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97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包括多根锚杆组件和沿着基坑四周内壁布置的支护桩,锚杆组件随机的贯穿支护桩之后插入基坑土体以内,锚杆组件包括钢绞线和中空状锚管,锚管伸入基坑土体以内的里端安装有承接头,锚管暴露于支护桩外表面的外端设置为锚头,钢绞线容纳于锚管内并且迂回缠绕在承接头与锚头之间至少一圈,锚管与钢绞线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水泥砂浆。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支护桩对基坑内壁土体进行防护,通过向支护桩内插入锚杆组件,在支护桩内插入加强筋,使基坑土体与支护桩连接为一体,增强了支护效果,提升了安全性,当基坑工程施工结束后,通过凿除混凝土可取出加强筋和钢绞线,有利于节省钢铁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指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埋设桩基或修建地下室、埋设地下管道等,常常需要挖掘基坑,同时,在各种地下工程中也需要挖掘基坑,在基坑挖掘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基坑土体出现坍塌则需要对基坑进行支护作业,现有的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一般采用排桩支护、桩撑、桩锚、排桩悬臂、地下连续墙支护、水泥挡土墙、土钉墙、喷锚支护等方式,现有的支护结构形式多种多样,需要采用大量的混凝土和钢结构构件,而在基坑工程施工完毕以后,这些钢结构构件往往伸入基坑土体以内无法取出后重新投入应用,从而造成对钢铁资源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包括多根锚杆组件和沿着基坑四周内壁布置的支护桩,所述锚杆组件随机的贯穿所述支护桩之后插入基坑土体以内,所述锚杆组件包括钢绞线和中空状锚管,所述锚管伸入基坑土体以内的里端安装有承接头,所述锚管暴露于所述支护桩外表面的外端设置为锚头,所述钢绞线容纳于锚管以内并且该钢绞线迂回缠绕在所述承接头与锚头之间至少一圈,所述锚管与钢绞线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水泥砂浆。所述锚管的材质是聚乙烯。所述锚管内还布置有若干个导向架,所述缠绕在所述承接头与锚头之间的钢绞线还经掠该导向架。相邻两个导向架间距不超过2m。所述支护桩数量为多根,并且所述支护桩是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还包括多根加强筋,每根加强筋分别插入随机选择的任意一根支护桩内。所述加强筋是H型钢。所述加强筋是沿着竖直方向布置于所述支护桩内的。所述支护桩数量为多根,所有支护桩左右相连组成防渗帷幕,防渗帷幕俯视投影为封闭环形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支护桩对基坑内壁土体进行防护,通过向支护桩内插入锚杆组件,使基坑土体与支护桩连接为一体,增强了支护效果,提升了安全性,此外,还通过在支护桩内插入加强筋进一步增强了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有效防止基坑土体出现崩塌,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内,另外,当基坑工程施工结束后,通过凿除支护桩内部分混凝土即可将加强筋拔出,凿除填充在锚管内的水泥砂浆则可将钢绞线取出,从而在保证基坑土体支护稳定的前提条件下,取出钢绞线、加强筋等钢结构构件以备重新投入应用,有利于节省钢铁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锚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锚杆组件,2-支护桩,3-基坑,4-加强筋,11-钢绞线,12-锚管,13-承接头,14-锚头,15-水泥砂浆,16-导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包括多根锚杆组件1和沿着基坑3四周内壁布置的支护桩2,锚杆组件1随机的贯穿支护桩2之后插入基坑3土体以内,锚杆组件1包括钢绞线11和中空状锚管12,锚管12伸入基坑3土体以内的里端安装有承接头13,锚管12暴露于支护桩2外表面的外端设置为锚头14,钢绞线11容纳于锚管12以内并且该钢绞线11迂回缠绕在承接头13与锚头14之间至少一圈,锚管12与钢绞线11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水泥砂浆15。进一步地,优选锚管12的材质是聚乙烯。在基坑工程施工结束后,锚管12可不从基坑土体内取出,聚乙烯在土体内容易降解,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危害。另外,锚管12内还布置有若干个导向架16,缠绕在承接头13与锚头14之间的钢绞线11还经掠该导向架16。优选相邻两个导向架16间距不超过2m。此外,支护桩2数量为多根,并且支护桩2是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还包括多根加强筋4,每根加强筋4分别插入随机选择的任意一根支护桩2内。加强筋4是H型钢。加强筋4是沿着竖直方向布置于支护桩2内的。支护桩2数量为多根,所有支护桩2左右相连组成防渗帷幕,防渗帷幕俯视投影为封闭环形形状。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支护桩对基坑内壁土体进行防护,通过向支护桩内插入锚杆组件,使基坑土体与支护桩连接为一体,增强了支护效果,提升了安全性,此外,还通过在支护桩内插入加强筋进一步增强了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有效防止基坑土体出现崩塌,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内,另外,当基坑工程施工结束后,通过凿除支护桩内部分混凝土即可将加强筋拔出,凿除填充在锚管内的水泥砂浆则可将钢绞线取出,从而在保证基坑土体支护稳定的前提条件下,取出钢绞线、加强筋等钢结构构件以备重新投入应用,有利于节省钢铁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锚杆组件(1)和沿着基坑(3)四周内壁布置的支护桩(2),所述锚杆组件(1)随机的贯穿所述支护桩(2)之后插入基坑(3)土体以内,所述锚杆组件(1)包括钢绞线(11)和中空状锚管(12),所述锚管(12)伸入基坑(3)土体以内的里端安装有承接头(13),所述锚管(12)暴露于所述支护桩(2)外表面的外端设置为锚头(14),所述钢绞线(11)容纳于锚管(12)以内并且该钢绞线(11)迂回缠绕在所述承接头(13)与锚头(14)之间至少一圈,所述锚管(12)与钢绞线(11)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水泥砂浆(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锚杆组件(1)和沿着基坑(3)四周内壁布置的支护桩(2),所述锚杆组件(1)随机的贯穿所述支护桩(2)之后插入基坑(3)土体以内,所述锚杆组件(1)包括钢绞线(11)和中空状锚管(12),所述锚管(12)伸入基坑(3)土体以内的里端安装有承接头(13),所述锚管(12)暴露于所述支护桩(2)外表面的外端设置为锚头(14),所述钢绞线(11)容纳于锚管(12)以内并且该钢绞线(11)迂回缠绕在所述承接头(13)与锚头(14)之间至少一圈,所述锚管(12)与钢绞线(11)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水泥砂浆(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管(12)的材质是聚乙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管(12)内还布置有若干个导向架(16),所述缠绕在所述承接头(13)与锚头(14)之间的钢绞线(11)还经掠该导向架(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坤万廷荣刘璇张思斌覃鹤周雨婷施正阳赵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