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及防撞工程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435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及防撞工程车,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架、缓冲框架以及动力支撑组件。当工程车在运行时,启动动力支撑组件,将缓冲框架向上翻转90°抬起,便于工程车运行;当工程车暂停,进行施工作业时,关闭动力支撑组件,将缓冲框架向下翻转90°落下,使缓冲框架水平放置于工程车的后端,防止工程车被撞。缓冲框架可沿工程车的运行方向收缩,当工程车暂停,进行施工作业时,后方有车辆来不及刹车撞上缓冲框架时,缓冲框架受力沿着撞击方向收缩进行缓冲,从而抵消车辆的撞击力,可以有效防止工程车被撞;而且可以为后方车辆提供缓冲空间,避免后方车辆及人员出现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及防撞工程车
本技术属于车辆工程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及防撞工程车。
技术介绍
道路施工,例如清扫车或洒水车或浇水车在工作中或因故需要暂时现场停车,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快车道上进行施工作业时,后方车辆行驶速度非常快,部分司机在发现前方施工车辆时,由于刹车不及时或其他原因很容易撞上施工车辆,使后车人员出现人身事故。虽然目前有些施工车辆安装了防撞装置,但是不仅防撞效果差,而且体积过大,使用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及防撞工程车,旨在解决工程车防撞装置防撞效果差,容易致后车的人员出现人身事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包括:连接架,用于安装在工程车的后端;所述连接架具有两组分别位于其两侧且向所述工程车的后方凸出的支撑臂,两个所述支撑臂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旋转轴;缓冲框架,前端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框架用于在受理冲击时收缩变形;以及动力支撑组件,固定在所述连接架上,并且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缓冲框架的前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缓冲框架翻转;其中,所述缓冲框架具有翻转至支撑在地面上的平放状态,还具有翻转至与所述工程车的后端靠近并且远离地面的立起状态;在所述立起状态时,所述动力支撑组件支撑所述缓冲框架。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缓冲框架包括前边框、后边框以及两组分别与所述前边框、所述后边框铰接的侧边框;每组所述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前后依次铰接的框体;其中,两组所述侧边框之间连接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阻尼钢索。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框体的铰接部位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前端面、后端面且沿前后方向伸出的横杆体;两个所述横杆体的长度相等;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框体的相对应的所述横杆体之间通过铰接轴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缓冲框架内设置有缓冲箱,所述缓冲箱内部填充有气囊。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缓冲框架的后端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缓冲框架的后端之间通过多组弹性件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夹板的后板面连接有弹力板。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弹力板上固定有警示灯。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缓冲框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与所述缓冲框架之间通过调高组件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调高组件包括: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框架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通槽,侧面设有与所述通槽连通的固定孔;调节杆,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通槽且可沿所述连接块上下移动,下端与所述支撑轮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沿上下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螺纹孔;以及螺纹锁紧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并且螺纹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孔内。本技术提供的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通过连接架安装在工程车的后端,缓冲框架前端两侧分别与连接架上的两个旋转轴固定连接,动力支撑组件固定在连接架上,且动力输出端与缓冲框架前端连接。当工程车在运行时,启动动力支撑组件,将缓冲框架向上翻转90°抬起,便于工程车运行;当工程车暂停,进行施工作业时,关闭动力支撑组件,将缓冲框架向下翻转90°落下,使缓冲框架水平放置于工程车的后端,防止工程车被撞。缓冲框架可沿工程车的运行方向收缩,当工程车暂停,进行施工作业时,后方有车辆来不及刹车撞上缓冲框架时,缓冲框架受力沿着撞击方向收缩进行缓冲,从而抵消车辆的撞击力,可以有效防止工程车被撞;而且可以为后方车辆提供缓冲空间,避免后方车辆及人员出现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大大降低了经济损失,有效保护了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撞工程车,包括以上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本技术提供的防撞工程车采用如上实施例所述的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二者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车施工状态下的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车运行状态下的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调高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缓冲箱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缓冲框架收缩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00、连接架;110、支撑臂;120、旋转轴;200、缓冲框架;210、前边框;220、后边框;230、侧边框;231、框体;232、横杆体;240、阻尼钢索;250、缓冲箱;251、铁皮;252、加强筋;253、气囊;300、动力支撑组件;310、液压缸;320、液压泵;400、夹板;410、弹性件;500、弹力板;510、警示灯;600、支撑轮;700、调高组件;710、连接块;711、通槽;712、固定孔;720、调节杆;721、螺纹孔;730、定位盖;740、手柄;750、螺纹锁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定义工程车的车头方向为“前”,工程车的车尾的方向为“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2及防撞工程车进行说明。所述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包括连接架100、缓冲框架200以及动力支撑组件300。连接架100用于安装在工程车的后端;连接架100具有两组分别位于其两侧且向工程车的后方凸出的支撑臂110,两个支撑臂110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旋转轴120;缓冲框架200前端两侧分别与两个旋转轴120固定连接;缓冲框架200用于在受理冲击时收缩变形;动力支撑组件300固定在连接架100上,并且动力输出端与缓冲框架200的前端连接,用于带动缓冲框架200翻转;其中,缓冲框架200具有翻转至支撑在地面上的平放状态,还具有翻转至与工程车的后端靠近并且远离地面的立起状态;在立起状态时,动力支撑组件300支撑缓冲框架200。本技术提供的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通过连接架100安装在工程车的后端,缓冲框架200前端两侧分别与连接架100上的两个旋转轴120固定连接,动力支撑组件300固定在连接架100上,且动力输出端与缓冲框架200前端连接。当工程车在运行时,启动动力支撑组件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架,用于安装在工程车的后端;所述连接架具有两组分别位于其两侧且向所述工程车的后方凸出的支撑臂,两个所述支撑臂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旋转轴;/n缓冲框架,前端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框架用于在受力冲击时收缩变形;以及/n动力支撑组件,固定在所述连接架上,并且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缓冲框架的前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缓冲框架翻转;/n其中,所述缓冲框架具有翻转至支撑在地面上的平放状态,还具有翻转至与所述工程车的后端靠近并且远离地面的立起状态;在所述立起状态时,所述动力支撑组件支撑所述缓冲框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架,用于安装在工程车的后端;所述连接架具有两组分别位于其两侧且向所述工程车的后方凸出的支撑臂,两个所述支撑臂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旋转轴;
缓冲框架,前端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框架用于在受力冲击时收缩变形;以及
动力支撑组件,固定在所述连接架上,并且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缓冲框架的前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缓冲框架翻转;
其中,所述缓冲框架具有翻转至支撑在地面上的平放状态,还具有翻转至与所述工程车的后端靠近并且远离地面的立起状态;在所述立起状态时,所述动力支撑组件支撑所述缓冲框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框架包括前边框、后边框以及两组分别与所述前边框、所述后边框铰接的侧边框;每组所述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前后依次铰接的框体;
其中,两组所述侧边框之间连接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阻尼钢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铰接部位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前端面、后端面且沿前后方向伸出的横杆体;两个所述横杆体的长度相等;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框体的相对应的所述横杆体之间通过铰接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刚赵治国王荣李君刘宁宁寇强贾刚刘建良魏浩辉石长海孙天宇陈永谦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惠众汽车传动轴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