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式防撞梁与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356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伸缩式防撞梁与车辆,涉及防撞梁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梁与防撞梁,所述连接梁适于与车体固定连接,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执行机构与第一折叠连杆,所述第一折叠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梁和所述防撞梁铰接式连接,所述执行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折叠连杆和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执行机构适于带动所述第一折叠连杆伸缩以带动所述防撞梁相对于所述连接梁伸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伸缩机构实现所述防撞梁的伸缩功能,通过第一折叠连杆实现折叠收缩,自动程度与收缩程度高,并对第一折叠连杆的收缩进行控制,提高第一折叠连杆展开后的固定程度,提高防撞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伸缩式防撞梁与车辆
本技术涉及真空车防撞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伸缩式防撞梁与车辆。
技术介绍
真空车又名真空抽污车与真空吸污车,是利用真空负压原理将干料或湿料吸入车载储存容器,通常而言,真空吸污车包括驱动行走的车体与存储污物的罐体,罐体设置在车体上方,罐体尾部凸出部分最大不能超出防撞梁最外部400mm。目前,真空车的防撞梁一般采用固定式的结构,防撞梁无法进行伸缩变型,对于存在倾倒物料功能的真空车,防撞梁无法进行收缩变型容易与倾倒的上装体(如罐体)发生结构干涉,轻则导致倾倒的上装体倾倒的物料倾倒在防撞梁上而发生污染,严重时倾倒的上装体与防撞梁相撞而造成结构的损坏,多数情况下由于防撞梁结构强度较高而造成上装体损坏,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防撞梁不具备伸缩功能,安全性不高,使用与维修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伸缩式防撞梁,包括连接梁与防撞梁,所述连接梁适于与车体固定连接,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执行机构与第一折叠连杆,所述第一折叠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梁和所述防撞梁铰接式连接,所述执行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折叠连杆和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执行机构适于带动所述第一折叠连杆伸缩以带动所述防撞梁相对于所述连接梁伸缩。本技术所述的伸缩式防撞梁,通过伸缩机构能够实现所述防撞梁的收缩功能,并通过第一折叠连杆实现折叠收缩,收缩程度高;同时通过执行机构带动第一折叠连杆伸缩,同时对第一折叠连杆的收缩进行控制,提高第一折叠连杆展开后的固定程度,提高防撞梁的安全性。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至少有两组,至少两组所述伸缩机构均匀设置于所述连接梁与所述防撞梁之间。本技术所述的伸缩式防撞梁,所述连接梁、所述防撞梁与所述第一折叠连杆形成四边形结构,在完全收缩时更加节省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叠连杆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子连杆与第二子连杆,所述第一子连杆与所述连接梁铰接式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杆与所述防撞梁铰接式连接,所述执行机构与所述第一子连杆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连杆靠近所述第二子连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子连杆靠近所述第一子连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适于与所述第二通孔重合,当所述第一折叠连杆伸缩时,所述第一子连杆与所述第二子连杆的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一子连杆与所述连接梁的转动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子连杆与所述防撞梁的转动连接处适于呈三角形分布,在所述伸缩机构完全展开时,通过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添加锁定销轴,实现第一子连杆与第二子连杆相对转动的锁定,实现伸缩机构的自锁。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梁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防撞梁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子连杆的一端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与所述连接梁铰接式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杆适于旋转至所述第一凹槽内,收缩程度更高,减小伸缩式防撞梁在收缩后所占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梁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连接梁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子连杆的一端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与所述防撞梁铰接式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杆适于旋转至所述第二凹槽内,收缩程度更高,减小伸缩式防撞梁在收缩后所占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连杆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执行机构的第三凹槽,所述执行机构的一端在所述第三凹槽内与所述第一子连杆转动连接,所述执行机构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与所述连接梁转动连接,所述执行机构适于旋转至所述第三凹槽内,收缩程度更高,减小伸缩式防撞梁在收缩后所占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式防撞梁还包括第二折叠连杆,所述第二折叠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梁和所述防撞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连杆完全展开时与所述第一折叠连杆完全展开时互相平行,第二折叠连杆能够辅助增加连接梁与防撞梁之间的相对固定性。