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中水回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自清洗的中水回用超滤装置,包括超滤箱、第一电磁阀、第一电机、滤膜和第二电磁阀,所述超滤箱的左上方安装有第一电磁阀,且超滤箱的右上方固定有加压箱,所述加压箱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后方连接有安装块,所述超滤箱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推动板的底端内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超滤箱的左侧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超滤箱的下方内侧安装有滤膜,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右上方固定有反洗管,所述限位杆的末端铰接有挤压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自清洗,避免长久使用后影响过滤效果,且能够给装置内部进行稳定供压,而且方便对清理出的杂质进行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清洗的中水回用超滤装置
本技术属于中水回用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清洗的中水回用超滤装置。
技术介绍
中水回用是一种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去杂后进行重复利用的一项重要技术,能够起到对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和保护的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因此人们对超滤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市面上常见的超滤装置不能够实现自清洗,长久使用后影响过滤效果,且不能够给装置内部进行稳定供压,而且不方便对清理出的杂质进行去除,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自清洗的中水回用超滤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清洗的中水回用超滤装置,旨在解决不能够实现自清洗,长久使用后影响过滤效果,且不能够给装置内部进行稳定供压,而且不方便对清理出的杂质进行去除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自清洗的中水回用超滤装置,包括超滤箱、第一电磁阀、第一电机、滤膜和第二电磁阀,所述超滤箱的左上方安装有第一电磁阀,且超滤箱的右上方固定有加压箱,所述加压箱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上方中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后方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超滤箱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右下方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底端内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超滤箱的左侧连接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末端设置有储杂箱,所述超滤箱的下方内侧安装有滤膜,且超滤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右上方固定有反洗管,且反洗管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末端铰接有挤压块,且挤压块的后方设置有输水管。优选的,所述加压箱的顶端内侧开设有孔状结构,且活动板在加压箱的内侧构成升降结构,并且连接杆贯穿于加压箱的内部,而且活动板与连接杆焊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纵截面呈“T”形结构,且连接杆的顶端内侧开设头槽状结构,并且连接杆与安装块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推动板在螺纹杆的上方构成左右滑动结构,且推动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输送管的长度和宽度,并且推动板和输送管构成封闭结构。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内部与储杂箱的内部相互贯通,且储杂箱的右下方内部与固定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孔洞状结构,并且固定板与超滤箱固定连接呈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输水管与反洗管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且限位杆在反洗管的内侧构成转动结构,并且限位杆的下方设置有凸出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有反洗管和输水管,通过输水管向超滤箱的内部充入清水,在反洗作用下,将沉积在超滤箱内部的杂质冲至固定板下方,便于提供自清洗,并手动向后挤压限位杆与挤压块,使得弹性结构的输水管闭合,并转动限位杆,使其在凸出状结构的作用下与反洗管卡合,对挤压块进行限位,将输水管进行封闭,便于操作和超滤装置的使用;2、设置有活动板和安装块,通过启动第一电机,使得安装块转动,且安装块与连接杆卡合连接,并且连接杆的顶端内侧开设有槽状结构,因此在安装块转动作用下,能够使得连接杆带动活动板在加压箱的内侧往复升降,且加压箱的顶端内侧开设有孔状结构,避免在活动板上移时对超滤箱内部气压产生影响,并且能够给装置内部进行稳定供压,提高过滤效果;3、设置有固定板和螺纹杆,在自清洗的过程中,在内部呈孔洞状结构的固定板的作用下,将清洗出的杂质阻拦在其下方,并启动第二电机,在螺纹杆的转动作用下,使得推动板向左移动,从而便于将飘浮在固定板下方的杂质通过输送管收集至储杂箱的内部,方便对清理出的杂质进行去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推动板与螺纹杆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反洗管与限位杆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杆与安装块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超滤箱、2-第一电磁阀、3-加压箱、4-活动板、5-连接杆、6-安装块、7-第一电机、8-固定板、9-推动板、10-螺纹杆、11-第二电机、12-输送管、13-储杂箱、14-滤膜、15-第二电磁阀、16-反洗管、17-限位杆、18-挤压块、19-输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清洗的中水回用超滤装置技术方案:包括超滤箱1、第一电磁阀2、加压箱3、活动板4、连接杆5、安装块6、第一电机7、固定板8、推动板9、螺纹杆10、