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05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涉及建筑领域,所述砖体中部上方有设置有凸块,所述砖体中部下方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槽,所述砖体前端面开设有两组贯穿砖体的隔热孔,所述凸块中部开设有第一承重孔,所述砖体下方左右对称开设有第二承重孔。该砖体开设有隔热孔、第一承重孔和第二承重孔,在有效减少了土资源的同时,增大了该砖的承重能力,同时隔热孔的设计使得该砖体的隔热保温性能较好;凸块与通槽的设计,使得增加了两块砖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砖体间粘接的更加牢固,使用体验感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
技术介绍
我国生产的多孔砖在使用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承重砖,多孔小孔;另一类为非承重的隔热填充墙用砖,大孔。市场上的多孔砖主要指混凝土多孔砖和烧结多孔砖两种。混凝土多孔砖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以破碎的建筑垃圾、工业矿渣为主要骨料加水搅拌、成型、养护制成的一种多排小孔的混凝土砖,并有适当的配砖,孔洞率≥30%,铺浆面为半盲孔,属于非粘土、非烧结性的块材;而烧结多孔砖主要是以粘土、页岩、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成型、焙烧而成的多孔砖,孔洞率≥1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孔洞分布面大且均匀,主要适用于承重墙体材料。传统的红砖为实心砖体,实心砖一般是以粘土、页岩以及粉煤灰为主要材料,这将需要消耗大量的土资源,砖体密度比较大,相同的建筑体积需要耗用更多的砖体,实心砖的热导系数较大,因此,使用上述实心砖的建筑体隔热效果较差。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中部上方有设置有凸块,所述砖体中部下方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槽,所述砖体前端面开设有两组贯穿砖体的隔热孔,所述凸块中部开设有第一承重孔,所述砖体下方左右对称开设有第二承重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块的长度与砖体的长度一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块的宽为砖体宽的二分之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槽与凸块的配合为间隙配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承重孔的截面形状为正三角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承重孔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承重孔的截面面积之和为凸块上端面面积的二分之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孔的截面面积之和为砖体前端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传统的红砖为实心砖体,实心砖一般是以粘土、页岩以及粉煤灰为主要材料,这将需要消耗大量的土资源,砖体密度比较大,相同的建筑体积需要耗用更多的砖体,实心砖的热导系数较大,因此,使用上述实心砖的建筑体隔热效果较差;该砖体开设有隔热孔、第一承重孔和第二承重孔,在有效减少了土资源的同时,增大了该砖的承重能力,同时隔热孔的设计使得该砖体的隔热保温性能较好;凸块与通槽的设计,使得增加了两块砖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砖体间粘接的更加牢固,使用体验感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的A-A结构剖视图;图4为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的B-B结构剖视图;图5为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砖体、2-凸块、3-通槽、4-隔热孔、5-第一承重孔、6-第二承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5,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包括砖体1,所述砖体1中部上方有设置有凸块2,所述砖体1中部下方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槽3,所述砖体1前端面开设有两组贯穿砖体1的隔热孔4,所述凸块2中部开设有第一承重孔5,所述砖体1下方左右对称开设有第二承重孔6。所述凸块2的长度与砖体1的长度一致。所述凸块2的宽为砖体1宽的二分之一。所述通槽3与凸块2的配合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承重孔5的截面形状为正三角形。所述第二承重孔6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承重孔5的截面面积之和为凸块2上端面面积的二分之一。所述隔热孔4的截面面积之和为砖体1前端面面积的四分之一。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5,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包括砖体1,所述砖体1中部上方有设置有凸块2,所述砖体1中部下方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槽3,所述砖体1前端面开设有两组贯穿砖体1的隔热孔4,所述凸块2中部开设有第一承重孔5,所述砖体1下方左右对称开设有第二承重孔6。所述凸块2的长度与砖体1的长度一致。所述凸块2的宽为砖体1宽的二分之一。所述通槽3与凸块2的配合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承重孔5的截面形状为正三角形。所述第二承重孔6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承重孔5的截面面积之和为凸块2上端面面积的二分之一。所述隔热孔4的截面面积之和为砖体1前端面面积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二承重孔6的截面面积之和为第一承重孔5截面面积之和的四分之三。实施例三:请参阅图1-5,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包括砖体1,所述砖体1中部上方有设置有凸块2,所述砖体1中部下方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槽3,所述砖体1前端面开设有两组贯穿砖体1的隔热孔4,所述凸块2中部开设有第一承重孔5,所述砖体1下方左右对称开设有第二承重孔6。所述凸块2的长度与砖体1的长度一致。所述凸块2的宽为砖体1宽的二分之一。所述通槽3与凸块2的配合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承重孔5的截面形状为正三角形。所述第二承重孔6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承重孔5的截面面积之和为凸块2上端面面积的二分之一。所述隔热孔4的截面面积之和为砖体1前端面面积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二承重孔6的截面面积之和为第一承重孔5截面面积之和的四分之三。所述隔热孔4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包括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中部上方有设置有凸块(2),所述砖体(1)中部下方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槽(3),所述砖体(1)前端面开设有两组贯穿砖体(1)的隔热孔(4),所述凸块(2)中部开设有第一承重孔(5),所述砖体(1)下方左右对称开设有第二承重孔(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重混凝土多孔砖,包括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中部上方有设置有凸块(2),所述砖体(1)中部下方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槽(3),所述砖体(1)前端面开设有两组贯穿砖体(1)的隔热孔(4),所述凸块(2)中部开设有第一承重孔(5),所述砖体(1)下方左右对称开设有第二承重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重混凝土多孔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的长度与砖体(1)的长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承重混凝土多孔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的宽为砖体(1)宽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重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英陈保华刘红彦周寅飞
申请(专利权)人:易县兴发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