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4747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包括浮床,所述浮床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前后相连的浮台,浮台均低于水面,浮台之间相互连接,浮台包括供植物生长的基质层,基质层上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若干种植坑;其中的一个浮台还包括有供水鸟休憩、繁殖的休憩繁殖平台,休憩繁殖平台的顶部高于水面,休憩繁殖平台底部的基质层中设置有低矮植物种植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多个浮台相连并设置坡度和上下落差可实现水质多级净化,植物配置可增加浮岛物种多样性,浮岛可设置在狭窄河道的中部,以减少人类干扰,为水鸟营造湿地生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属于环境生态领域。
技术介绍
水文和植被是水鸟生境的两大要素。水文要素包括水质、水深、水位等,不同类别的水鸟对水深的要求不同。植被能够为水鸟提供食物、遮蔽和繁衍筑巢的场所。人工湿地可以依据水鸟栖息地特征进行特定设计,对水体进行净化,配置丰富的植被,以满足水鸟生存需求。生态浮岛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的人工浮岛。生态浮岛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净化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提高水体透明度,同时生态浮岛还能恢复水体生态系统,为鸟类、水生植物的繁衍提供场所。人工浮岛框架常见材质有竹木、椰子纤维、泡沫、塑料、橡胶、藤草、苇席等。浮岛上面栽植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茭白、水葱、美人蕉、千屈菜等。除净化水质等功能,还可以为鱼类提供产卵附着基质,为鱼类、水生昆虫和水鸟提供栖息生境,美化湿地景观。但目前生态浮岛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建设中,由于经验不足,会受到浮岛材料本身缺陷、季节因素的影响。目前现有的生态浮岛还不能满足水质多重净化和多种水鸟共存的需求。目前生态浮岛被广泛应用于鸟类栖息地营造,如《一种鸟类栖息型生态浮岛设施》(专利号:201820310054.1)设计的生态浮岛浮床包括顶台和斜坡,并在浮床中部设置了饵台,浮床顶部设置了人工鸟巢。《一种人工湿地生态浮岛》(专利号:201920121364.3)设计的人工湿地生态浮岛浮体的底部左右两侧设置了活动支撑柱,支撑柱上套接有弹簧且底部设置有减震座,使生态浮岛能够根据不同的水深调整装置的悬浮高度,提高了净化水质的效果,也能够根据植物不同周期的长势使植物得到固定,减少植物倒伏和折断的可能,提高了植物的存活率。《一种湿地生态修复浮岛》(专利号:201820907237.1)的生态浮岛包括透明罩、培栽机构,实现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快速修复。《一种湿地生态修复浮岛装置》(专利号:201920504172.0)包括箱体、泡沫、滑竿、沉石、封口板、挡框,沉石在重力的作用下稳定的置于水底,通过滑竿于固定套的连接使箱体可根据水位的高低一致浮于水面,两个固定套在箱体下部设置使箱体保持平衡。生态浮岛目前主要包括传统生态浮岛和组合式生态浮岛,多为平面铺设,通过植被拦截或其他物理方式减缓水流以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目前的生态浮岛技术还不能实现水体多级净化和营造多级水深生境的问题,尚不能很好的解决水质净化和水鸟类湿地生境营造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湿地浅水区提供一种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实现水质多级净化和水鸟类湿地生境营造,其结构合理。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包括浮床,所述浮床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前后相连的浮台,浮台均低于水面,浮台之间相互连接,浮台包括供植物生长的基质层,基质层上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若干种植坑;其中的一个浮台还包括有供水鸟休憩、繁殖的休憩繁殖平台,休憩繁殖平台的顶部高于水面,休憩繁殖平台底部的基质层中设置有低矮植物种植坑。所述的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浮床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前后相连并具有上下落差和坡度的位置相对较高的浮台与位置相对较低浮台,浮台之间设置有角度可调节的连接杆,浮台之间通过所述的连接杆相互连接。所述的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浮台下面设有用于固定浮台的固定桩。进一步地,所述的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所述基质层上铺设有鹅卵石以增加透水性。进一步地,所述的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所述种植坑填充有种植土或栽培基质,种植坑里种植有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的多种植物;所述休憩繁殖平台上种植有以草类为主的低矮植物,并结合其他陆生植物,为鸟类提供休憩、繁殖场所。