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18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热流道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包括固定板、针阀热嘴、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一连接板,固定板设置有卡孔,针阀热嘴卡置于卡孔中,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固定板,并分布于针阀热嘴的两侧,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均与第一连接板连接,针阀热嘴中的阀针与第一连接板连接,针阀热嘴设置有通孔,第一连接板穿过通孔。这种阀针能够避免被液态塑胶冲击而发生的移位,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质量;同时,通孔的高度限定第一连接板的移动行程,便于对第一连接板进行限位,保证第一连接板在预设的行程范围内移动,提高了第一连接板移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
本技术属于热流道注塑
,具体涉及一种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
技术介绍
流道注胶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针阀来完成的,针阀与模板的注胶口是通过针阀的嘴尖紧紧顶住模板的注胶进口进行密封,阀针固定安装在气缸的活塞上,通过气缸活塞的上下移动以驱动阀针顶住模板注胶口密封。现有技术中,由于通常结构的单点针阀热嘴内孔直径最大只可做到18~22mm,这种规格的针阀热嘴最大能成型重量约7.5kg的产品。如果产品的重量超过7.5kg或更重时,由于注胶压力不足,液态塑胶无法快速填充模具的型腔,通常结构的单点针阀热嘴就无法满足成型要求,只能选用成本更高的其他方案。综上可知,相关技术亟待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能够满足7.5kg以上产品注塑成型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且拆装更简便高效,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包括固定板、针阀热嘴、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一连接板,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卡孔,所述针阀热嘴卡置于所述卡孔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并分布于所述针阀热嘴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针阀热嘴中的阀针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针阀热嘴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穿过所述通孔。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既可以对称设置在针阀热嘴的两侧,也可以成钝角或锐角设置在针阀热嘴的两侧,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灵活地进行设置;在注塑工作中,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同时工作,推动针阀热嘴中的阀针快速运动,进行封胶动作;由于使用了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进行双驱动工作,使得针阀热嘴中的阀针获得了更大的驱动力,阀针的封胶动作更加有力,在进行7.5kg以上产品注塑成型时,这种阀针能够避免被液态塑胶冲击而发生的移位,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质量;同时,通孔的高度限定第一连接板的移动行程,便于对第一连接板进行限位,保证第一连接板在预设的行程范围内移动,提高了第一连接板移动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的一种改进,所述针阀热嘴设置有管腔和密封圈,所述阀针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管腔滑动连接。在实际工作中,针阀热嘴中的阀针在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管腔中进行移动,在阀针与管腔内壁之间设置密封圈,能够有效避免阀针在移动的过程中,管腔中的液态塑胶发生泄漏,提高了生产的安全系数。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的一种改进,所述管腔的直径大小为50~70mm。在实际应用中,管腔的直径大小设置为60mm以上,以满足7.5kg以上产品的注塑成型,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满足生产需求,同时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的一种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的直径大小为60mm。这种结构设计可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螺接或焊接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为气缸或液压缸。除此之外,还可以是能够达到相同效果的其他驱动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的一种改进,所述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还包括线架,所述线架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板连接。可将电源线及气管很好的收纳进线架之内,有利于将针阀热嘴方便地装进模具。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的一种改进,所述针阀热嘴还设置有固定机构。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固定机构将针阀热嘴进行移动或固定在模具中。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机构为吊环。除此之外,固定机构还可以是能够达到相同效果的其他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的一种改进,所述阀针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通过焊接、螺接或卡接连接。在实际应用中,阀针与第一连接板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既可以对称设置在针阀热嘴的两侧,也可以成钝角或锐角设置在针阀热嘴的两侧,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灵活地进行设置;在注塑工作中,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同时工作,推动针阀热嘴中的阀针快速运动,进行封胶动作;由于使用了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进行双驱动工作,使得针阀热嘴中的阀针获得了更大的驱动力,阀针的封胶动作更加有力,在进行7.5kg以上产品注塑成型时,这种阀针能够避免被液态塑胶冲击而发生的移位,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质量;同时在实际应用中,管腔的直径大小设置为60mm以上,以满足7.5kg以上产品的注塑成型,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满足生产需求,同时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孔的高度限定第一连接板的移动行程,便于对第一连接板进行限位,保证第一连接板在预设的行程范围内移动,提高了第一连接板移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面的剖视图;其中:1-固定板;11-卡孔;2-针阀热嘴;21-阀针;22-管腔;23-密封圈;24-通孔;25-固定机构;3-第一驱动机构;4-第二驱动机构;5-第一连接板;6-线架;7-第二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针阀热嘴(2)、第一驱动机构(3)、第二驱动机构(4)和第一连接板(5),所述固定板(1)设置有卡孔(11),所述针阀热嘴(2)卡置于所述卡孔(11)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第二驱动机构(4)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并分布于所述针阀热嘴(2)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第二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连接,所述针阀热嘴(2)中的阀针(2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连接,所述针阀热嘴(2)设置有通孔(24),所述第一连接板(5)穿过所述通孔(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针阀热嘴(2)、第一驱动机构(3)、第二驱动机构(4)和第一连接板(5),所述固定板(1)设置有卡孔(11),所述针阀热嘴(2)卡置于所述卡孔(11)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第二驱动机构(4)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并分布于所述针阀热嘴(2)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第二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连接,所述针阀热嘴(2)中的阀针(2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连接,所述针阀热嘴(2)设置有通孔(24),所述第一连接板(5)穿过所述通孔(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阀热嘴(2)设置有管腔(22)和密封圈(23),所述阀针(21)通过所述密封圈(23)与所述管腔(22)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驱动一体式单点针阀热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22)的直径大小为50~7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平鄢恩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昊科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