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19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吹膜头,包括:第一模体(1)、第二模体(2)、模芯(3)和支承座(4),所述模芯与所述第二模体之间形成第一出料通道(5),所述模芯与所述第一模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料通道(6),所述模芯与所述支承座之间具有连通的风道(7),所述第二模体中具有至少一条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连通的进料通道。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吹膜头,结构设置合理、结构稳定性好、刚性强、强度高,在长时间工作或者受外力作用下不会影响内部结构,不会产生形变导致出膜不均和吹膜质量。而且进料过程均匀可控,出料精准度高方便控制,成膜质量好,薄厚均匀,出膜具有稳定高和强度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膜头
本技术涉及塑料薄膜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吹膜机上的吹膜头。
技术介绍
吹塑也称中空吹塑,一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工方法,热塑性树脂经挤出或注射成型得到的管状塑料型坯,趁热(或加热到软化状态),置于对开模中,闭模后立即在型坯内通入压缩空气,使塑料型坯吹胀而紧贴在模具内壁上,经冷却脱模,即得到各种中空制品。现有的用于吹膜机上的吹膜头结构设置不合理,结构稳定性差,内部结构松散刚性差强度低,在长时间工作或者受外力的情况下内部结构和导料通道容易变形导致出膜不均。不仅如此,现有的出膜头通常是在模体内设置一层或者多层内芯,在内芯之间设置上下贯通的竖直的导流槽,而一个或者多个竖直的导流槽与模芯部分的出料通道直接连通,使得物料从下至上的进料至出料过程快速贯通,这样会导致物料的进料不均匀,精准度差并且难以控制,尤其是当多个导流槽进行多层共挤薄膜生产时,多层出料的熔合更难以控制,导致流速分布不均,薄膜的薄厚均匀性差,不能保证薄膜整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吹膜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吹膜头,包括:第一模体、第二模体、模芯和支承座,所述模芯与所述第二模体之间形成第一出料通道,所述模芯与所述第一模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料通道,所述模芯与所述支承座之间具有连通的风道,所述第二模体中具有至少一条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连通的进料通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模芯包括第一芯部和第二芯部,所述第一芯部位于所述第一模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模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出料通道,所述第二芯部位于所述第二模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模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料通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承座包括支承所述第二模体的第一支承部和伸入所述第二模体内部与所述模芯相连的第二支承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模体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侧的第一环形料模、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料模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之间的第二环形料模。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环形料模之间和/或所述第一环形料模与所述第二环形料模之间和/或所述第二环形料模与所述第二支承部之间具有所述进料通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环形料模与所述第二支承部之间形成的进料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环形料模与所述第二环形料模之间形成的进料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环形料模与所述第二环形料模之间形成的进料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环形料模之间形成的进料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之间的距离。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进料通道为螺旋形进料通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支承部上设有与所述进料通道对应连通的入料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风道包括贯穿所述第一芯部和所述第二芯部的第一风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支承部上还设有入风口,所述风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中与所述入风口和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第一模体的下端和第二模体的上端连接,并且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内均具有贯穿本身上下两端的通孔。模芯包括第一芯部和第二芯部,第一芯部承靠在第一模体的内部通孔中,而第二芯部承靠在第二模体的内部通孔中。支承座包括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其中第一支承部位于第二模体的下方支承第二模体,而第二支承部伸入第二模体的通孔中与模芯相连,为其提供由下至上的支承。如上设置,使得根据本技术的吹膜头的结构更加合理,结构稳定性较好,因为各组件之间具有稳定的连接关系,使得吹膜头内部的结构抱团不松散,互相具有支承,这样使得整体结构刚性好强度高,在长时间工作或者受外力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内部结构变形,不会导致导料通道变形,这样可以保证无论是单层出膜还是多层共挤出膜,塑料薄膜都具有满足需求的均匀性,保证了塑料薄膜的整体强度和合格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第二环形料模与所述第二支承部之间形成的进料通道与第一出料通道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环形料模与第二环形料模之间形成的进料通道与第一出料通道之间的距离。第一环形料模与第二环形料模之间形成的进料通道与第一出料通道之间的距离小于壳体与第一环形料模之间形成的进料通道与第一出料通道之间的距离。如此设置,可以使得三个进料通道的进料可以先后到达模芯与第二模体之间形成的第一出料通道,即进料通道中的物料可以最先到达第一出料通道,进料通道中的物料次之,进料通道中的物料最后到达。这样一来,可以使得进料通道中的物料首先在第一出料通道中形成基膜,后续进料通道和中进来的物料可以先后在基膜的基础上逐一形成附加薄膜,如此可以形成层次分明的三层结构薄膜,使得整体塑料薄膜的强度得以完美的保证,解决了同时混合出料然后共挤出膜的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因为同时混合出料时膜层的质量不能够得以保证,膜层分布不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进料通道为螺旋形进料通道。即在各部件之间的侧壁上设置相应相配合的螺旋进料槽。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物料在进料过程中均匀好控制,使得物料出料精度高方便控制,形成的塑料薄膜薄厚、质量和结合强度均可以得到保证。附图说明图1和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吹膜头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图1和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吹膜头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吹膜头,包括:第一模体1、第二模体2、模芯3和支承座4。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模体1的下端和第二模体2的上端连接,并且第一模体1和第二模体2内均具有贯穿本身上下两端的通孔。模芯3包括第一芯部301和第二芯部302,第一芯部301承靠在第一模体1的内部通孔中,而第二芯部302承靠在第二模体2的内部通孔中。而且由图1和图2所示,第一芯部301与第一模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出料通道6,而第二芯部302与第二模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出料通道5,第一出料通道5和第二出料通道6连通。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模芯3和支承座4之间具有连通的风道7。第二模体2中具有三条与第一出料通道5连通的进料通道。在本技术中,进料通道可设置至少一条,具体设置数量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置,设置一条时则生产单层塑料薄膜,设置多条时则可生产共挤多层塑料薄膜。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座4包括第一支承部401和第二支承部402。其中第一支承部401位于第二模体2的下方支承第二模体2,而第二支承部402伸入第二模体2的通孔中与模芯3相连,为其提供由下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体(1)、第二模体(2)、模芯(3)和支承座(4),所述模芯(3)与所述第二模体(2)之间形成第一出料通道(5),所述模芯(3)与所述第一模体(1)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5)连通的第二出料通道(6),所述模芯(3)与所述支承座(4)之间具有连通的风道(7),所述第二模体(2)中具有至少一条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5)连通的进料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体(1)、第二模体(2)、模芯(3)和支承座(4),所述模芯(3)与所述第二模体(2)之间形成第一出料通道(5),所述模芯(3)与所述第一模体(1)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5)连通的第二出料通道(6),所述模芯(3)与所述支承座(4)之间具有连通的风道(7),所述第二模体(2)中具有至少一条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5)连通的进料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3)包括第一芯部(301)和第二芯部(302),所述第一芯部(301)位于所述第一模体(1)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模体(1)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出料通道(6),所述第二芯部(302)位于所述第二模体(2)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模体(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料通道(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4)包括支承所述第二模体(2)的第一支承部(401)和伸入所述第二模体(2)内部与所述模芯(3)相连的第二支承部(4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体(2)包括壳体(201)、位于所述壳体(201)内侧的第一环形料模(202)、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料模(202)和所述第二支承部(402)之间的第二环形料模(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1)与所述第一环形料模(202)之间和/或所述第一环形料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孙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艾科美特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