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70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吊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包括:竖杆,所述竖杆转动设置于工程船的甲板上;挂杆,所述挂杆垂直设置于所述竖杆的顶端;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设置于所述挂杆的端部;卷拉组件,所述卷拉组件设置于所述竖杆上;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卷拉组件上,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轮组件,其中,所述卷拉组件用于对所述牵引绳进行收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竖杆穿插过舷墙顶板转动设置在甲板上,平时不用的时候可以收放在舷侧,平行于舷墙摆放,不占地方,节约空间,利用滑轮组件的形式,改变力的方向,结构简单,方便人员操作,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
本技术涉及吊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
技术介绍
吊机是船舶上的常用设备,用于起吊物质。目前船舶上安装的吊机只有在吊装物质的时候才会使用,其余时候都是闲置着的,而且传统的吊机起吊设备结构复杂且笨重,占用的空间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以解决目前船舶上安装的吊机只有在吊装物质的时候才会使用,其余时候都是闲置着的,而且传统的吊机起吊设备结构复杂且笨重,占用的空间很大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包括:竖杆,所述竖杆转动设置于工程船的甲板上,位于所述工程船的甲板的上部设有舷墙顶板,所述竖杆穿过所述舷墙顶板;挂杆,所述挂杆垂直设置于所述竖杆的顶端;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设置于所述挂杆的端部;卷拉组件,所述卷拉组件设置于所述竖杆上;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卷拉组件上,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轮组件,挂钩,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和所述挂钩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卷拉组件用于对所述牵引绳进行收放。可选地,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和所述竖杆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的另一端和所述挂杆固定连接。可选地,还包括限位法兰、限位插销和拉链,所述限位法兰固定套设于所述竖杆外侧,所述拉链的一端和所述限位插销连接,所述拉链的另一端和所述舷墙顶板连接,所述限位插销依次穿插过所述限位法兰和所述舷墙顶板。可选地,所述滑轮组件包括耳板、卸扣和定滑轮,所述耳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挂杆端部,所述卸扣的一端和所述耳板固定连接,所述卸扣的另一端和所述定滑轮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穿过所述定滑轮。可选地,所述卷拉组件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手动绞车所述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竖杆上,所述牵引绳固定连接于所述手动绞车上。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甲板上的下套管,所述下套管的周侧壁设置有加强板筋,所述加强板筋和所述甲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穿过所述舷墙顶板转动设置于所述下套管内。可选地,所述限位法兰和所述舷墙顶板之间设置有橡胶板。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吊机的竖杆转动设置在甲板上,在吊机闲置的时候可以将吊机转动至平行于舷墙摆放,不占地方,节约空间,并且吊机利用滑轮组件的形式,改变力的方向,结构简单,方便人员操作,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3是图1的B处结构放大图;图4是图1的C处结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的工作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7是图5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00、舷墙顶板,200、甲板,1、竖杆,2、挂杆,3、滑轮组件,31、耳板,32、卸扣,33、定滑轮,4、卷拉组件,41、底座,42、手动绞车,5、牵引绳,6、挂钩,7、加强杆,8、限位法兰,9、限位插销,10、拉链,11、下套管,12、加强板筋,13、橡胶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方位作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是指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包括:竖杆1,所述竖杆1转动设置于工程船的甲板200上,位于所述工程船的甲板200的上部设有舷墙顶板100,所述竖杆1穿过所述舷墙顶板100;挂杆2,所述挂杆2垂直设置于所述竖杆1的顶端;滑轮组件3,所述滑轮组件3设置于所述挂杆2的端部;卷拉组件4,所述卷拉组件4设置于所述竖杆1上;牵引绳5,所述牵引绳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卷拉组件4上,所述牵引绳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轮组件3,挂钩6,所述牵引绳5的另一端和所述挂钩6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卷拉组件4用于对所述牵引绳5进行收放。