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式防撞梁还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折叠连杆和所述第二折叠连杆铰接式连接,在所述执行机构带动所述第一折叠连杆伸缩时,所述传动杆可以更好的带动所述第二折叠连杆同步伸缩。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以及如上所述的伸缩式防撞梁。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在车辆行驶以及驻停时防撞梁展开以进行保护,而在诸如真空车等车辆的罐体需要排污甚至进行倾倒时,防撞梁收缩以进行避让,提高车辆行驶与工作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伸缩式防撞梁完全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伸缩式防撞梁展开中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伸缩式防撞梁部分展开状轴测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伸缩式防撞梁完全收缩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伸缩式防撞梁完全收缩状轴测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伸缩式防撞梁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连接梁;110-第一转动部;120-第一凹槽;200-防撞梁;210-第二转动部;220-第二凹槽;300-伸缩机构;310-执行机构;311-第一转轴;312-第二转轴;320-第一折叠连杆;321-第一子连杆;322-第二子连杆;323-第三转动部;324-第一通孔;325-第二通孔;326-第三凹槽;327-耳板;400-第二折叠连杆;500-传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所指的X轴方向为附图中朝左方向,所述Y轴方向为附图中朝上方向,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真空车又名真空抽污车与真空吸污车,是利用真空负压原理将粪便及液态污物吸入车载储存容器。市面上常见的真空车常用于市政排水道中污水的抽出,通常包括驱动行走的车体与存储污物的罐体。其中存储污物的罐体设有真空装置,罐体的造价成本较高;同时车体为了与罐体匹配固定,车体后挂部分的结构需要特殊定制,因此,车体与罐体的维修成本相对较高。作为一种市政常用的功能性车,在具体施工时多在道路中央停留,因此防撞是真空车必须要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在汽车领域,尤其对于特殊车辆,防撞梁(或称保险杠)多为固定结构,即防撞梁与车体呈固定式连接。其优点在于结构强度高,制备较为简便。然而,对于真空车而言,车体后部上方承载真空罐体,而防撞梁欲起到防撞功能需在后侧突出于车体本身以及罐体的后端,否则防撞梁无法对车体与罐体进行较好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伸缩式防撞梁,包括连接梁(100)与防撞梁(200),所述连接梁(100)适于与车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机构(300),所述伸缩机构(300)包括执行机构(310)与第一折叠连杆(320),所述第一折叠连杆(3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梁(100)和所述防撞梁(200)铰接式连接,所述执行机构(3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折叠连杆(320)和所述连接梁(100)连接,所述执行机构(310)适于带动所述第一折叠连杆(320)伸缩以带动所述防撞梁(200)相对于所述连接梁(100)伸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式防撞梁,包括连接梁(100)与防撞梁(200),所述连接梁(100)适于与车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机构(300),所述伸缩机构(300)包括执行机构(310)与第一折叠连杆(320),所述第一折叠连杆(3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梁(100)和所述防撞梁(200)铰接式连接,所述执行机构(3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折叠连杆(320)和所述连接梁(100)连接,所述执行机构(310)适于带动所述第一折叠连杆(320)伸缩以带动所述防撞梁(200)相对于所述连接梁(100)伸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300)至少有两组,至少两组所述伸缩机构(300)均匀设置于所述连接梁(100)与所述防撞梁(20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连杆(320)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子连杆(321)与第二子连杆(322),所述第一子连杆(321)与所述连接梁(100)铰接式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杆(322)与所述防撞梁(200)铰接式连接,所述执行机构(310)与所述第一子连杆(321)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伸缩式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杆(321)靠近所述第二子连杆(3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324),所述第二子连杆(322)靠近所述第一子连杆(3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325),所述第一通孔(324)适于与所述第二通孔(325)重合,当所述第一折叠连杆(320)伸缩时,所述第一子连杆(321)与所述第二子连杆(322)的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一子连杆(321)与所述连接梁(100)的转动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子连杆(322)与所述防撞梁(200)的转动连接处适于呈三角形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帅吴友勇胡圣登廉光义张泽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