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城市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477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城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和处理装置,所述污水池和处理装置设置为连接关系,污水池的内部固定安装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可以分别过滤掉废水中不同体积的垃圾以及其他污物,过滤掉的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处理装置内进行处理工作,所述处理装置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生物降解,不但出水水质稳定,水质高品质,可以对废水深度净化,吸附装置可以吸附掉水中残留的细菌等微生物,鼓风机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然后通过消毒装置对水质进行消毒工作,保证水质的安全性,本实用可以将城市中的废水进行净化等处理,通过处理装置将废水进行彻底处理,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确保了水质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城市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相关废水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城市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污水按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其中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集中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网系统,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其水量水质明显具有昼夜周期性和季节周期变化的特点;工业废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重,因城市工业生产规模和水平而不同,可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其中往往含有腐蚀性、有毒、有害、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因此,工业废水必须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方能排入生活污水系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水量以及两者的比例决定着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技术和处理程度;城市径流污水是雨雪淋洗城市大气污染物和冲洗建筑物、地面、废渣、垃圾而形成的。这种污水具有季节变化和成分复杂的特点,在降雨初期所含污染物甚至会高出生活污水多倍。而不管在什么时候,对生活的污水进行处理工作都是对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然而现在很多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下,有的时候还会造成泄漏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更严重的侵害,处理不好的水若流进人们的家庭内,或者人们使用的水不达标,不但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危害,严重的甚至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水的处理装置要十分严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城市废水处理装置,针对上述情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下,不但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危害,严重的甚至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城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和处理装置设置为连接关系,所述污水池的内部固定安装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所述第一格栅与第二格栅之间设置有第一集水池,所述第一集水池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水池,所述污水池的顶端右侧设置安装有集水管道,所述处理装置的右侧底端设置安装有进水管,且污水池和处理装置通过进水管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格栅的网口设置为大口结构,且第二格栅设置为小结构模式。优选的,所述处理装置设置分为五个内部空间,分别是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好氧池以及操作间,且为固定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调节池内部设置安装给药装置,且所述给药装置内添加的材料为微生物絮凝剂材料。优选的,所述反应池设置在调节池的右侧,所述反应池的内部前端设置安装抽水泵,所述反应池的内部中间固定安装膜组件装置,且所述膜组件装置设置为MBR膜。优选的,所述沉淀池设置在反应池的右侧,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固定安装扶梯,所述沉淀池的底端设置安装污泥提升泵。优选的,所述好氧池设置在沉淀池的右侧,且好氧池的内部左端固定安装吸附装置,且所述吸附装置设置为活性炭吸附模式,所述吸附装置的右侧固定安装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固定安装鼓风机。优选的,所述操作间设置在好氧池的右侧,所述操作间的前端固定安装电控柜,所述电控柜的后端设置安装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的上端设置安装出水管,所述操作间的右侧设置安装保护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城市废水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一种新型城市废水处理装置,设置有污水池和处理装置两部分,污水池内设置有两个格栅,并且格栅的网口设置大小不一,可以分别过滤掉废水中不同体积的垃圾以及其他污物,过滤掉的垃圾还可以进行后续的统一处理,提高效率,污水池和处理装置通过进水管相连接,过滤掉的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处理装置内进行处理工作,在处理装置设置分为五个内部空间,分别是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好氧池以及操作间,调节池内部设置安装给药装置,且所述给药装置内添加的材料为微生物絮凝剂材料,微生物絮凝剂主要成分是微生物菌体或其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适用范围广、絮凝活性高、安全无害且易生物降解的特性,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生物降解,并且没有二次污染,反应池的内部中间固定安装膜组件装置,且所述膜组件装置设置为MBR膜,不但出水水质稳定,水质高品质,可以对废水深度净化,具有固液分离特性,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沉淀池设置在反应池的右侧,设置有污泥提升泵,可以将废水中分离出的污泥等污物进行提取,保证水质的纯净化,设置有扶梯还可以方便对内部进行检查和维修工作,防止堵塞,好氧池内安装吸附装置,吸附掉水中残留的细菌等微生物,并且安装鼓风机,提供氧气,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然后通过消毒装置对水质进行消毒工作,保证水质的安全性,达到标准后进行出水工作,本实用可以将城市中的废水进行净化等处理,通过处理装置将废水进行彻底处理,最后设置有消毒装置可以对水质进行消毒,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确保了水质的安全,并且还减少了占地使用的面积。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城市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处理装置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处理装置后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污水池;2、第一集水池;3、第二集水池;4、第一格栅;41、第二格栅;5、集水管道;6、调节池;7、给药装置;8、反应池;9、膜组件装置;10、抽水泵;11、沉淀池;12、扶梯;13、污泥提升泵;14、好氧池;15、吸附装置;16、水泵;17、消毒装置;18、鼓风机;19、操作间;20、保护门;21、电控柜;22、出水管;23、进水管;24、处理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城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1和处理装置24,所述污水池1和处理装置24设置为连接关系,所述污水池1的内部固定安装第一格栅4和第二格栅41,所述第一格栅4与第二格栅41之间设置有第一集水池2,第一格栅4的网口设置为大口结构,且第二格栅41设置为小结构模式,可以分别过滤掉废水中不同体积的垃圾以及其他污物,过滤掉的垃圾还可以进行后续的统一处理,提高效率,所述第一集水池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水池3,所述污水池1的顶端右侧设置安装有集水管道5,所述处理装置24的右侧底端设置安装有进水管23,且污水池1和处理装置24通过进水管23相连接,过滤掉的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处理装置内进行处理工作。所述处理装置24设置分为五个内部空间,分别是调节池6、反应池8、沉淀池11、好氧池14以及操作间19,且为固定连接结构,所述调节池6内部设置安装给药装置7,且所述给药装置7内添加的材料为微生物絮凝剂材料,微生物絮凝剂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城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1)和处理装置(24),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和处理装置(24)设置为连接关系,所述污水池(1)的内部固定安装第一格栅(4)和第二格栅(41),所述第一格栅(4)与第二格栅(41)之间设置有第一集水池(2),所述第一集水池(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水池(3),所述污水池(1)的顶端右侧设置安装有集水管道(5),所述处理装置(24)的右侧底端设置安装有进水管(23),且污水池(1)和处理装置(24)通过进水管(2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城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1)和处理装置(24),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和处理装置(24)设置为连接关系,所述污水池(1)的内部固定安装第一格栅(4)和第二格栅(41),所述第一格栅(4)与第二格栅(41)之间设置有第一集水池(2),所述第一集水池(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水池(3),所述污水池(1)的顶端右侧设置安装有集水管道(5),所述处理装置(24)的右侧底端设置安装有进水管(23),且污水池(1)和处理装置(24)通过进水管(2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栅(4)的网口设置为大口结构,且第二格栅(41)设置为小结构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24)设置分为五个内部空间,分别是调节池(6)、反应池(8)、沉淀池(11)、好氧池(14)以及操作间(19),且为固定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城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6)内部设置安装给药装置(7),且所述给药装置(7)内添加的材料为微生物絮凝剂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心星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