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挂杆伸出舷墙顶板外侧,挂杆顶端设置滑轮组件,牵引绳穿过滑轮组件,利用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原理,通过卷拉组件对牵引绳的收放实现对货物的起吊,整个吊机可以旋转,平时不用的时候可以收放在舷侧,平行于舷墙摆放,不占地方,节约空间,使用时此吊机可以进行转动,使用灵活,转动幅度可以很大(范围可达343°),操作方便快捷。一种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还包括加强杆7,所述加强杆7的一端和所述竖杆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7的另一端和所述挂杆2固定连接,由于挂杆和竖杆垂直连接,在挂杆起吊货物时,挂杆和竖杆的连接处受力较大,容易发生断裂,在竖杆和挂杆之间设置加强杆,进而提高竖杆和挂杆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整个吊机的载重能力,最大拉力为300KG。一种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还包括限位法兰8、限位插销9和拉链10,所述限位法兰8固定套设于所述竖杆1外侧,本实施例中,限位法兰贴合舷墙顶板设置,所述拉链10的一端和所述限位插销9连接,所述拉链10的另一端和所述舷墙顶板100连接,所述限位插销9依次穿插过所述限位法兰8和所述舷墙顶板100以对所述竖杆1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当吊机不用的时候,就将吊架旋转至挂杆和舷墙平行的位置,然后通过限位插销依次穿插过所述限位法兰8和所述舷墙顶板100以对所述竖杆1进行限位,避免竖杆自由转动,使其收纳在舷墙一侧,节约空间,通过设置拉链,避免限位插销用后容易丢失的问题,使用方便。所述滑轮组件3包括耳板31、卸扣32和定滑轮33,所述耳板31固定设置于所述挂杆2端部,所述卸扣32的一端和所述耳板31固定连接,所述卸扣32的另一端和所述定滑轮33固定连接,定滑轮通过卸扣设置在挂杆端部,在定滑轮损坏是,便于及时更换定滑轮。所述牵引绳5穿过所述定滑轮33,牵引绳的自由端穿过定滑轮并连接有挂钩,利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的原理起吊货物。所述卷拉组件4包括底座41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手动绞车42,所述底座41固定设置于所述竖杆1上,所述牵引绳5固定连接于所述手动绞车42上,本实施例中,利用手动绞车对牵引绳收放,进而起吊货物,一人或两人即可启用,安装起来也简单,后期维护和保养很简单经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竖杆(1),所述竖杆(1)转动设置于工程船的甲板(200)上,位于所述工程船的甲板(200)的上部设有舷墙顶板(100),所述竖杆(1)穿过所述舷墙顶板(100);/n挂杆(2),所述挂杆(2)垂直设置于所述竖杆(1)的顶端;/n滑轮组件(3),所述滑轮组件(3)设置于所述挂杆(2)的端部;/n卷拉组件(4),所述卷拉组件(4)设置于所述竖杆(1)上;/n牵引绳(5),所述牵引绳(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卷拉组件(4)上,所述牵引绳(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轮组件(3);/n挂钩(6),所述牵引绳(5)的另一端和所述挂钩(6)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卷拉组件(4)用于对所述牵引绳(5)进行收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杆(1),所述竖杆(1)转动设置于工程船的甲板(200)上,位于所述工程船的甲板(200)的上部设有舷墙顶板(100),所述竖杆(1)穿过所述舷墙顶板(100);
挂杆(2),所述挂杆(2)垂直设置于所述竖杆(1)的顶端;
滑轮组件(3),所述滑轮组件(3)设置于所述挂杆(2)的端部;
卷拉组件(4),所述卷拉组件(4)设置于所述竖杆(1)上;
牵引绳(5),所述牵引绳(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卷拉组件(4)上,所述牵引绳(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轮组件(3);
挂钩(6),所述牵引绳(5)的另一端和所述挂钩(6)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卷拉组件(4)用于对所述牵引绳(5)进行收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杆(7),所述加强杆(7)的一端和所述竖杆(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7)的另一端和所述挂杆(2)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船上的可旋转式吊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法兰(8)、限位插销(9)和拉链(10),所述限位法兰(8)固定套设于所述竖杆(1)外侧,所述拉链(10)的一端和所述限位插销(9)连接,所述拉链(10)的另一端和所述舷墙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芬杨云峰李成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星际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