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装拆和运输的电梯施工平台,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主框架、提升机构、踏板组件、护栏组件和顶盖组件;其中,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中,所述踏板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主框架的上端连接,所述护栏组件的下端插接所述踏板组件的外周,所述顶盖组件的下端插接所述护栏组件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电梯施工平台的零部件预先组合为组件的实施方式,使得电梯施工平台易于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且便于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装拆和运输的电梯施工平台
本技术涉及电梯施工平台
,具体涉及一种易于装拆和运输的电梯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电梯进行安装时,需要相关的操作人员在电梯井中进行安装时,需要先安装电梯施工平台,电梯施工平台用于运载操作人员和相应的安装工具到达操作高度,以便操作人员安全地进行电梯安装。现有的电梯施工平台需要将零部件运输到施工地点,在施工地点进行现场安装。由于电梯施工平台的零部件以及连接结构较多,使得电梯施工平台进行安装和拆卸时的难度较大,且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安装和拆卸,使得安装和拆卸效率较低,延误电梯的安装施工进度。同时,在零部件较多不便于搬运。为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电梯施工平台,以降低安装和拆卸难度,减少安装和拆卸时间的电梯施工平台,提高电梯的安装效率,且便于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电梯施工平台安装难度较大且安装时间较长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将电梯施工平台的零部件预先组合实现模块化,从而提高电梯安装施工效率的,易于装拆和运输的电梯施工平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技术所述一种易于装拆和运输的电梯施工平台,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主框架、提升机构、踏板组件、护栏组件和顶盖组件;其中,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中,所述踏板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主框架的上端连接,所述护栏组件的下端插接所述踏板组件的外周,所述顶盖组件的下端插接所述护栏组件的上端。优选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板、提升机和限重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和限重装置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提升机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板的两侧,两个所述限重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提升机的上端。优选地,所述主框架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伸缩部,所述上伸缩部可沿着所述上横梁伸出或收缩。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下伸缩部,所述下伸缩部可沿着所述下横梁伸出或收缩。进一步地,所述上伸缩部和所述下伸缩部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导轮。优选地,所述主框架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踏板组件与所述下横梁的两端部之间。优选地,所述主框架与所述踏板组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护栏组件与所述踏板组件提供螺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易于装拆和运输的电梯施工平台,其通过将零部件预先组合,分别形成主框架、提升机构、踏板组件、护栏组件和顶盖组件,使得零部件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容易丢失,降低运输难度和运输成本。此外,由于本技术采用较为简单的连接结构,使得安装和拆卸的过程所需时间显著减少,能有效地降低电梯安装过程中,电梯施工平台的安装以及拆卸的时间,从而使操作人员能更快地进行电梯安装,显著地提高电梯安装的执行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图2是本技术的图3是本技术的图中:1-主框架、11-上横梁、111-上伸缩部、12-下横梁、121-下伸缩部、13-连接杆;2-提升机构、21-提升板、22-提升机、23-限重装置;3-踏板组件;4-护栏组件;5-顶盖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记载中,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以及“中间”等用语,仅为了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技术实施例中如有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如图1~图3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易于装拆和运输的电梯施工平台的优选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易于装拆和运输的电梯施工平台,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主框架1、提升机22构2、踏板组件3、护栏组件4和顶盖组件5。其中,提升机22构2设置在主框架1中,踏板组件3的下表面与主框架1的上端连接,护栏组件4的下端插接踏板组件3的外周,顶盖组件5的下端插接护栏组件4的上端。本技术创造性地通过将电梯施工平台的零部件预先进行组合,形成易于安装和拆卸的结构,只需将主框架1、提升机22构2、踏板组件3、护栏组件4和顶盖组件5五个组件进行组合安装。同时,在安装的过程中,较多地通过插接的方式,在保证稳固程度的同时,使用较少的连接件进行连接,降低运输过程中连接件遗失的风险,整体组件数量少,组合程度较高,从而便于运输。本技术所述的主框架1包括上横梁11和下横梁12,上横梁11的中部连接提升机22构2的上端,下横梁12的中部连接提升机22构2的下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地,主框架1还包括连接杆13,四根连接杆13分别设置在踏板组件3与下横梁12的两端部之间,连接杆13倾斜设置,连接杆13的一端通过螺栓与下横梁12的端部固定连接,连接杆1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踏板组件3的四个角固定连接。连接杆13的设置能使提升组件在主框架1中的连接更为稳固。本实施例优选地,上横梁11的两个端部设置有上伸缩部111,上伸缩部111的一端嵌入到上横梁11中,使得上伸缩部111可沿着上横梁11滑动以实现伸缩;下横梁12的两个端部设置有下伸缩部121,下伸缩部121的一端嵌入到下横梁12中,使下伸缩部121可沿着下横梁12滑动以实现伸缩。通过设置上伸缩部111和下伸缩部121,使得电梯施工平台可安装在不同宽度的环境中,以便于进行不同尺寸的电梯安装。进一步地,上伸缩部111的端部和下伸缩部121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导轮,导轮用于与电梯施工平台的外部支架连接,对电梯施工平台在提升过程中进行导向,确保电梯施工平台沿竖直方向提升。本技术所述的提升机22构2包括提升板21、提升机22和限重装置23。提升板21竖直设置,提升机22连接在提升板21的表面,限重装置23设置在提升机22的上端。外部支架的钢丝绳穿过提升机22,使提升机22可沿着外部支架的钢丝绳提升并电动电梯施工平台整体提升,限重装置23能提高电梯施工平台提升的精度,从而提高电梯的安装精度。优选地,提升机22和限重装置2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提升机22和限重装置23分别设置在提升板21同一表面的两侧,两个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装拆和运输的电梯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主框架、提升机构、踏板组件、护栏组件和顶盖组件;/n其中,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中,所述踏板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主框架的上端连接,所述护栏组件的下端插接所述踏板组件的外周,所述顶盖组件的下端插接所述护栏组件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装拆和运输的电梯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主框架、提升机构、踏板组件、护栏组件和顶盖组件;
其中,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中,所述踏板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主框架的上端连接,所述护栏组件的下端插接所述踏板组件的外周,所述顶盖组件的下端插接所述护栏组件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装拆和运输的电梯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板、提升机和限重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装拆和运输的电梯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机和限重装置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提升机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板的两侧,两个所述限重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提升机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装拆和运输的电梯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框架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于装拆和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仲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安速通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