操作手立即减速或刹车,保证连续油管不会太快飞出井口,避免了连续油管事故。优选地,所述扶正件为弧形的扶正板。有益效果是:扶正板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较好的对连续油管扶正。优选地,所述扶正板与相应滑杆可拆连接。有益效果是:便于扶正板与相应滑杆的拆装。优选地,所述扶正板的内侧面设有绝缘层,所述扶正板的两端面构成导电接触部。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在连续油管脱出之前,有利于扶正板与连续油管绝缘接触,在连续油管脱出之后,有利于形成导电回路。优选地,所述左滑杆的左端设有左操作板,右滑杆的右端设有右操作板,以便于相应滑杆的拉出。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便于滑杆的拉出,以便于下次连续油管的起管。优选地,所述左滑杆和右滑杆上均设有绝缘密封套,以实现相应滑杆沿左右方向滑动密封装配在主体上。有益效果是:绝缘密封套既能实现密封,又能实现相应滑杆与主体的绝缘。优选地,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优选地,所述报警器为报警灯。优选地,所述报警器设置有两类,其中一类为蜂鸣器,另一类为报警灯。有益效果是:通过报警灯亮灯和蜂鸣器鸣叫,能更好的提醒连续油管操作手立即减速或刹车。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相应滑杆上的压簧。有益效果是:压簧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到主体内。上述各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单独采用,在能够组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两个以上方案任意组合,组合形成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具体描述,以此形式包含在本专利的记载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应用在井口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1-注入头;102-防喷器;103-防喷管;104-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105-井口油管头;106-连续油管;107-防喷盒;1-左操作板;2-密封圈;3-左滑杆;4-压簧;5-左扶正板;6-右扶正板;7-上连接部;8-右滑杆;9-右操作板;10-主体;11-下连接部;12-第二导线;13-蜂鸣器;14-电源;15-报警灯;16-第一导线;17-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可能出现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中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的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104包括主体10,主体10包括上连接部7和下连接部11,上连接部7用于与防喷管103的下端连接,下连接部11用于与井口油管头105的上端连接。本实施例中,上连接部7和下连接部11均为法兰结构,以便于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的拆装。本实施例中,主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其具有供连续油管穿过的穿孔,穿孔的上部用于与防喷装置连接,穿孔的下部用于与井口油管头连接;/n左滑杆,沿左右方向滑动密封装配在主体上,左滑杆导电连接有第一导线;/n右滑杆,沿左右方向滑动密封装配在主体上,右滑杆导电连接有第二导线,左滑杆和右滑杆的相对端均导电连接有扶正件,扶正件用于与连续油管绝缘接触,以扶正穿孔内的连续油管;/n电源,其正极与第一、第二导线中的其中一个连接,其负极与第一、第二导线中的另一个连接;/n报警器,设置在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上;/n所述扶正件具有导电接触部,所述左滑杆和右滑杆上均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向相应滑杆施加朝向连续油管的弹作用力,在连续油管从两个扶正件之间脱出后,两个扶正件的导电接触部接触以形成导电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其具有供连续油管穿过的穿孔,穿孔的上部用于与防喷装置连接,穿孔的下部用于与井口油管头连接;
左滑杆,沿左右方向滑动密封装配在主体上,左滑杆导电连接有第一导线;
右滑杆,沿左右方向滑动密封装配在主体上,右滑杆导电连接有第二导线,左滑杆和右滑杆的相对端均导电连接有扶正件,扶正件用于与连续油管绝缘接触,以扶正穿孔内的连续油管;
电源,其正极与第一、第二导线中的其中一个连接,其负极与第一、第二导线中的另一个连接;
报警器,设置在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上;
所述扶正件具有导电接触部,所述左滑杆和右滑杆上均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向相应滑杆施加朝向连续油管的弹作用力,在连续油管从两个扶正件之间脱出后,两个扶正件的导电接触部接触以形成导电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件为弧形的扶正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油管井口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板与相应滑杆可拆连接。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权杨俊涛乐和美江子凤杨文波王国栋孙香梅杨丽姜旭王强业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