第二电机11、输送管12、储杂箱13、滤膜14、第二电磁阀15、反洗管16、限位杆17、挤压块18和输水管19,超滤箱1的左上方安装有第一电磁阀2,且超滤箱1的右上方固定有加压箱3,加压箱3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板4,且活动板4的上方中部安装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顶端后方连接有安装块6,且安装块6与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相连接,超滤箱1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固定板8,且固定板8的右下方连接有推动板9,推动板9的底端内部连接有螺纹杆10,且螺纹杆10与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相连接,超滤箱1的左侧连接有输送管12,且输送管12的末端设置有储杂箱13,超滤箱1的下方内侧安装有滤膜14,且超滤箱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5,第二电磁阀15的右上方固定有反洗管16,且反洗管16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17,限位杆17的末端铰接有挤压块18,且挤压块18的后方设置有输水管19。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箱3的顶端内侧开设有孔状结构,且活动板4在加压箱3的内侧构成升降结构,并且连接杆5贯穿于加压箱3的内部,而且活动板4与连接杆5焊接。进一步的,通过活动板4在加压箱3内侧的往复升降,从而便于对超滤箱1中进行稳定供压。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杆5的纵截面呈“T”形结构,且连接杆5的顶端内侧开设头槽状结构,并且连接杆5与安装块6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进一步的,通过连接杆5顶端内侧开设的矩形槽状结构,方便在安装块6转动时,带动连接杆5往复升降。在本实施方式中,推动板9在螺纹杆10的上方构成左右滑动结构,且推动板9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输送管12的长度和宽度,并且推动板9和输送管12构成封闭结构。进一步的,通过推动板9的左右滑动,能够将杂质收集在储杂箱13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管12的内部与储杂箱13的内部相互贯通,且储杂箱13的右下方内部与固定板8的内部均开设有孔洞状结构,并且固定板8与超滤箱1固定连接呈一体化结构。进一步的,通过内部呈孔洞状结构的固定板8,将清洗除的杂质均阻拦在固定板8的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输水管19与反洗管16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且限位杆17在反洗管16的内侧构成转动结构,并且限位杆17的下方设置有凸出状结构。进一步的,通过输水管19,能够将清水注入超滤箱1中,使得装置具有自清洗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清洗的中水回用超滤装置,包括超滤箱(1)、第一电磁阀(2)、第一电机(7)、滤膜(14)和第二电磁阀(15),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箱(1)的左上方安装有第一电磁阀(2),且超滤箱(1)的右上方固定有加压箱(3),所述加压箱(3)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板(4),且活动板(4)的上方中部安装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顶端后方连接有安装块(6),且安装块(6)与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超滤箱(1)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固定板(8),且固定板(8)的右下方连接有推动板(9),所述推动板(9)的底端内部连接有螺纹杆(10),且螺纹杆(10)与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超滤箱(1)的左侧连接有输送管(12),且输送管(12)的末端设置有储杂箱(13),所述超滤箱(1)的下方内侧安装有滤膜(14),且超滤箱(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5),所述第二电磁阀(15)的右上方固定有反洗管(16),且反洗管(16)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17),所述限位杆(17)的末端铰接有挤压块(18),且挤压块(18)的后方设置有输水管(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清洗的中水回用超滤装置,包括超滤箱(1)、第一电磁阀(2)、第一电机(7)、滤膜(14)和第二电磁阀(15),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箱(1)的左上方安装有第一电磁阀(2),且超滤箱(1)的右上方固定有加压箱(3),所述加压箱(3)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板(4),且活动板(4)的上方中部安装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顶端后方连接有安装块(6),且安装块(6)与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超滤箱(1)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固定板(8),且固定板(8)的右下方连接有推动板(9),所述推动板(9)的底端内部连接有螺纹杆(10),且螺纹杆(10)与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超滤箱(1)的左侧连接有输送管(12),且输送管(12)的末端设置有储杂箱(13),所述超滤箱(1)的下方内侧安装有滤膜(14),且超滤箱(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5),所述第二电磁阀(15)的右上方固定有反洗管(16),且反洗管(16)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17),所述限位杆(17)的末端铰接有挤压块(18),且挤压块(18)的后方设置有输水管(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清洗的中水回用超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箱(3)的顶端内侧开设有孔状结构,且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敏,袁浩杰,汤先贵,陈远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聚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