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94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工车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车床本体,所述车床本体操作口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表面的右侧通过通槽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明护罩,所述固定框架表面的左侧开设有卡槽,通过控制柱与控制套等部件配合,使得透明护罩在封闭状态时可以进行锁定,同时使用者可以利用控制把手便捷的解锁并开启透明护罩,操作方便,而且提高了加工安全性,且滑轨与固定框架等部件配合,使得该装置在空间受限或其它不便滑动开启透明护罩的情况下时,可以将透明护罩切换至转动开启,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
本技术涉及加工车床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
技术介绍
车床是机械加工的主要设备,主要加工轴类零件的表面以及钻孔等回转类加工方式,车床加工有两种加工形式:一种是把车刀固定,加工旋转中为成形的工件,另一种是将工件固定,通过车刀的高速旋转,车刀的横向和纵向移动进行精度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目前许多工件的加工都离不开车床,而为了保证加工安全,车床上通常都会设置透明护罩。现有的专利(公开号:CN208801111U)公开了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包括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显示屏、程序输入按钮、把手、透明防护罩、下固定滑套、紧固插板、固定连接板。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装置用于防护遮挡加工区域的透明防护罩直接横推即可打开,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因振动或其它因素误开,安全性较差;2、该装置上的透明防护罩只能横向滑动开启,在空间受限等情况下,其可能难以正常开启,实际使用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装置用于防护遮挡加工区域的透明防护罩直接横推即可打开,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因振动或其它因素误开,安全性较差;该装置上的透明防护罩只能横向滑动开启,在空间受限等情况下,其可能难以正常开启,实际使用不够便捷,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包括车床本体,所述车床本体操作口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表面的右侧通过通槽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明护罩,所述固定框架表面的左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控制套,所述控制套的表面与透明护罩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套的内部分别活动套接有控制柱和锁簧,所述锁簧的两端分别与控制柱和控制套固定连接,上侧所述滑轨的内部开设有锁槽,所述控制柱的顶端贯穿固定框架并延伸至锁槽内,且控制柱表面的下侧设置有弹簧锁珠,所述控制套的内壁开设有与弹簧锁珠相配合的卡口。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与透明护罩相配合的嵌槽。优选的,所述控制套的表面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柱的表面且在控制槽内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优选的,所述卡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卡口以两个为一组分布于控制套的内壁。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控制套相配合的胶垫。优选的,所述轴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固定框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控制柱与控制套等部件配合,使得透明护罩在封闭状态时可以进行锁定,同时使用者可以利用控制把手便捷的解锁并开启透明护罩,操作方便,而且提高了加工安全性。(2)本技术通过滑轨与固定框架等部件配合,使得该装置在空间受限或其它不便滑动开启透明护罩的情况下时,可以将透明护罩切换至转动开启,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滑轨和固定框架的正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中:1、车床本体;2、滑轨;3、固定框架;4、轴杆;5、透明护罩;6、卡槽;7、控制套;8、控制柱;9、锁簧;10、锁槽;11、弹簧锁珠;12、卡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包括车床本体1,车床本体1操作口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2,滑轨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框架3,固定框架3表面的右侧通过通槽转动连接有轴杆4,轴杆4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固定框架3固定连接,轴承可以有效降低轴杆4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能够在限位的同时,并保证其转动精度,轴杆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明护罩5,固定框架3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与透明护罩5相配合的嵌槽,透明护罩5常态嵌在嵌槽内,保证其与固定框架3的贴合密封,透明护罩5可通过轴杆4进行转动,用于在无法滑动开启时进行转动打开,固定框架3表面的左侧开设有卡槽6,卡槽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控制套7,控制套7的表面与透明护罩5的左端固定连接,卡槽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控制套7相配合的胶垫,控制套7与透明护罩5转动打开时,该胶垫可以在关闭时避免碰撞,控制套7的内部分别活动套接有控制柱8和锁簧9,锁簧9的两端分别与控制柱8和控制套7固定连接,控制套7的表面开设有控制槽,控制柱8的表面且在控制槽内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使用者可抓握控制把手便捷的推动控制柱8位移,以此解锁透明护罩5或切换其打开方式,上侧滑轨2的内部开设有锁槽10,控制柱8的顶端贯穿固定框架3并延伸至锁槽10内,且控制柱8表面的下侧设置有弹簧锁珠11,控制套7的内壁开设有与弹簧锁珠11相配合的卡口12,卡口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卡口12以两个为一组分布于控制套7的内壁,两个弹簧锁珠11对称设置在控制柱8上,使用者既可以通过弹簧锁珠11嵌入卡口12锁定控制柱8,同时可以通过嵌入情况了解控制柱8处于解锁或切换打开状态。本技术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如该装置放置地点便于透明护罩5滑动开启,使用者首先抓握控制把手,并下推带动控制柱8压缩锁簧9下移,直至弹簧锁珠11嵌入第一组卡口12,此时控制柱8从锁槽10内滑入固定框架3解除锁定,使用者可推动固定框架3和透明护罩5在滑轨2内滑动开启,如放置地点不便滑动开启,使用者可将控制柱8滑动至底嵌入第二组卡口12,此时控制柱8滑入控制套7内解除控制套7与固定框架3的锁定,使用者可拉动控制套7和透明护罩5沿轴杆4转动打开。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包括车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本体(1)操作口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2),所述滑轨(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框架(3),所述固定框架(3)表面的右侧通过通槽转动连接有轴杆(4),所述轴杆(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明护罩(5),所述固定框架(3)表面的左侧开设有卡槽(6),所述卡槽(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控制套(7),所述控制套(7)的表面与透明护罩(5)的左端固定连接;/n所述控制套(7)的内部分别活动套接有控制柱(8)和锁簧(9),所述锁簧(9)的两端分别与控制柱(8)和控制套(7)固定连接,上侧所述滑轨(2)的内部开设有锁槽(10),所述控制柱(8)的顶端贯穿固定框架(3)并延伸至锁槽(10)内,且控制柱(8)表面的下侧设置有弹簧锁珠(11),所述控制套(7)的内壁开设有与弹簧锁珠(11)相配合的卡口(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包括车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本体(1)操作口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2),所述滑轨(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框架(3),所述固定框架(3)表面的右侧通过通槽转动连接有轴杆(4),所述轴杆(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明护罩(5),所述固定框架(3)表面的左侧开设有卡槽(6),所述卡槽(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控制套(7),所述控制套(7)的表面与透明护罩(5)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套(7)的内部分别活动套接有控制柱(8)和锁簧(9),所述锁簧(9)的两端分别与控制柱(8)和控制套(7)固定连接,上侧所述滑轨(2)的内部开设有锁槽(10),所述控制柱(8)的顶端贯穿固定框架(3)并延伸至锁槽(10)内,且控制柱(8)表面的下侧设置有弹簧锁珠(11),所述控制套(7)的内壁开设有与弹簧锁珠(11)相配合的卡口(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琦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创赢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