植物可以配置荷花、睡莲、千屈菜、芦苇、香蒲、风车草、菖蒲、狐尾藻、苜蓿草、茅草等。所述的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优选地,所述休憩繁殖平台设置在所述浮台的中部以减少人为干扰。进一步地,所述的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所述休憩繁殖平台由若干鹅卵石、泥土和低矮植物和其他陆生植物组成;所述位置相对较低的浮台包括有供水鸟休憩、繁殖的休憩繁殖平台;休憩繁殖平台也可以设置到位置相对较高的浮台上。所述的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其中,所述浮台的外观可以是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所述的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如果无需设置浮台上下落差和坡度,浮台之间的连接可为铰链连接,也可将浮床拆分成多个单独浮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其结构合理,多个浮台相连并设置坡度和上下落差可实现水质多级净化,植物配置可增加浮岛物种多样性,浮岛可设置在狭窄河道的中部,以减少人类干扰,为水鸟营造湿地生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其中,1-浮台;2-种植坑;3-鹅卵石;4-基质层;5-连接杆;6-固定桩;7-低矮植物;8-休憩繁殖平台;9-植物;10-低矮植物种植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来进一步阐明本技术,但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仅仅作示例说明。请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包括浮床,浮床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前后相连并具有上下落差和坡度的浮台1组成,本实施例中,浮床为位置相对较高的浮台1和位置相对较低的浮台1两个浮台1组成,浮台1之间设置有可调节角度的连接杆5。位置相对较高的浮台1设施包括供植物生长的基质层4,基质层4上铺设有鹅卵石3以增加透水性,同时设置若干种植坑2,种植植物9;位置相对较低的浮台1设施除具有位置相对较高的浮台的全部设施外,还包括供水鸟休憩、繁殖的休憩繁殖平台8,休憩繁殖平台8由若干鹅卵石3、泥土和低矮植物7和其他陆生植物组成,休憩繁殖平台8顶部高于水面,休憩繁殖平台8底部的基质层中设置有低矮植物种植坑10,休憩繁殖平台8设置在浮台1的中部以减少人为干扰。为增加浮岛的抗风能力,浮台1下设置固定桩6.浮台1均低于水面,为鸟类营造滨水环境,鸟类可以在浮台1上休憩、捕食。浮台1设置上下落差和坡度可以为水鸟营造不同水深的生存环境,浮台1间的落差和坡度可以根据铺设本装置的水文条件,利用连接杆5进行调节。浮台1上的种植坑2填充种植土或栽培基质,种植的植物9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多种植物相结合可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同时为鸟类提供必要的遮蔽空间和栖息场所。休憩繁殖平台8种植的低矮植物7以草类为主,结合其他陆生植物,为鸟类提供休憩、繁殖场所。植物9可以配置荷花、睡莲、千屈菜、芦苇、香蒲、风车草、菖蒲、狐尾藻、苜蓿草、茅草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无需设置浮台1上下落差和坡度,浮台1之间的连接可为铰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包括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前后相连的浮台,浮台均低于水面,浮台之间相互连接,浮台包括供植物生长的基质层,基质层上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若干种植坑;其中的一个浮台还包括有供水鸟休憩、繁殖的休憩繁殖平台,休憩繁殖平台的顶部高于水面,休憩繁殖平台底部的基质层中设置有低矮植物种植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包括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前后相连的浮台,浮台均低于水面,浮台之间相互连接,浮台包括供植物生长的基质层,基质层上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若干种植坑;其中的一个浮台还包括有供水鸟休憩、繁殖的休憩繁殖平台,休憩繁殖平台的顶部高于水面,休憩繁殖平台底部的基质层中设置有低矮植物种植坑。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前后相连并具有上下落差和坡度的位置相对较高的浮台与位置相对较低的浮台,浮台之间设置有角度可调节的连接杆,浮台之间通过所述的连接杆相互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下面设有用于固定浮台的固定桩。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生态浮岛营造水鸟生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层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征王文杰蒋卫国陈坤李咏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