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折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186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弯折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顶板、上垫板、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下端中部设有一个V形板,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底板、下承板、下垫板、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端中部设有V形槽,所述V形槽两侧还设有抽芯组件,所述抽芯组件包括斜抽芯、与所述斜抽芯底部转动连接的滑块、固定在所述上模板底部且与所述滑块配合连接的斜导杆,所述斜抽芯上端插入所述V形槽内侧,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供所述斜抽芯活动的通孔,所述滑块上设有供所述斜导杆插入的斜导孔,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供所述滑块滑动的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注塑模具,能够制作带两个侧孔的弯折注塑件,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折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弯折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在注射成型时上模与下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上模和下模分离后,利用顶针将型腔中的塑料制品顶出,即可完成注塑。对于如图3所示的弯折注塑件6,弯折注塑件6两侧均设有侧孔61,通常的做法是先经过注塑形成带孔的平面注塑件,再通过弯折成型机将平面注塑件弯折成型,需要经过两步工序,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弯折注塑件的注塑模具,能够制作带两个侧孔的弯折注塑件,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弯折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顶板、上垫板、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下端中部设有一个V形板,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底板、下承板、下垫板、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端中部设有一个供所述V形板插入的V形槽,所述V形槽两侧还设有抽芯组件,所述抽芯组件包括斜抽芯、与所述斜抽芯底部转动连接的滑块、固定在所述上模板底部且与所述滑块配合连接的斜导杆,所述斜抽芯上端插入所述V形槽内侧,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供所述斜抽芯活动的通孔,所述滑块上设有供所述斜导杆插入的斜导孔,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供所述滑块滑动的滑槽。具体的,所述滑块一端设有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呈纵向的条形孔,所述斜抽芯下端两侧均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活动于所述条形孔内侧。具体的,所述下承板中部设有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推板上的顶针,所述顶针上端与所述V形槽底部贯通。具体的,所述上顶板上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下端连接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下端连接有两个分流道,两个所述分流道下端均与所述V形槽贯通连接。具体的,所述滑槽上侧设有供所述斜导杆活动的避让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注塑模具,在V形槽的两侧均设有抽芯组件,抽芯组件包括斜抽芯、滑块、斜导杆,通过斜导杆与滑块上的斜导孔的配合作用,在开模过程中能够通过滑块的滑动作用带动斜抽芯从V形槽中抽出,结构巧妙,一次注塑工序即可完成带两个侧孔弯折注塑件的制作,加工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弯折注塑件的注塑模具的剖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滑块的剖面结构图。图3为弯折注塑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上模组件1、上顶板11、上垫板12、上模板13、V形板131、下模组件2、下底板21、下承板22、下垫板23、下模板24、V形槽241、滑槽242、避让槽243、抽芯组件3、斜抽芯31、滑块32、斜导杆33、斜导孔321、限位块322、条形孔323、推料组件4、推板41、顶针42、注塑口51、主流道52、分流道53、弯折注塑件6、侧孔6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3所示:一种弯折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1、下模组件2,其特征在于,上模组件1包括上顶板11、上垫板12、上模板13,上模板13下端中部设有一个V形板131,下模组件2包括下底板21、下承板22、下垫板23、下模板24,下模板24上端中部设有一个供V形板131插入的V形槽241,合模后V形板131与V形槽241配合形成一个型腔,经过注塑后型腔中制得弯折注塑件6,弯折注塑件6的两侧均具有侧孔61,V形槽241两侧还设有抽芯组件3,抽芯组件3包括斜抽芯31、与斜抽芯31底部转动连接的滑块32、固定在上模板13底部且与滑块32配合连接的斜导杆33,斜抽芯31上端插入V形槽241内侧,下模板24上设有供斜抽芯31活动的通孔,滑块32上设有供斜导杆33插入的斜导孔321,下模板24上设有供滑块32滑动的滑槽242,在开模过程中,由于上模组件1上移带动斜导杆33上移,利用斜导杆33与斜导孔321的配合作用,使得两个滑块32均向外侧移动,从而带动两个斜抽芯31从V形槽241中抽出,以进行后续弯折注塑件6的顶出脱模工序。优选的,滑块32一端设有两个限位块322,限位块322上设有呈纵向的条形孔323,斜抽芯31下端两侧均设有转动柱,转动柱活动于条形孔323内侧,由于滑块32沿横向移动,而斜抽芯31是沿斜抽芯31的轴向滑动,设置条形孔323呈纵向摆放,能够避免斜抽芯31出现卡死的现象。优选的,下承板22中部设有推料组件4,推料组件4包括推板41以及固定在推板41上的顶针42,顶针42上端与V形槽241底部贯通,完成开模后,利用顶针42将V形槽241内的弯折注塑件6顶出脱模。优选的,上顶板11上设有注塑口51,注塑口51下端连接有主流道52,主流道52下端连接有两个分流道53,两个分流道53下端均与V形槽241贯通连接。优选的,滑槽242上侧设有供斜导杆33活动的避让槽243。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折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1)、下模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顶板(11)、上垫板(12)、上模板(13),所述上模板(13)下端中部设有一个V形板(131),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下底板(21)、下承板(22)、下垫板(23)、下模板(24),所述下模板(24)上端中部设有一个供所述V形板(131)插入的V形槽(241),所述V形槽(241)两侧还设有抽芯组件(3),所述抽芯组件(3)包括斜抽芯(31)、与所述斜抽芯(31)底部转动连接的滑块(32)、固定在所述上模板(13)底部且与所述滑块(32)配合连接的斜导杆(33),所述斜抽芯(31)上端插入所述V形槽(241)内侧,所述下模板(24)上设有供所述斜抽芯(31)活动的通孔,所述滑块(32)上设有供所述斜导杆(33)插入的斜导孔(321),所述下模板(24)上设有供所述滑块(32)滑动的滑槽(2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折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1)、下模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顶板(11)、上垫板(12)、上模板(13),所述上模板(13)下端中部设有一个V形板(131),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下底板(21)、下承板(22)、下垫板(23)、下模板(24),所述下模板(24)上端中部设有一个供所述V形板(131)插入的V形槽(241),所述V形槽(241)两侧还设有抽芯组件(3),所述抽芯组件(3)包括斜抽芯(31)、与所述斜抽芯(31)底部转动连接的滑块(32)、固定在所述上模板(13)底部且与所述滑块(32)配合连接的斜导杆(33),所述斜抽芯(31)上端插入所述V形槽(241)内侧,所述下模板(24)上设有供所述斜抽芯(31)活动的通孔,所述滑块(32)上设有供所述斜导杆(33)插入的斜导孔(321),所述下模板(24)上设有供所述滑块(32)滑动的滑槽(2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折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洲谭沿河姚雅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晶彩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