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467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检测装置,涉及电梯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强力弹簧,强力弹簧远离外箱内壁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轿厢,轿厢与外箱的内壁滑动连接,外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装置,外箱的内壁底部远离信号传输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强力弹簧、信号传输装置、警示灯等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对电梯的超重超载的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信号传输装置更加高灵敏的进行超重反应提示,结构简单,便于后期的维修;通过T形槽、T形块等的配合使用,使轿厢更加稳定的使用,避免了发生严重的晃动,同时限定了轿厢的自由度,使其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轻微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梯检测
,具体来说,特别涉及一种电梯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而在写字楼、居民楼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中,尤其处于上下班高峰期时,电梯的人流量加大,极易造成电梯超载超重的情况,而电梯长时间处于超载超重,对电梯的磨损则会加剧,使电梯的运行不稳定,长时间如此,会造成严重的电梯事故,因此对于电梯的超重超载需要进行检测,而目前的电梯系统中,对超载超重的检测系统均较为复杂,不便于维修,且由于结构复杂,对电梯承载重量的测量也存在较大的误差,导致检测结果不准。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梯检测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电梯检测装置,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远离所述外箱内壁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轿厢,所述轿厢与所述外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装置,所述外箱的内壁底部远离所述信号传输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进一步地,所述外箱1的内壁两侧上部均固定连接有T形槽,所述T形槽滑动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远离所述T形槽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轿厢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双立柱,所述双立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箱的内壁底部,所述双立柱贯穿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箱的内壁底部,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载板,所述载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顶柱,所述顶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箱的内壁底部,所述连杆的下表面远离所述双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探头,所述外箱的内壁底部远离所述双立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感应柱,所述金属探头与所述感应柱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轿厢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强力弹簧、信号传输装置、警示灯等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对电梯的超重超载的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信号传输装置更加高灵敏的进行超重反应提示,结构简单,便于后期的维修;2、本技术通过T形槽、T形块等的配合使用,使轿厢更加稳定的使用,避免了发生严重的晃动,同时限定了轿厢的自由度,使其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轻微位移。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外箱;2、强力弹簧;3、轿厢;4、信号传输装置;5、控制箱;6、T形槽;7、T形块;8、双立柱;9、复位弹簧;10、载板;11、顶柱;12、连杆;13、支撑架;14、金属探头;15、感应柱;16、警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顶”、“中”、“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电梯检测装置,包括外箱1,所述外箱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强力弹簧2,所述强力弹簧2远离所述外箱1内壁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轿厢3,所述轿厢3与所述外箱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装置4,所述外箱1的内壁底部远离所述信号传输装置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5。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外箱1来说,所述外箱1的内壁两侧上部均固定连接有T形槽6,所述T形槽6滑动连接有T形块7,所述T形块7远离所述T形槽6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轿厢3的一侧,从而通过T形槽6、T形块7等的配合作用,对轿厢3进行位置限定,仅可在竖直方向上做轻微的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信号传输装置4来说,所述信号传输装置4包括双立柱8,所述双立柱8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箱1的内壁底部,所述双立柱8贯穿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9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箱1的内壁底部,所述复位弹簧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载板10,所述载板10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顶柱11,所述顶柱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箱1的内壁底部,所述连杆12的下表面远离所述双立柱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探头14,所述外箱1的内壁底部远离所述双立柱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感应柱15,所述金属探头14与所述感应柱15相接触,从而在轿厢3在承载较大的重力后,强力弹簧2会受到较大的重力导致发生形变,进而使轿厢3向下进行轻微的移动,从而使轿厢3的下表面接触到顶柱11的上表面,若继续上人,即增大轿厢3的重量,则强力弹簧2的形变量增大,使轿厢3再次下降,从而使轿厢3向下按压顶柱11,进而带动载板10向下移动,进而使连杆12以支撑架13为中心发生转动,从而使金属探头14脱离感应柱15,当感应柱15感应到金属探头14脱离时,即为超重超载,感应柱15将信号传到控制箱5,经过控制箱5控制警示灯16亮,同时停止电梯关门,当电梯减员后,轿厢3的重量降低,从而强力弹簧2复位,进而使轿厢3复位,同时载板10在复位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复位,进而使金属探头14重新与感应柱15接触,从而使警示灯16停止警示。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电梯是否超重进行检测监控时,当电梯人员过大,导致电梯超载超重时,强力弹簧2会受到较大的重力导致发生形变,进而使轿厢3向下进行轻微的移动,从而使轿厢3的下表面接触到顶柱11的上表面,若继续上人,即增大轿厢3的重量,则强力弹簧2的形变量增大,使轿厢3再次下降,从而使轿厢3向下按压顶柱11,进而带动载板10向下移动,进而使连杆12以支撑架13为中心发生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检测装置,包括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强力弹簧(2),所述强力弹簧(2)远离所述外箱(1)内壁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轿厢(3),所述轿厢(3)与所述外箱(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装置(4),所述外箱(1)的内壁底部远离所述信号传输装置(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检测装置,包括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强力弹簧(2),所述强力弹簧(2)远离所述外箱(1)内壁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轿厢(3),所述轿厢(3)与所述外箱(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装置(4),所述外箱(1)的内壁底部远离所述信号传输装置(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的内壁两侧上部均固定连接有T形槽(6),所述T形槽(6)滑动连接有T形块(7),所述T形块(7)远离所述T形槽(6)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轿厢(3)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装置(4)包括双立柱(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东曹永亮孔令兴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金尚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